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学生汉语语文辞书的编纂特色.docx
18页试论学生汉语语文辞书的编纂特色 金欣欣摘要学生辞书是辞书中的一个特殊品类,它因特殊的读者对象和重要意义,为广大辞书工作者重视学生汉语语文辞书应该如何编纂,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读者的学习需求,是辞书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学生字典》的几个版本为例,从字形、字音、词义、插图、附录、文化知识、思想教育等方面对此做了探讨关键词学生辞书编纂特色《新编学生字典》从辞书分类角度说,学生辞书不是一个范围十分明晰的概念顾名思义,学生辞书是以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辞书徐复先生(2007)597指出: “以目前已有的四大工具书《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为例,篇幅可谓汪洋恣肆矣,但也不能解决汉语学习中的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群体来说,如何以有限的时间去有效地学习汉语,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我注意到,在日益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辞书编纂者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小体积大容量方面来,并各自做出一定的贡献应该说,这种转向是理性的结果,不失为解决前述难题的一种有益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了由谢仁友先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研究中心编纂的《新编学生字典》(以下简称《学生字典》),此后又于2016年出版了第2版,并于2017年推出了此書第2版的彩图本。
这部辞书以国内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为编纂目标,是为国内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汉语小字典,在编纂方面具有鲜明的学生辞书特色本文拟以这部字典为例[1],就学生辞书中,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学生汉语语文辞书的编纂特点略做探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指教一、 以国内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为编纂目标《学生字典》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著名辞书《新编小学生字典》第4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新编小学生字典》第1版出版于1983年,是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著名语文教育家霍懋征委员等的提案及教育部的指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面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出版的《新编小学生字典》的不同版次曾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中国辞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等,在小学语文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学生字典》在吸收《新编小学生字典》第4版优点的同时,把读者对象从小学生读者群延展到中学生读者群,扩大了这部辞书的读者适用范围,也便于小学生读者适当扩大知识范围《学生字典》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编纂依据,立足于中小学教材语料库,内容涵盖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全部语文教材和部分课外阅读读本的内容,这些都为《学生字典》的编纂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
