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犹太人的成功与犹太文化特征.doc
22页美国犹太人的成功与犹太文化特征美国犹太人的成功与犹太文化特征说起美国犹太人, 有人就会说他们“控制”着华尔街, 还“统治”着好莱坞, 甚至“操纵”着美国新闻媒介虽然这些说法显然是夸大其词的, 但美国犹太人在美国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发挥着巨大影响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据统计, 美国犹太人约有 600万左右, 仅占美国总人口的 2.3%, 为什么这样一个少数族裔却能在美国社会中据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美国犹太人的成功之路 虽然有人认为 1492 年抵达美洲的哥伦布船队里就有犹太人,还有人甚至说哥伦布本人就是犹太人,但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将 1654 年作为犹太人定居美国的开端,因为此前美国境内的犹太人“要么是暂时的旅居者,要么不能被明确地识别为犹太人” 【注释】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of America, The American Jewish Year Book (Philadelphia, 1926-1927), p.193.【注尾】就在那一年,23 名塞法迪犹太人【注释】原指西班牙、葡萄牙犹太人,后泛指从地中海沿岸移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 【注尾】从巴西来到新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的纽约市)定居。
此后 100 多年里,约有数千名犹太人从南美和欧洲移居美国,从南美去的犹太移民也都是早年从西班牙、葡萄牙移居南美西、葡殖民地的到 1776 年美国宣布独立时,约有2500 名犹太人定居在纽约、查尔斯顿、费城、纽波特等沿海商埠,绝大多数是从事商业的塞法迪犹太人 自然,当时的北美殖民地不可能没有自欧洲传入的反犹主义新阿姆斯特丹的荷兰总督就曾写信给荷兰西印度公司的董事会,请求不要让“亵渎基督名字”的犹太人来“骚扰、搅乱这新殖民地” 注释】The American Jewish Year Book, p.194.【注尾】但是,新大陆毕竟不同于旧欧洲,没有根深蒂固的反犹基础,随着自由民主思想的上升,反犹主义的影响受到抑制,犹太移民逐步获得了他们祖先世代梦寐以求的宗教自由和政治权利1740 年,英国国会通过允许犹太人归化北美殖民地成为英国臣民的法律美国独立运动兴起后,革命领导人都明确表示不支持反犹主义乔治·华盛顿在致罗得岛纽波特犹太社团的信中说:“我们不赞许偏执行为,也不帮助迫害者” 【注释】邓蜀生:《美国犹太人同化进程初探》 ,载《世界历史》1989 年第 2 期,第 28 页 【注尾】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犹太人积极出钱出力,为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塞法迪犹太人移居美国的潮流到 19 世纪初因欧洲大陆的拿破仑战争而逐步停止,因此我们可以把 1654 年至 19 世纪初视为犹太人在美国定居发展的第一阶段 1815 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犹太移民再次从欧洲涌入美国,这次来的主要是德国犹太人,属阿兹肯纳齐犹太人【注释】原指欧洲犹太人,后主要指中欧、东欧和俄国的犹太人 【注尾】 导致他们移居美国的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兴起于 18 世纪下半叶的犹太启蒙改革运动在欧洲大陆走向衰落;二是 1815 年后特别是 1848 年后欧洲反犹浪潮的再起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没有反犹主义传统的北美新大陆成了他们再图进取的新天地著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等人大声疾呼:为了所有热爱自由的人民、包括犹太人,美国必须成为逃离欧洲压迫的人们的避风港德国犹太教改革派领导人也致信美国犹太领袖们,倡导欧洲犹太人移居美国,于是掀起了犹太人移居美国的又一轮浪潮这次移民浪潮到 1848 年后达到高潮,并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 80 年代,可视为犹太人在美国定居发展的第二阶段德国犹太人比早来的塞法迪犹太人更能适应美国的环境,他们很快便融入了美国社会的主流,在事业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在经济上,他们从初来时的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逐步上升为中产阶级,不少人经营大中型百货商店1872 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员共 