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经:《关雎》的译文.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6219375
  • 上传时间:2022-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6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经:《关雎》的译文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漂亮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漂亮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漂亮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漂亮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解释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妙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妙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和善 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mèi):醒和睡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思服:思念《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惦念呀,惦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芼(mào):择取,选择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欢乐乐,使动用法,使……欢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天地,《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根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展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唱歌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详细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毕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其次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由于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表达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足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概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足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