密切结合中小学语文教材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是学生汉语语文辞书的一个重要特征二、 全方位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学生汉语语文辞书的编纂,不仅要求内容准确,还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学生字典》在部首、笔画数、笔顺(为节省篇幅,仅限于部分笔顺不易掌握的字,如“重”“舟”“兆”“再”“胥”“象”等)、语汇板块、复音词(包括单独出条的、语汇栏、举例涉及的)等传统内容之外,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学习板块一) 字形方面汉字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小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有不少困难刘建梅女士(2017)237调查了国内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若干听写测验试卷,搜集了学生汉字书写偏误400余例(不包括重复的)她指出: “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一个是书写上汉字形体方面的偏误,如偏旁错误、笔画多余或缺失的错误、偏旁位置错误等;一个是汉字笔顺的偏误,即学生写出的汉字看起来并没有问题,但学生的书写不合笔顺的规范要求,汉字是拼凑出来的同样出于这方面的考量,《学生字典》对学生学习汉字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部分难点问题加以特别留意,着重做了提示1. 字形的提示某个字形作为一个部件,与这个字形作为一个字,笔形有可能不同。
某个字形在不同的位置,笔形也有可能不同如“足字旁”“足字底”,与“足”字的笔形,是有一定差异的以上所举“足”的例子,笔形差异比较明显,学生们都容易掌握但是有的字形则不是这样如“月”,《学生字典》特别通过“注意”栏目提示: “‘月作为部件,处于字的左边或右边时,都写作‘月,如: 肌、肚、胡;处于字的下边时,‘月的第一笔变为竖笔,如: 有、肾、肯这样的提示很明确,便于引起学生的注意2. 形近字辨析形近字的问题,对于汉字初学者,无疑是一个难点学生们往往记不清楚形近字的字形区别汉字中,比较典型的形近字如“己、已、巳”“戊、戌、戍”对《学生字典》等学生辞书来说,对形近字的提示也正是它的编纂特点之一如“赢、嬴、羸、蠃”,《学生字典》的“形近字”栏目提示: “‘赢读yng,下部中间是‘贝,如‘赢钱、输赢;‘嬴读yng,下部中间是‘女,是个姓,如‘秦始皇嬴政;‘羸读li,意思是瘦弱,如‘羸弱;‘蠃读luǒ,用于‘蜾(guǒ)蠃(一种寄生蜂)这样的提示可以帮助学生着重对相关字形加以区别3. 字理介绍汉字的造字是有理据可循的,尽管部分汉字的造字理据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对于中小学生,掌握部分简单的造字理据,对语文学习,特别是在记忆字形、理解词义、组词等方面很有帮助。
如“元”,《学生字典》“字理”栏目介绍: “元: 象形字本义是‘首、人头金文……像突出头部的侧立人形所以,元字有‘居首的的意思,如‘元首;有‘开始的的意思,如‘元旦;有‘基本的、主要的的意思,如‘元素懂得“元”字的字理,“元首”“元旦”“元素”等词义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又如“玉”字,《学生字典》在“注意”栏目提示: “‘玉作左边偏旁时,省略其中的‘点,如: 琼、瑜、瑾、瑶、璞、瑕、玷等这是告诉读者,“琼”“瑜”等字的“王字旁”实际是“玉字旁”(笔形有省略)这样,读者也就知道“琼”“瑜”等字都是和“玉”有关的4. 部首的提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字典的使用方法、生字教学过程中的部首归部,都仅仅是举例性质的,更多的字的部首,如何归部,都需要学生举一反三,依靠自学完成《学生字典》着重指出一些与《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不同的归部,设置了专门提示,说明传统归部与国家标准的不同如“悆”字,《学生字典》归入“人”部,但是在“注意”栏目提示: “悆字传统上多归入心部又如“盆”字归入了“八”部,但是说明“传统上多归入皿部”;“刊”字归入了“干”部,但是说明“传统上多归入刂部”可以说,《学生字典》的归部提示中的传统归部,多数情况也正是学生们容易想当然弄错的。
