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节事活动发展与休闲之都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文献综述】.doc
6页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杭州节事活动发展与休闲之都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一、国内相关研究情况、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等1、 当前国内节事活动的研究现状和成果目前,世界旅游业正朝着区域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我国节事活动已经走过了大约 30年的历程,已经步入相对成熟的阶段而这个阶段,首先表现在主题上,节事活动的 主题已经越来越丰富,比如说有以“文化”为主题的、以“宗教”为主题的、以“风景 特色”为主题的、以“特色农业、民俗”为主题的、以“美食”为主题等等,呈现出主 题、功能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其次,节事活动的规模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把节事活动的规模和影响推向了一个顶峰最后,节事活动 “以节招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操作模式,推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 品,塑造了城市整体形象,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因此,举办节事活动在 全国形成了热潮,有的甚至成为一种政府显示政绩的“时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全年大小的节事活动达到5000多个,特别在城市地区, 节事活动类型不断丰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而跟随节事活动增加的是不断得以拓 展的节事经济链条,包括从项目策划、赞助集资、媒体广告、会务展览、场地布置、设 施租借、彩车制作、观礼台搭建、纪念品制作等等,从而逐步形成新兴的“节事经济” 和“节事产业”。
包括会展业在内的节事产业近年来在我国蓬勃发展,特别是2010年上 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大大的促进了我国节事产业和节事经济的发展2、 我国节事活动发展存在的问题(1) 节事活动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有品牌知名度、国际影响力的却很少目前我 国高规格、大规模、高品位、高档次并已经成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和著名品牌的节事活动, 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2) 地理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地 域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节事活动在地理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布不均衡,呈现出东部 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少的格局3) 节事活动的主题低层次重复现象很多,差异化不明显差异化不明显,主题 特色化程度低,是导致很多节事活动寿命短或效益不好的首要原因我国的节事活动在 主题选择上陷入低层次重复的怪圈4) 节事活动政府涉入过多、过深、过细,不符合节事活动的运作规律节事活 动往往由政府部门牵头主办,上指下派,按行政方式运作,较少考虑由企业承办这样 就造成节事活动成本过高,政府财政负担过重5) 节庆活动经济与文化结合的力度不够,文化内涵尚有待于挖掘城市节事活 动里过多地包含相关性不大的活动,短期之内可能会增加亮点,但长远来看会有损节事 活动的主题。
3、 当前国内休闲之都建设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在中国,休闲这个古老的词汇在最近几年逐渐变成了一个吋髦的流行语各类的休 闲设施,休闲产品,休闲服务在不知不觉间遍布了全国大小城市的各个角落,一个包括 休闲食品、休闲服装、休闲住宿等休闲项目的休闲产业群正在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最 近几年来,随着休闲概念的普及,很多城市都提出了休闲城市的目标,有些城市甚至提岀耍 打造“休闲之都”,这是各个城市对于市场敏感性的表现,也是对于将来发展的一种定位 式的探索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这就是不平衡的发展格局按东部地区现在的经济发展水 平看,休闲的需求已经普遍产生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市顺应时势,抢抓先机,积极申办2006 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并一举成功,为提升杭州国际形象,打造“世界休闲之都”,带来了难得 的历史机遇杭州作为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经济保持强势增长的城 市,在建设“世界休闲Z都”这一城市发展项冃上为全国各大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开发经验4、 我国休闲之都建设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整齐划一,拒绝“脏乱差”的城市理念,是缺乏人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是中国培育休闲文化、建设休闲城市与国际上最大的差别现在,一方面休闲的需求在 普遍生长,另一方面阻碍休闲的因素也在普遍地生长。
我国的传统观念中认为“闲下来是 浪费生命“,类似这样的心态是非常普遍的,这种传统和习惯需要一步一步调整从时间 因素看,中国人现在法定休假时间和国际上基本接轨总体的假日时间不必再增加,但假 日结构需要调整,需要优化现在休闲的供给,初期水平已经有了,一些地方达到中级水平, 甚至一些地区已经达到高级水平如上海的外滩3号、18号,杭州西湖周边的休闲气氛 和休闲产品的精致程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这些方面,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当然也不能 妄自尊大,清楚判断我们的差距现在來看,我们不缺钱,我们缺的是理念,缺的是精致现 在中国面临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不缺钱,但是钱怎么花是个问题钱花了,但是该花 的钱没有花,该建设的项目没有建设二、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等1、 当前国外节事活动和休闲之都建设的研究情况和成果多年来,世界旅游业主要以欧洲为主体,现在逐渐形成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 鼎立的局面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有些国家采取以“新”,“异”吸引游客的的战略, 因此,各国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变成为吸引游客的首要因素积极组织或申办各类节事 活动,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城市营销手段如法国戛纳的电影节、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 欢节、徳国慕尼黑的啤酒节、四班牙潘普洛纳的奔牛节、奥地利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这 些举办城市因节事而闻名天下,或节事随城市而富有特色,节事活动成为了城市的一张亮 丽名片。
