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议怎样打破古典诗歌教学僵局.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2249240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6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议怎样打破古典诗歌教学僵局虽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诗歌教学的具体要求作 了明确规定:“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但从现实的教学效果看,似乎并 不如人所愿,具体表现在:教学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参 与意识淡薄、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仅限于对古 典诗歌的背诵等等,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正如很多老 师抱怨的那样:“教和不教一个样,教多教少一个样不 自觉地形成了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僵局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僵局产生的呢?笔者对所 任学校的486名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喜欢古典诗歌,但他们却不喜欢 传授诗歌知识的课堂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客观上诗歌 产生的时代比较久远,具有一定的文言性,再加上学生缺乏 诗人的生活体验,导致他们学习的能力缺乏;主观上在于课 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过于死板,内容枯燥,致使学生缺乏兴趣 那么,究竟如何克服这种主客原因,打破古典诗歌的教学僵 局,达到诗歌教学的有序、高效呢?(一)还原本位,降低期待所谓还原“本位”,就是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整体的 人”,避免脱离现实的主观判断整体的人”包含两层含 义:“人的存在的完整性和人的生成的完整性。

      上就是既 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当前 的诗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点,教学期待过高,对 学生的整体认识不足,放大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文本的选 取和目标的制定上显得过于艰深,形成了一种“她蜉撼大 树”的不良局面如:让学生来研究《诗经》里面的《硕鼠》 《伐檀》的思想意义,在短短的几十节课里要求学生对中国 整个诗歌流派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唐诗宋词不同时期的不同 特点,每位诗人、词人的艺术风格等等,无疑是拔苗助长, 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专门的研究者在这样短促的时 间内想达成这一目标,估计都有难度,更何况是学生过 高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只能是被动的 接受者,无法调动古典诗歌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也只能 是“空中楼阁"因而,教师有必要全面审视学生,将他们 还原成为“整体的人”,降低教学期待,让学生感觉到诗歌 是可以学的具体如下:1.降低期待,定位目标学生是现实生活的人,他们 拥有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作为诗歌教学的教师,学科的专业 性导致他们的知识面远远高于学生,这就必然出现教师认为 简单而学生认为很复杂的状况比如:对于李白诗歌飘逸豪 放的特点,教师是在经历四年的大学磨炼以后才认同的,可 是学生所学李白的诗歌却不到20首,而且还是分散是学习 的。

      在这种前提下,要想让学生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深刻地领 会“飘逸豪放”四个字确实是有难度的所以,教师就有必 要降低教学期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做 到有的放矢比如:印制李白的各个时段的比较浅显的作品 让学生读,让他们借助工具书,用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来体 会李白的诗歌到底有什么特点,答案可以不同2.精选文本,循序渐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 够借助工具书,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就要求教师 必须根据学生特点的选择相应的文本,由浅入深,进行循序 渐进的古典诗歌教学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容量大, 涉及内容广,要想一篇不漏地讲过去,学生的压力很大,谈 不上兴趣,教学目标更无从谈起因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比如:在唐诗里面我只选李白和 杜甫的诗歌来讲,让学生在“深”字上下功夫,也不是一件 坏事在宋词里面我只选取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讲,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词人的艺术风格,也会 收到很好的效果二)还原语境,触发联想孙绍振先生曾说:“我们中学语文的最大弱点,往往是 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前面 调查显示,学生因为时代久远而不喜欢古典诗词课的人数占 到了 76. 9%,也就是说,“隔空离世”成了学生诗歌学习中 的拦路虎。

      古代诗歌,尤其是先秦、唐宋的诗歌距离现在比 较遥远,学生缺乏诗人当时的生活体验,理解起来比较费力, 这一点能够理解但人类的情感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可以 “以己度人”,即所谓的“触发联想”所谓“触发联想”, 指的是在阅读中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库存,由一件事感悟到 其他的事,从而达到“推己及人”的效果因而,如果教师 能够把握学生现有的情感体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模拟诗 歌产生的情境,触发学生的联想,是完全可以消除“时空界 限",消除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恐慌症"首先,可以利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联想如:在讲到战争题材的 诗歌,尤其是杜甫诗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首先给他们播放 一些古代的战争电影,比如:《秦颂》《墨攻》等让学生 对战争有个心理认识,然后再讲所学诗歌这样学生就能够 理解诗人所蕴涵的情感和忧国忧民意识,就不会感觉到诗歌 离现在遥远,从而教学僵局其次,还可以利用学生自编自 演的小品、戏剧、舞蹈等形式来缩短学生与古典诗歌的距离 如笔者在上《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编排了舞蹈, 再利用网络下载了古筝曲子,选取感情丰富的一男一女同学 朗诵,从“诗的艺术” “乐的艺术” “舞的艺术”三个维度 来赏析,学生很投入,甚至有学生流泪,效果明显。

      再者, 还可以通过牵连方式,把古人的事情,古人的感情和现代的 感情牵连起来,从而让学生产生共鸣,达到破除教学僵局的 目的三)共探共研,激发潜能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和消除恐 慌心理,它具体分为指导式探究和开放式探究前者注重教 师的理性指导,后者注重教师的参与意识前面说过,因为 古典诗歌的时代久远,文言色彩较浓,再加上很多学生的文 言、文化功底相对薄弱,课堂上确实很难和老师进行“平等 对话”如果这时候教师听之任之,不仅不能消除教与学的 僵局,反而会导致恶性循环因而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淡 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和学生共探共研,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 古典诗歌学习中培养兴趣,共同提高这一方面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打破教与学的僵局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探究的前提是 平等的,否则学生学习的恐慌心理就不能消除,破除古典诗 歌的教学僵局就会成为空话其次,探究的主题必须是值得 探究的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可以用来探究,题目必须具有探 究价值如在学习北宋词的时候,“北宋词的特点”就可以 作为探究的对象再者,不是所有的探究结果都没有结论比如唐诗宋词 的有些规律是经过很多代人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而且是科学 合理的,就不能把它推翻。

      总之,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典诗歌教学是中 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不同特 点,灵活自主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组织 教学,破除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僵局也唯有这样,才能契合 中学语文的教学要求,让古典诗词历经久远而熠熠生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