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极管教学设计Word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34271229
  • 上传时间:2022-08-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教学设计(1课时)学 科电子技术基础年 级中专2年级教学形式理实一体教 师刘利峰单 位铜陵中职中心课题名称晶体二极管学情分析 :中专2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和电工基础后,开始学习对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更高的电子技术基础但中专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并且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均不足因此、教学要让学生对二极管的性能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弱化原理分析,掌握二极管具体的典型性能学习任务分析)教材分析:二极管《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开始学习电子的第一个具体知识点对二极管性能的理解和识别是继续学习电子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其含义2、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能力目标:能够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优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和动手能力,培养阅读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3.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难点: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教学策略:1、 以小组活动方式,组织教学,尽量激发学生学习意识。

      2、 通过具体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二极管的兴趣,再利用手电路模拟软件,在或电脑上研究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特点,构建二极管单身导电性的概念3.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二极管管脚识别和好坏识别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2、点名,将学生分组---2人一组教学活动1: 实验研究晶体二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它有什么典型特点呢?学生按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探究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任务单闭合开关,小灯泡 ,断开电源,将二极管反过来接入电路中,再闭合开关,小灯泡 教学活动2软件模拟测量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从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看到,二极管一次导通、另一次不导通!物理中我们学习过伏安法测电阻,现在请各小组设计一个实验电路,测量这两种情况下二极管的电阻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研究二极管的性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意识!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设计好的电路1、 学生分组设计电路2、 小组展示设计好的电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意识!得到合理的测量电路!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用软件模拟测量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并填写任务单。

      打开上模拟软件,按框中的电路图用模拟软件搭接好电路‚设定R=300Ω,电源电动势E=3.0V,进入模拟状态,读出晶体二极管两端电压= V和通过的电流= A,计算此时二极管电阻= Ωƒ停止模拟,将晶体二极管两端对调,其它不变,再进入模拟状态,读出晶体二极管两端电压= V和通过的电流= A,计算此时二极管电阻= Ω④从上面可看到,通过二极管的电流方向不同,二极管表现的 显著不同,即一个方向电阻较小,另一个方向电阻较大,表现为 教师点评4、各小组展示测量结果和结论引导学生正确表达结论教学活动3知识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二极管常识并展示极管实物,板书学生阅读课本有关二极管构造、特性,符号等常识内容,并填写任务单1、自然界的物质按照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在半导体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形成两种类型的半导体一种叫 学生从课本上获取二极管常识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二极管符号和正负极教师进行总结和概括型半导体,另一种叫 型半导体,两种类型半导体接合,在结合部就有一个特殊的薄层,称为PN结。

      如果PN结的 区接电路中的高电位, 区接低电位,即PN结处于正偏状态,PN结 ,电阻表现 ,若PN结的 区接电路中的低电位, 区接高电位,即PN结处于反偏状态,PN结 ,电阻表现 2、晶体二极管由一个PN结构成从PN结的P区引出的电极引线叫晶体二极管 极,从PN结的N区引出的电极引线叫晶体二极管 极,用管壳封装即成为二极管,其图文符号是 3、当晶体二极管 极接电路中的高电位(靠近电源正极), 极接低电位(靠近电源正极),晶体二极管 ,电阻 反之,晶体二极管 ,电阻 教学活动4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晶体二极管晶体二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上经常使用它在日常使用时,我们如何区别它管脚和好坏呢? 1、用万用表识别晶体二极管的正负管脚⑴将万用表(指针式)功能选择开关放到欧姆 或 档,校零⑵将万用表红黑两表笔分别同时接触晶体二极管的两个管脚,读取 再交换红黑两表笔接触的位置,读取电阻值则两次测量,读数较大的那次,黑表笔接触管脚为晶体二极管的 极 ,另一管脚为晶体二极管的 极。