休闲研究在国外己有相当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著名未 来预测学家格雷厄姆•T-T默利托认为,休闲将是新世纪经济发展五大推动力中的第 一引擎,新世纪的若干趋势表明「一个以休闲为基础的新社会有可能岀现2015年后, 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产业将占世界GDP1/2份额人类在10000年前,约 有10%的时间用于休闲;至公元前6000〜1500年前,休闲吋间达到17%;之后从18世 纪初的23%, 19世纪90年代的41%—路攀升每周工作制也从18世纪末的72小时, 降至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40小时各国的公众假日数量也在增加:美国人平均年享 受公众假日12天;德国30天;荷兰、意大利等32天;欧洲有些国家已在考虑实施每 年30周工作制2、 国外节事活动和休闲之都建设存在的问题节事活动地理空间分布不均匀,有影响力的节事活动大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 而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综合国力和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整消化 一整个节事活动举办所需要的程序重复现象多,各地差异不明显,没有创新休闲城 市建设中政府的投入与资金实际的使用量使人担忧三、 对本课题的评述随着时代迈入21世纪,人们的牛活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人均收入都大幅上 升。
一般的家庭支出中,有一部分被用在了休闲旅游上许多家庭一年中都会全家出门 旅游2次以上这不仅带动了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促进了旅游目的地地区对景区、 景点、节事活动等各种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完善杭州作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六朝古都之一,其节事活动分布一年四季不论何吋 前来游玩,都不会失望,杭州的休闲之都建设与节事活动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 为依托节事活动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享乐方式,增加了生活斥趣人士能够人 们从忙碌的生活中得到解放,体验休闲的感觉而杭州如火如荼的休闲之都建设为节事 活动发展提供了各项保障,使得人们在享受Z余,没有后顾Z忧两者缺一不可,好的 发展能为一个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从而使得一个城市在经济、 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走在前列,杭州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杭州作为世界箸名的风景旅 游城市,在这方面的探索,可以为其他各大中小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本课题抓住了今年来大热的“节事活动”和“休闲城市”这两个话题对节事活动 和休闲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以杭州为例,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发 展休闲旅游与开展休闲城市建设的地区提供宝贵经验参考文献[1] 江俊・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一一启动休闲产业的里程碑.投资,2003.8[2] 王仁定,郑烽主编.大雅中国旅行图鉴:中国杭州[M],杭州出版社,2001.9 ⑶阙维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一杭州[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0[4]周智•文化做主:打造世界“休闲之都” [J]中外文化交流,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3,02:10-12⑸ 李宗诚.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J].当代传播,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s, 2007,04:31-33[6] 吴文智.我国城市节事旅游发展趋势及其管理模式研究[J] •商业时代,Commercial Times, 2008 年 05 期 P99、P103[7] 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Tourism Tribune, 2007年10期 P71-76[8] 柯涌晖,王光辉.中国传统节事活动在都市旅游中的可持续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1月第29卷11期,P133-135[9] 郭胜.以政府主导提供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J]・城市发展研究,Urban Studies, 2008 年 06 期 P20-22[10] 孙忠焕.我们怎样打造杭州的城市品牌[J]・领导科Leadership Science, 2005年 11 期 P10-11[11] 徐瑞萍.杭州构建休闲型城市的优势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5年第6期P126-127[12] 吴玉宝.民俗节事旅游活动的参与性硏究[J]・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0 年 05 期 P67-68[13] 郑胜华,刘嘉龙.世界休闲之都…21世纪杭州城市形象定位[J].旅游学fij,Tourism Tribune, 2002 年 01 期 双月刊 P36-39[14] 麻益兵.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ri5]王晓丽.大型节事活动对举办地开展都市旅游活动的影响[J]・韶关学院学报,2009 年2月第30卷第2期P100-103[16] Janet Chang Segmenting tourists to aboriginal cultural festivals:An example in theRukai tribal area,Taiwan[JJ ・ Tourism Management 27(2006) 1224-1234[17] David E.Hojman* Julia Hiscock • Interpreting suboptimal business outcomes in light of the Coase Theorem:Lessons from Sidmout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J]. Tourism Management 31 (2010)240-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