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风空调工程中常见的噪声问题及处理方法.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6284091
  • 上传时间:2022-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4.9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通风空调工程中常见的噪声问题及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就实际工程中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普遍超标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降噪和隔振两个主要方面着手,给出了一些降噪减振的技术方法和常用措施关键词:空调噪声 降噪隔振 空调机房 消声器 弹簧吊架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环境主要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环境和声环境,而通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与振动是影响室内声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在以往的工程设计及现场施工中降噪、隔振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使用房间内噪声达不到标准允许值,后期整改非常困难,以下介绍了设计、施工中常见的有关噪声的问题及相关处理措施 1 设备选型:通风、空调系统主要噪声源是风机噪声,首先应选用高效率、低噪声的风机,尽量选用叶片后向的离心风机,并使其工作点位于或接近最高效率点同一系列风机声功率级: (dB),同一台风机转速变化时: (dB)式中:Q—通风机风量: ;P—通风机的风压: ;公式表明:同一系列风机中,转速相同的风机其噪声随着风量和风压的增大而增大;同型号风机,噪声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可从风量、风压相关的几个方面考虑:1.1 降低风机风量:①、单个系统风量不宜过大,大风量的系统可划分为多个小系统;②、在满足规范及房间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加大送风温差,减少送风量;③、采用变速风机,根据使用情况灵活调整风机风量。

      1.2 降低风机风压:①、合理划分系统,系统承担的半径不宜过大,合理控制管道内的风速,尽量减少风阀、三通、弯头等不必要的附件,降低系统阻力;②、保证风机进、出口段气流平稳、均匀,不得出现急转弯头;③、系统过大的空调系统,可采用另设回风机的双风机系统,降低送风机的风压除此以外,风机的风量和风压选型时附加系数不宜选的过大,普通送、排风机(非消防)风量附加:5%~10%;定速风机风压附加:10~15%,变速风机风压不作附加[1]风机与电机的传动方式宜采用直联,机械噪声会小于联轴器和三角皮带连接方式2 消声器的选择及布置:2.1 常用消声器的类型:通风空调工程中常用的消声器,按消声原理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简单来说,阻性消声器是通过气流通道内壁的吸声材料来达到吸声的效果,按结构形式不同分为:直管式、片式、蜂窝式、折板式、弯头式等,适用于中、高频的消声;抗性消声器是通过消声器管道截面的突变或旁接共振腔,达到消声的目的形式有扩张室式、共振式、微穿孔式,适用于中、低频的消声;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结合了两种原理的复合消声器,适用于噪声频率范围较大的系统通风空调工程所用的风机,主要噪声处于中、低频范围内,噪声频率范围:200~800Hz[2]。

      2.2设计中消声器设置存在的问题:2.2.1 消声器漏设或布置随意,图1 空调机房消声器布置消声器应尽量布置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上;尽量设在紧贴机房外墙的位置如图1,当条件受限设置在机房内时,应紧贴机房隔墙设置,避免机房内的噪声通过风管再次传入管道内2.2.2消声器不宜集中设置,可分别在送、回风管主管段设置,对于噪声要求较高的房间支管上应增设消声器,两个及以上消声器串联时,中间应配置不小于0.5m过渡段通常,噪声要求一般的,采用宽频消声器时,消声器长度选用2~3m足够;噪声要求较高的房间,则消声器选用4~5m方可满足要求2.2.3消声器制作不规范,笔者工程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少消声器没有按相关规范、图集制作,起不到消声的作用阻性消声器外壳应采用不小于1mm厚镀锌钢板制作,穿孔板采用0.5~0.6mm厚镀锌钢板制作,孔径∅4~∅6mm,穿孔率宜20%~30%吸声材料采用容重为48kg/m3离心玻璃棉[3]微穿孔板消声器根据孔板层数分为单层和双层,孔径∅0.5~∅1.0mm,穿孔率1%~3%,空腔深度:50~200mm不同形式消声器的尺寸不一样,在设计中应注意其安装尺寸,通风、空调工程中常用的消声器尺寸可参考图2。

      图2 常用消声器安装尺寸图2.2.4消声器(弯头)应设置独立的支架或吊架,防止消声器的重量落在风管上,导致风管弯曲变形2.2.5为减少回风阻力,回风口通常设置在机房附近,机房噪声通过风管直达室内,往往造成回风口处噪声偏高,这种问题出现较多有面积条件的机房可增设消声小室(内贴消声材料)如图3,回风口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错开,小室截面风速控制在3~5m/s;不具备设消声小室的空调机房,可考虑增设消声弯头,消声百叶等措施,防止回风口处噪声过大图3 消声小室的布置2.2.6通风空调工程中常见消声器的性能可参考表1:表1 不同消声器应用范围常见形式类型作用消声量dB/m流速m/s阻力pa片式、管式消声器阻抗消声器中高频带消声较好15-254-815-25消声静压箱抗性消声器中低频带消声较好5-150-2.520-40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宽频带消声较好10-204-815-25微穿孔板消声器微穿孔板宽频带消声较好低频10-15、中频15-25、高频25-305-1510-30微穿孔板消声弯头6-815-253 空调机房的噪声问题及处理:3.1 空调机房位置不合理:机房不宜贴临对噪声要求较高的房间和区域,特别是噪声和振动较大的制冷机房,应设在建筑最底层地下室;当条件限制制冷机房需设在屋顶或中间设备层时,应进行降噪减振专项设计。