1009 人,其中已有 60 名犹太人 【注释】吴泽霖:《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14 页 【注尾】在文化上,德国犹太人家庭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一批来自德国的犹太知识分子在新大陆积极宣传欧洲启蒙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已崭露头角虽然 1841 年已有犹太裔人士进入美国国会,但总体而言,那一时期犹太人从政的尚属罕见到美国内战爆发时,已有 15 万犹太人定居美国随着西进运动的发展,犹太人也从东部来到西部,犹太社区在西部的新兴城市纷纷出现到1880 年,美国犹太人已达到 25 万人 从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出现了比前两次都要大得多的犹太人移民美国的浪潮这是犹太人移居美国的第三次浪潮,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短短 40 年里,共有 300 万犹太人涌入美国,使美国犹太人口总数到本世纪 20 年代已达 350 万这一时期可视为美国犹太人发展史的第三阶段这次来到美国的是俄国和东欧的犹太人,促使他们逃离故土的是在那里爆发的反犹恶浪及此后的革命与内战。
俄国东欧犹太人与塞法迪犹太人和德国犹太人不同,他们完全不懂英语,对美国社会一无所知,而且都一贫如洗,初到美国都要依靠犹太组织和慈善团体提供帮助他们与在俄国和东欧时一样,仍然习惯性地聚居在一起,于是在美国东部和中部的许多大城市里出现了犹太区,纽约市的下东区是当时最大的犹太区在那时,犹太区一般都是贫民区 俄国东欧犹太移民的第一代文化程度很低,但他们不管自己多穷苦,也千方百计送子女进学校受教育这一坚持不懈的努力很快见效,经过一二十年后,他们的下一代已具有较高文化,成为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一项关于纽约俄国犹太移民职业的调查显示:第一代男性移民中 61.2%的人在加工业工作,只有 27.5%的人经商;而这百分比在第二代男性移民中发生了惊人的变化,326%的人从事加工业,57.8%的人经商 【注释】Irving Howe, World of Our Fathers (New York, 1976), p.167.【注尾】就整体而言,到本世纪初,包括塞法迪犹太人、德国犹太人和俄国东欧犹太人这三个组成部分的美国犹太社团不但在人口数量上成倍激增,而且在人口质量上迅速提高,从而在美国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大大加强。
受过教育的犹太移民后裔越来越多地进入白领阶层,特别在商业、金融、新闻、医疗、律师、电影等行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如在纽约市,1891 年时只有十几个来自东欧俄国的犹太人当医生和律师,当牙医和教师的更少,而到了下一个 10 年,即本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为“成百上千” ,这里还没有把塞法迪犹太人和德国犹太人统计在内注释】Howe, World of Our Fathers, p.166.【注尾】到本世纪20 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中犹太成员已超过 25% 【注释】吴泽霖:《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 ,第 114 页 【注尾】 随着美国犹太社团的成长壮大和犹太精英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功,白人新教中产阶级感受到了竞争加剧的压力,其中的既得利益集团开始千方百计抑制犹太势力的发展同时,由于美国犹太贫苦大众深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犹太工人运动又是美国工人运动中最活跃的力量,美国的白人新教富有阶层也不由自主地接受了俄国革命后在欧洲出现的将反犹与相结合的理论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反犹浪潮在美国的兴起1915 年,极端种族主义组织三K党鼓吹将犹太人、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赶出美国犹太人利奥·弗兰克被控谋杀了一个 14 岁女孩,但法院认为定罪证据不足,于是三K党等组织便煽动一批暴徒将弗兰克劫出监狱私刑处死。