二) 字音方面汉字的读音问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字典》对此给予了充分重视,就若干内容做了特别提示1. 多音字词的辨析汉语中的一些同形词,读音不相同有的同形词具体该读什么音,不是很容易把握如“当年”的“当”,有阴平、去声两读,两者都可以读,但是意思不同对此,“多音字辨析”栏目介绍: “‘当年、当时中的‘当,可读dāng,也可读dng,但意义不同‘当读dāng,表示事情发生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或地点,有‘那个的意思;读dng,表示事情正在发生的时间,有‘本、这的意思‘当地的‘当只能读dāng又如“尽量”的“尽”,有上声和去声两读,两者都可以读,但意思不一样对此,“多音字辨析”栏目介绍: “尽(jǐn)量、尽(jn)量: 前者是副词,义为‘力求最大限度地,如‘边角料也要尽量加以利用;后者是动词,义为‘达到最大限度,如‘他喝酒已尽量了像以上“当年”“尽量”这样的读音不同的同形词,《学生字典》的“多音字辨析”栏目将相关条目集中对比,便于中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 叹词的读音汉语中一些叹词的读音是比较特殊的汉语普通话中“哼”有hnɡ一读,《学生字典》释为: “叹词表示不满、鄙视、怀疑等: ~,有什么可骄傲的!丨~,他的话能算数吗?”对此往往有读者感到疑惑: 这个读音为什么没有元音呢?没有元音还算得上汉字的字音吗?针对这样的疑惑,《学生字典》特意以“小知识”的方式做了介绍: “哼(hnɡ)等叹词的特殊读音: 叹词是表达人们情感和语气的词,具有记音性。
汉语中,有些叹词的读音比较特殊,可以直接由一个或两个辅音构成,如哼(hnɡ)、嗯(n或nɡ)等叹词的读音可超出其所属的语音系统,所有语言都有这一特点又如“呦”,《学生字典》标为一声,但是在“注意”栏目提示: “也可读成其他声调3. 语音知识的拓展介绍《学生字典》在条目的注释中,以不同方式适当介绍了中小学生有必要掌握的一些语音知识如在复音词“韵尾”条的注释末尾,以“注意”的方式提示: “ɑo中的o实际上是u,因ɑu在外形上易与ɑn相混淆,所以汉语拼音方案改ɑu为ɑo这是介绍汉语拼音ɑo的来历和实际读音三) 词义方面词义的辨析,对于学生真正掌握字词的意思和用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吕叔湘先生(1981)2在《〈简明同义词典〉序》中,曾就近义词的辨析问题指出: “从语文的角度看,严格的同义词没有什么可研究的,值得研究、需要研究的正是那些非严格的同义词,因为它们是同中有异,使用的时候也就不得不有所区别《学生字典》设“词义辨析”栏目,就需要辨析的条目做了比较,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 近义词如“往往”与“常常”: “两者都表示某种事情或行为动作经常出现或发生区别是: ‘往往强调根据过去的经验、规律,‘常常强调次数频繁。
如: ‘周末,他往往不住在校内‘去年冬天我常常去滑冰又如“带”与“戴”、“两”与“二”、“诚挚”与“诚恳”、“顽固”与“固执”、“缺点”与“缺陷”、“确切”“确实”与“确凿”,等等2. 有些字,二者读音有差异,意思也不同,学生不会弄混但是在某些词语中该用哪个字,则不容易掌握如“孚”和“负”,《学生字典》的“词义辨析”栏目对此做了说明: “‘孚读f,有‘使人信服的意思,如‘深孚众望‘负读f,有‘背弃、辜负的意思,如‘忘恩负义、有负重托所以‘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不使人信服,不符合大家的期望)的意思不同此外,又如“症”和“征”,等等3. 有些同音字,由于意思相差不大,学生容易出现误用的情况如“奋”“愤”“忿”,“词义辨析”栏目提示: “都读fn‘奋本指‘鸟张开翅膀,有‘鼓劲、振作的意思,如‘振奋精神‘愤有‘(因不满而)恼怒、憋闷的意思,如‘愤慨、不愤不启;‘发愤表示痛下决心,努力去谋求进步与强盛所以‘奋发图强和‘发愤图强意思有微别‘忿一般可与‘愤通用,但‘不忿、气不忿的‘忿不能写作‘愤此外,又如“订”和“定”、“决”和“绝”、“迭”和“叠”、“度”和“渡”、“振”和“震”,等等词义辨析”栏目对于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的语文辞书限于编纂体例,对词义辨析内容很少展开说明《学生字典》作为学生辞书,这方面内容正是其特色之一四) 字典的輔助内容辞书的插图和附录,是辞书注释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字典》对此做了充分考虑1. 插图插图对于辞书,特别是学生辞书,有着重要的辅助注释作用《学生字典》第2版的普通本收入单色插图140余幅,彩图本收入彩色插图600余幅编者在插图内容的设置和彩色图片的使用方面,都做了许多努力1) 插图内容的设置胡明扬先生等(1982)指出: “一张好的插图实际上是在向读者提供某些名物词的直观定义,而这种直观定义有时是任何精细的文字定义都无法比拟的陈炳迢先生(1991)24指出: “插图以直观的、易接受的、‘三度空间的立体感形象的特征,可以成为词典释义的有效的辅助手段插图描绘事物,读者通过视觉把词语同事物直接地,一目了然地联系起来,达到认识词语和事物的目的《学生字典》的插图设置,以第2版普通本的插图为例,不仅涉及很多现在的名物,如“獐、鱿鱼、枭、罂粟、薏苡、芫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