
下颌磨牙髓腔解剖及开髓学习资料.ppt
37页下颌磨牙髓腔解剖及入口洞形 口内实验第四小组 一 牙髓腔各部分名称 髓腔 位于牙体中部 周壁除根尖孔外其余均被坚硬的牙本质所包被髓腔内充满牙髓 由髓室和根管系统组成 一 牙髓腔各部分名称 二 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下颌磨牙的髓室似矮立方形 近远中径 颊舌径 髓室高度 约1mm 髓室顶形凹 最凹出约与颈缘平齐 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 两者均接近牙冠中1 3近颊髓角 远颊髓角和远中髓角较低 位于牙冠颈1 3或颈缘附近 二 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底轮廓为近远中径长 颊舌径短的四边形或五边形有2 4根管口 近中根双管型占87 远中根双管型40 三 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形态与下和第一磨牙相似 但其近中根有两个根管者的较小 约占64 远中根约有18 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 根管亦在颊侧连通 根管断面呈C型 称为C型根管约占31 5 三 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四 下颌第三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及根管依牙齿外形而异髓室 根管均较大有2根的为2根管融合根的多为单根管 五 下颌第一 二磨牙髓腔形态的比较 六 下颌磨牙的开髓 1 开髓目的 建立进入髓室和根管的直线通路 六 下颌磨牙的开髓 2 开髓器械 六 下颌磨牙的开髓 2 开髓器械开髓器械全套 六 下颌磨牙的开髓 3 开髓方法开髓的基本原则开髓的步骤 六 下颌磨牙的开髓 3 1开髓的基本原则 除去髓顶取得直线入口避免损坏髓底保存牙体组织制备抗力形 开髓的基本原则 开髓术窝洞制备的形状 大小和方向应与牙髓腔解剖形状相同既要将髓室顶揭除干净 又不能过大破坏健康牙体组织 要保留髓壁 髓室底和根管口的自然形态形成用根管治疗器械经开髓窝洞进入根管口达到根尖的直线通路 下颌磨牙开髓洞口的大小及洞形设计 洞口的大小 一般以去除髓室顶后 不妨碍器械进入根管为准 洞口既不能太大 也不能太小 开随后应将洞壁修整光滑 使之与根管壁连成一线 五凹凸不平 修整时应注意不能使髓室壁形成台阶 下颌磨牙开髓洞口的大小及洞形设计 洞形设计 为钝圆的长方形 四根管 或圆三角形 三根管 位于咬合面近远中径的中1 3偏颊侧 近中边稍长 远中边稍短 颊侧洞缘在颊尖的舌斜面上 舌侧洞缘在中央沟处 洞形设计 圆三角形圆长方形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1 去除髓顶 在颌面中央窝下钻 钻至牙本质深层时 向近远中及颊侧方向扩展 形成比髓室顶略小的长方形窝洞 然后穿通远中或近中髓角 再沿洞口外形开扩 揭去髓室顶 然后检查髓室顶是否去净 用球钻提拉式方法揭净髓室顶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2 建立直线入口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3 修整洞形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钻入牙体组织 穿通髓室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揭髓顶 修整洞形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可以使用尖部无切削作用的牙钻保护髓底 下颌磨牙开髓的注意事项 开髓洞形的位置在颊舌向中线的颊侧才能暴露髓腔 还可避免造成舌侧颈部或髓底的台阶或穿孔 钻针方向应始终与牙长轴方向一致 否则易形成台阶或侧穿 中老年患者牙髓室顶底距离较近 开髓时应注意区别顶底的不同形态 防止破坏髓室底形态或造成底穿 注意体会在髓角处的脱空感 用探针小弯钩检查髓室顶是否揭净 下颌第一 二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 开髓时及防止穿通髓室底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下颌第一 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 近中髓角高于远中髓角 牙体预备时应注意髓角的位置 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 远中根在颊侧融合 根管亦在颊侧连通 根管横断面呈 U 字形 开髓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通误认为是被穿通的髓室底 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 牙冠颊面近颈部突出 牙冠舌面近牙合缘较突出 其髓腔亦偏向颊侧 故开髓部位应在牙合面偏向颊尖处 其在牙合面正中央处开髓 尤其是偏向舌偏 常致舌侧薄弱而折断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 髓室壁侧穿 治疗后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 髓室底穿通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 髓室底穿通可采用MTA修补A修补后B修补后6个月C修补后18个月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 开髓不足开髓不足易造成根管预备时台阶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 开髓不足遗漏根管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4 开髓过度削弱健康的牙体组织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5 髓顶未揭全 七 临床意义 牙体预备时 钻孔与牙冠长轴方向一致 并注意髓角的位置 以免穿髓 开髓从近中舌侧髓角入手 但不能以 落空感 作为进入髓腔的标志 以防穿通髓室底 钻针近端向舌侧倾斜以防舌侧侧穿 下颌磨牙根管治疗时注意近中颊根根管的探查和远中舌根管的探查 避免遗漏根管C形根管发生率较高 由于根管扁 峡区长 根管预备和充填不彻 Thankyou 下颌磨牙髓腔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