【注释】Caroline Rose, Minority Problem (New York, 1972), p.46.【注尾】到 1917 年后, 《锡安贤达议事录》 【注释】该文件由反犹分子伪造,其中描述了犹太人妄图“统治”世界的“秘密行动计划” 【注尾】开始在美国流传1920 年 5 月,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亲自出面宣传这份伪造的文件,使反犹运动形成高潮在此期间,美国不少大学规定了犹太学生限额,公然剥夺了许多优秀的犹太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连哈佛大学校长 A.L.洛维尔都赞同这一做法;【注释】大卫·鲁达夫斯基:《近现代犹太宗教运动》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39-340 页 【注尾】报纸上的招工广告中出现“不欢迎犹太人”的字样;一些房产主甚至拒绝向“希伯来人后裔”出售出租房屋;在医务界,也出现了要为犹太裔医生(特别是精神病科和牙科医生)规定从业限额的主张1921 年和 1924 年的移民法,将犹太移民的配额减少到最低限度如 1924 年的移民配额法规定:每年从波兰、俄国、罗马尼亚来的犹太人不得超过 8600 名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又给反犹势力提供了机会,他们竭力将造成危机、萧条和失业的责任转嫁到犹太人身上。
俄国东欧犹太人与比他们早来的塞法迪犹太人和德国犹太人在许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和歧见塞法迪犹太人和德国犹太人往往看不起那些后来者,认为他们愚昧、落后、无教养,甚至将反犹浪潮在美国出现也归咎于他们而俄国东欧犹太人则指责这些“富有的”犹太人自私和吝啬,对他们敬而远之不过,当反犹活动愈演愈烈时,美国犹太人基本上能团结一致,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斗争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等犹太组织对各地出现的反犹活动及国会通过的移民配额法案一再提出抗议,犹太新闻记者赫尔曼·伯恩斯坦和犹太律师艾伦·夏皮罗等人以有力证据揭露《锡安贤达议事录》完全是伪造的,迫使汽车大王福特在面临诽谤罪诉讼的情况下不得不作出公开道歉 【注释】鲁达夫斯基:《近现代犹太宗教运动》 ,第 338-339 页 【注尾】到 20 年代末,第一次反犹浪潮逐步平息 1933 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随即发动反犹运动,此后反犹狂潮逐步席卷全欧在这样的形势下,又出现了欧洲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四次浪潮从 1933 年到 1945 年,约有 20 多万犹太难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美国,这次来的不仅是德国犹太人,而且还有来自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犹太人,大多数是阿兹肯纳齐犹太人,也有塞法迪犹太人。
这一时期是犹太人在美定居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阶段就在这一阶段,受纳粹反犹思潮的影响,美国又出现了一次排犹浪潮,也有人称之为第二次排犹浪潮在这次反犹浪潮中,德裔美国人的组织“德意志之友社” (后改名为“德美同盟” )起了急先锋的作用以这个组织为主力,在 1934-1939 年的 5 年里,美国的反犹组织发展到了 105 个 【注释】邓蜀生:《美国犹太人同化进程初探》 ,第32 页 【注尾】以极端反犹主义者查尔斯·库格林神父为首的反犹团体“社会正义同盟”号称拥有 750 万成员,到处煽动反犹情绪,鼓吹美国应对欧洲奉行不干预政策,实际上是在支持纳粹德国国会内也有人出来支持反犹思潮,如议员路易斯·麦克法登、伯顿·维勒、西奥多·比尔多等人,均是反犹阵营的代言人在这股反犹势力的推动下,美国政府拒绝接纳来自欧洲的“圣路易斯”号轮船上的犹太难民,美国国会又否决了向犹太难民开放阿拉斯加的议案1941 年,美国进一步限制犹太难民入境,基本上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犹太人关闭了大门显然,这次反犹浪潮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亲纳粹色彩在反犹势力影响下出现的这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和行动当然遭到了美国犹太社团、各界正义人士及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强烈谴责。
到 1941 年 12 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终于参战,主持正义的力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后,纳粹大屠杀的罪行不断披露出来,震撼了美国人的心灵,使同情犹太人的情绪日趋强烈最终,反犹势力遭到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唾弃,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急剧萎缩,到战争后期基本上已销声匿迹 战时另一重要的事态发展是世界锡安主义运动的重心转向美国其原因一是因为战争爆发后美国同情犹太人支持锡安主义的情绪空前高涨,二是因为欧陆的大批锡安主义领导人和积极分子流亡到了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