      2、用万用表识别晶体二极管的性能及好坏⑴将万用表(指针式)功能选择开关放到欧姆×100或×1k档,校零⑵将万用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量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并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识别晶体二极管能力教师介绍具体方法,学生按步骤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序号正向电阻反向电阻比较结果结论1较小较大相差很大2003∞∞4小大相差较小课堂小结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电阻小,反向截止电阻很大);2.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3.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板书设计:晶体二极管1、 二极管的性能------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电阻小,反向截止电阻很大)2、二极管结构、符号和正负极3、二极管的管脚识别与检测方法分层作业设计:完成任务书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2017年9月初上的一节课,当时分小组为2人一组由于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不同小组完成任务的进度差距过大,整体教学时间延伸到2课时!单位:铜陵中职中心 姓名:刘利峰 日期:2018.1晶体二极管----任务书 任务晶体二极管的性能和识别时间班级姓名工具材料安装模拟软件的安卓系统,指针万用表,晶体二极管若干任务1完成电路实验学生按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闭合开关,小灯泡 ,断开电源,将二极管反过来接入电路中,再闭合开关,小灯泡 任务2软件模拟测量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物理课中我们学习过伏安法测电阻,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电路,分别测量一只二极管不同方向的电阻1、将设计好的电路图填入右框中2、用软件模拟测量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按框中的电路图用模拟软件搭接好电路‚设定R=300Ω,电源电动势E=3.0V,进入模拟状态,读出晶体二极管两端电压= V和通过的电流= A,计算此时二极管电阻= Ωƒ停止模拟,将晶体二极管两端对调,其它不变,再进入模拟状态,读出晶体二极管两端电压= V和通过的电流= A,计算此时二极管电阻= Ω④从上面可看到,通过二极管的电流方向不同,二极管表现的 显著不同,即一个方向电阻较小,另一个方向电阻较大,表现为 任务3知识学习1、自然界的物质按照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在半导体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形成两种类型的半导体一种叫 型半导体,另一种叫 型半导体,两种类型半导体接合,在结合部就有一个特殊的薄层,称为PN结。

      如果PN结的 区接电路中的高电位, 区接低电位,即PN结处于正偏状态,PN结 ,电阻表现 ,若PN结的 区接电路中的低电位, 区接高电位,即PN结处于反偏状态,PN结 ,电阻表现 2、晶体二极管由一个PN结构成从PN结的P区引出的电极引线叫晶体二极管 极,从PN结的N区引出的电极引线叫晶体二极管 极,用管壳封装即成为二极管,其图文符号是 3、当晶体二极管 极接电路中的高电位(靠近电源正极), 极接低电位(靠近电源正极),晶体二极管 ,电阻 反之,晶体二极管 ,电阻 任务4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晶体二极管 1、用万用表识别晶体二极管的正负管脚⑴将万用表(指针式)功能选择开关放到欧姆 或 档,校零⑵将万用表红黑两表笔分别同时接触晶体二极管的两个管脚,读取 再交换红黑两表笔接触的位置,读取电阻值则两次测量,读数较大的那次,黑表笔接触管脚为晶体二极管的 极 ,另一管脚为晶体二极管的 极2、用万用表识别晶体二极管的性能及好坏。

      ⑴将万用表(指针式)功能选择开关放到欧姆×100或×1k档,校零⑵将万用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量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并进行比较序号正向电阻反向电阻比较结果结论1较小较大相差很大2003∞∞4小大相差较小同伴评价(在你认为合适评价下打)能否主动看书或向同伴学习知识点主动、不够积极、不能)‚能否积极动手或配合同伴安装电路积极主动、不够积极、不动手)ƒ活动过程是否积极动手、动脑思考或与同伴探讨主动、不够积极、不能)④是否整理仪器、工具和工作台周边卫生积极主动、不够积极、不整理不打扫)⑤其它: 教师评价能否主动学习知识点主动、不够积极、不能)‚是否积极动手、动脑以及与同伴研究探讨主动、不够积极、不动手不探讨)ƒ是否整理仪器、工具、工作台及周边卫生积极主动、整理、整理但不到位、不整理打扫)④是否按时完成任务书按时认真、按时不够认真、不能按时完成)⑤其它: 总体评价等级: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