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督导均衡发展汇报材料.doc
11页襄汾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襄汾县人民政府尊敬的李全生组长、督导组全体专家,同志们:首先,我代表襄汾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县 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根据安排,就我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 下:一'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襄汾县地处临汾盆地中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历 届县委、县政府都秉承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坚持把教育摆在优 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近几年,持续实施教育振兴战略,不 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 管理,教育事业得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全县现有各级各类 学校117所,在校学生40345人,专任教师3908人目前,全 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共97所,其中初中9所、完中初中部 1所、小学83所、教学点3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学生 23065人,其中初中5474人、小学17511人、特殊教育学校80 人;共有教职工2407人,其中专任教师1950人,初中566人、小学1384人二、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第一个方面:提升思想认识,强化政府责任,积极落实“三个保障”,统筹推进教育均衡一是落实组织保障。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之后的战略性任务,更 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对我们 的工作来说,是促进政府加大投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 现,是惠及民生、实现教育公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是打造优 秀教师队伍、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过程的必由之路我自己也是 从农村奋斗出来的每一位政府的人员,都来自于学校、受益于 教育,我们要抱着对教育的满怀深情,关心教育、感恩教育、回 报教育从来到襄汾的第一天起,我就坚定了 “办教育就是保民 生、办教育就是促发展、办教育就是强未来”的理念,决心把教 育作为全县的头等大事来抓对于均衡发展工作,我们本着正视 现实、负重前行、超常努力的信心,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 副书记、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发改、人社、财政、住建 等22个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部署、 同步实施;建立了教育工作县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项议 事制度,县四大班子领导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所联系学校开展调研活动和现场办公,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县委书 记刘浩多次深入学校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调研,先后多 次到襄汾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古城南街小学校等学校实地考察、 现场办公县政府认真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责任, 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果断决策;分管负责同志亲力 亲为,靠前指挥;县委办公会、政府常务会多次集中研究诸如二 中实施集团化办学、建设县城第四小学、特殊教育水平提升、免 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入编、设立助教助学专项基金、优化教育资源 撤并空壳学校等有关教育工作存在的热点问题和现实困难,形成 了县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政协共同监督的齐抓共管工作机 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扫清了障碍、坚定了信心、奠定了 基础二是落实机制保障我县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和加强政策引 导,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后制定了《襄汾县各乡 (镇)政府和县直部门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工作职责2010-2020X《襄汾县“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襄汾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 件,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了科学清晰的推进路径从县 直各部门、教育科技局到所有参评学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 使,明确职责、协力推进,事事有布置、层层抓落实。
教育、编 办、人社等部门相互配合、夜以继日,修定教师编制、敲定编制方案、完成教师招聘等工作,为实现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奠定良好 基础;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畅通绿色通道,为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快速解决基建项 目的审批手续;财政、两税等部门,想方设法、左挤右挪,为实 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两个提高”连年增长及义务教育补充 经费正常拨付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安交警、食品药监、卫生、综 治等部门,进学校、查安全、整周边,确保了全县中小学校园安 全;教育科技局更是以主人翁的使命意识推进均衡发展工作,在 尽职尽责当好领导参谋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 大决策,动员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创建全县上下干群一心、群策 群力,助推均衡发展之势蔚然成风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 们坚持做到“六个优先”,即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上优先排序、 在议事日程安排上优先列入、在项目规划建设上优先安排、在经 费投入上优先保证、在教师待遇上优先落实、在政策环境上优先 保障我县始终坚持把保障教育经费支出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 全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均衡保障水平。