      3.2当前建筑内隔墙多采用多孔砖、轻集料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的砌体结构,墙体隔声量遵循“质量定律”即墙体单位面积质量越大,则隔音效果越好,大多分户墙设计要求隔声量达到45dB左右,轻质墙体材料砌筑的墙体实际隔声量通常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噪声更高的空调机房更难以达到要求,为满足空调机房隔声要求,墙体通常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增加50~100mm空气层,可提高隔声量5~10dB,填充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毡、岩棉毡等亦可提高隔声量5~10dB,具体可参考图3做法:另外机房门不能采用隔声性能较差的普通防火门:应采用防火隔声门,其隔声等级不能低于国家二级标准(25≤Rw≤30dB)对于通常噪声90 dB以上的制冷机房宜采用双层隔声门“声闸”,双层门之间的空气层可带来较大的隔声量,如图4图4 空调机房隔声做法3.3空调机房内的其他问题:机房管道穿墙未设套管,穿墙空洞封堵不严,造成噪声外传,管道和套管之间采用不燃柔性材料进行封堵对于设在噪声要求非常高的房间附近的制冷机房或空调机房,可考虑设置专用隔声罩,常见的隔声罩形式如下表[4]:表2 常见隔声罩形式[4]不同结构型式隔声罩的隔声性能表隔声罩结构型式A声级隔声量(dB)隔声罩结构型式A声级隔声量(dB)固定密闭型隔声罩30-40局部开敞式隔声罩10-20组装式密闭型隔声罩15-30带通风散热消声器的隔声罩15-25图5 隔声罩做法及完成后的图片隔声罩可根据现场噪声超标情况,选择密闭形式还是半开敞形式。

      另外由于空调机组的运行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计算机组散热量并在隔声罩上设置相应的通风排热风机隔声罩的适当位置设置检修门4 通风、空调系统的隔振:空调设备运转时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如水泵、风机、制冷机组等都会产生难以消除的噪声,对于噪声敏感的房间,必须与这些噪声源隔离开,除保证机房的声学密闭性完整外,还应避免通过楼板、梁柱、水管、风管等传递的固体噪声,这种由振动产生的噪音传递的距离很远,影响的范围非常广,多是缺乏有效的减振措施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冷水主机未设隔振或橡胶减震垫厚度不够,如图6,除设在建筑最底层地下室的冷水机组可直接采用橡胶减震垫(厚度20mm左右)隔振外,设于其他位置的冷水机组可采用双层隔振,橡胶隔振结合阻尼弹簧隔振器,具有很好的隔振效果,如图6橡胶隔震垫应选用硬度在30~70硬度计范围内,超过70硬度计的材料作为隔振器是无效的 图6 制冷机组未设隔振和设隔振器后4.2 水泵未设有效减振,如图7,水泵选型时,小流量泵宜选用自平衡能力较好的立式泵,振动非常小,流量小于700m3/h(或功率小于100kw)的中型泵宜选用便于维修的卧式端吸泵,对于流量大于700m3/h宜采用动平衡更好的双吸泵,水泵宜设减振台座,降低水泵的重心,减振台座的长度不小于水泵机组共用底座的长度,减振台座的高度为长度的1/10~1/8,且不小于150mm,其重量不宜小于设备重量(包括电机)的1.5倍,如图7,通常减振台座的隔振效率可达95%以上。

      图7 水泵未设隔振和设减振台座后4.3 吊顶式空调器、新风机组、风机的支吊架应采用弹簧减振吊架,大风量风机及空调器尽量落地安装,设橡胶垫、弹簧减振器双层隔振;风机进出口应采用防火帆布软接,6号以下规格的风机,软管的合理长度为200mm,8号以上规格的风机,软管合理长度为400mm空调末端与空调水管连接采用柔性连接,当管径DN50时采用金属软接或橡胶软接头(介质温度≥60℃时,选用耐热型橡胶软接60~110℃)要求软接的承压值应≥2.0倍的工作压力图8 离心风机和空调机组减振4.4 制冷机房管道较多,且管径较大,如果采用吊架,荷载和对楼板振动都较大,尽量采用门型钢柱支架,让振动通过支架向地面传递,制冷机房综合隔振参考图95 结语:在吸声减噪的设计中,应同时考虑隔声、消声及隔振等噪声综合治理措施,良好的建筑物隔声性能是重要前提,包括围护结构形式,机房重质墙体和多层复合墙体,隔声性能好于单层轻质墙体;室内吊顶形式,密闭吊顶隔声性能明显好于镂空吊顶;设有吸音棉的隔声吊顶要好于普通密闭吊顶室内的装修形式也会对室内噪声有较大影响,较多采用柔性内装材料的房间,对噪声的吸收会大大好于仅采用硬装墙、地面的房间。

      噪声的处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的工程,不是暖通一个专业能完全解决的,需要与建筑、结构、内装等多专业紧密配合,共同通过合理的设计,才能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参考文献:[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2]贺绮华. 空调系统的噪声和振动控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33-34[3]XZP200系列消声器选用与制作14K116-2, P3[4]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P1378· 高刚,男,1983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9号中南建筑设计院机电市政中心E-mail:27534525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