2014-2016三年中,累计拨付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6.9亿元,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第二个方面:整合教育资源,稳妥实施“改薄”,精确把握“三个环节”,积极推进教育均衡一是全面优化学校布局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以前的学校布 局“散、小、偏、远”,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学龄儿童逐 年减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外出务工农民带子女到城区学校入 学等,许多农村学校生源锐减,资源闲置为此,我们按照“立 足现实、科学布点、优化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科学制定了 “十三五”学校布局规划,在方便学生就学的前提下,分步实施, 农村初中在保证两轨以上逐步向九年一贯制学校过渡,县城实行 初中集团化办学和新建小学增加学位的办法,缓解县城初中和小 学的就学压力通过审慎稳妥的学校布局调整,全县义务教育阶 段学校总数由2014年的138所调整为97所暑期以后,公办义 务教育学校将变更为5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4所小学、 22个教学点、1所特殊教育学校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教育资源更能得到最优配置二是重新制定“改薄"规划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县 没有抓住国家实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改薄”等 等有利契机,全县学校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工作明显滞后,教 育基础设施建设趋于落后。
面对全县农村人口多、教育体量大、 县级财力十分困难的现状,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对“全 面改薄”项目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细致审核、重新认定,发现 原规划的112所项目校中有16所已成"空壳”,再纳入规划投资建设实属浪费有限资源为此,我们结合实际,科学修订了《襄 汾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建设规划》,在中央资金3748万元、省级资金830万元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有效整合多方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6000余万配套资金(上不封顶)作为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目前,计约 仪器设备添置、学校设施配备等,不仅为我县“全面改薄”提供 了充实的经费保障,也将促进教育投资效益的大幅提升,确保全 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顺利完成1.1亿资金已全面到位,主要用于学校建设工程、校文化建设、三是“改薄”“均衡"同步推进要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 均衡的目标,完成这项阳光工程、惠民工程、放心工程,我县面 临时间紧、项目多、任务重的非常压力我们将“全面改薄”和 均衡发展两项工作相结合,采取了多层次、分节点、重落实的工 作思路,各负其责、稳步实施、扎实推进:学校项目建设组总计 使用资金2379余万,全县计划新建综合楼4050 专用教室 4090 m2.硬化地面21350 m\新改建浴室1281 m2等,所有建设 大型建设工程的地勘、环评、设计工作现已全部完成,进入招投 标程序,主体工程建设将于其它小型维修工作同步于9月前全部 竣工,11月国家认定前投入使用。
教学设施设备组计划用于学 校设施1810万元,购置课桌凳22980套、学生用床11216张、 饮水设施142套等;用于仪器设备5083万元,计划购置专任教师、学生用计算机4650台、“班班通”多媒体665套、图书366615 册等,该类项目已进入拟招标程序所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 置工作将在8月31日前全部到位档案资料组准备工作从2016 年底前就已全面铺开,各项目学校通过外出取经、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将收集、汇总的学校资料档案归类整理、逐步规范环境建设组预计投入1000余万元,各项目学校校文化规划都已全部完成,待暑假学生离校期间全县将统一实施,秋季开学前全 面気成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请大家相信,通过这次推进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的评估指导,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面貌将发生巨大变 化,均衡发展的经费效益将得到充分显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 小学校专用教室、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将一步到位、一应俱全, 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会明显缩小,教育硬件、软件两 方面工作会得到全方位的改善第三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办学内涵,坚持落实“三 项措施”,全面推进均衡发展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在建 设教师队伍方面,我县制定了《关于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的实 施意见》,2010年至今共招聘教师499人,375人充实到农村和 薄弱学校任教,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教育科技局以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为主线,印发《关于在全县教育 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师 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和评优奖励、职务评 聘、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推进全县教师依法治教、校长依 法治校,树立了教师和教育的良好形象我县按照《襄汾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建立了新聘教师乡村学校任教制度,积极落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的 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将校 长、教师交流轮岗与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挂钩十二五”期间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509万元 新建农村边远地 区教师周转宿舍2870平方米,切实改善了乡村教师住房条件 我们按照规定逐步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 制定了奖励性绩效工资向农村、偏远山区倾斜的政策,落实了乡 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 险费,将全县在编教师全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在县级教育 事业费中安排乡村教师培训经费(继续教育经费)447万元,在 县级地方教育附加费中安排教师培训经费48万元,并通过“襄 汾县爱心教育志愿者协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奉献爱心,对 做出突出贡献的22名乡村教师给予“最美教师”表彰奖励,促 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全县中小 学校认真落实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程管理工作的通知》、《山西省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规定”》等 有关精神,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着力做好各校三级课程开设 工作,确保开齐开全所有规定课程;坚持德育为先,以课堂为主 阵地、以课程为主渠道、以活动为拓展延伸,以各类学生兴趣班 为载体,全面、广泛、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全面+ 特长”的学生;严格按照“免试、就近、划片、分配”的原则,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阳光招生”、均衡编班,确保所有适 龄儿童少年均能够按服务区域就近入学;出台《切实减轻义务教 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一系列规范学校教学行为的“减负” 措施,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 模式,引导广大师生走“轻负高效”之路,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 升、学生学业合格率不断提高;坚持“育人为本、文化立校”的 教育理念,制定了《关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意见》、《襄汾 县小学生汉字听写方案》,多次举办全县性的知识竞赛、歌咏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