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业机械化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研究.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1518****093
  • 文档编号:236534311
  • 上传时间:2022-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0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业机械化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主干课程通常包括《农业机械学》、《拖拉机构造》等课程,其试验环节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育随着“新农科〞概念的提出和执行以及农业机械新的进展方向,这些课程的试验教学体系也需要相应改革和更新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在分析几门专业主干课程试验教学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改革的途径提出了几点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试验教学;农机专业;主干课程;贯通式体系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我国农业机械工程领域培育人才的对口专业,其专业课程的布局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所培育人才的专业基础,而其中的试验环节既是理论课的延续,又是理论课的升华[1],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养成的第1个实践环节,因此试验教学是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专业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育具有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这样的共识,近年国内各高校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在制定和修正培育打算时不断加大实践环节占比,而且专业课程中的试验学时比重在课程总体学时不断压缩的同时基本维持不变以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核心主干课程《农业机械学》的总学时由72学时压缩至64学时,而试验学时的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上。

      随着农业机械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的进展,农机专业的培育方案和包括试验教学在内的课程教学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和革新[2]本文在分析以《农业机械学》和《拖拉机构造课程》为核心的几门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教学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农业机械化专业主干课程试验教学体系的改革途径提出了几点见解和建议  1专业主干课程试验教学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山东理工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目前主要包含试验环节的主干课程有《农业机械学》、《拖拉机构造》、《机械制造工艺学》、《自动机械设计》、《机电系统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以及《工程测试技术》等在这些课程当中,除前3门的总学时分别为64学时、56学时和64学时外,其它课程基本为总学时32学时,其中试验教学为4~8学时不等;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考虑到设有单独的实习环节,其试验教学只有4学时这些课程的主要试验内容大多是认知性试验、元部件的拆装试验和部分特性与性能测试试验等试验教学在时间支配上采纳紧密连接课堂教学的方式,试验与授课穿插式同步进行在试验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讲解、指导和答疑解惑;学生分组完成试验后,每人需要上交试验报告,教师依据试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试验报告的质量给出试验成果,最终以约20%的比例计入课程的总成果中。

      目前,专业主干课程试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07括: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以及试验效果评价方法较为传统,需要采纳更新更好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主动性,增加试验的学问与能力收获;试验设备更新缓慢、数量偏少,不能很好地与时俱进、与农机灵能化的趋势接轨,且每位学生的动会有限;各课程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关联与贯通,导致学生的专业学问较为零碎,难以形成一个完好连贯的体系;部分课程“农〞的含量比重偏低,未能突出表达农机专业特色、服务农机专业人才培育  2专业主干课程试验教学体系改革路径  2.1试验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的升级  随着农机向着智能化进展的趋势,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教学内容也要相应升级和创新如,《拖拉机构造》和《农业机械学》的试验可以引入无人驾驶拖拉机以及无人作业机械等智能农机装备的结构、性能认识与测试等项目;《自动机械设计》和《机电系统设计》的教学内容也要统一扩展至智能机械、机电一体化农机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此外,试验内容不只局限于试验室,应当让学生走进田间和工厂去进行认知性甚至实操性试验如,前往试验田、学校的合作企业和实习基地完成试验项目,参与各类农机演示等现场会,对教学内容有更具体、生动和深刻的学习。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要尝试将课堂教学中常采纳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创新技法等加以应用如,采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试验教学模式,线上可以观看视频和动画等自学,线下通过实物拆装与测试锻炼实践动手与动脑能力;采纳头脑风暴法等创新思维训练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拆装或认知性试验,在了解某一部件功能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学问对部件结构提出创新改良和设计方案等农机专业的主干课程都十分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育,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大引导的力度,较少填鸭式灌输和过场式试验,认为完成拆装就可以,而忽视了拆装和测试过程中的观看、思索和发觉在试验成果评定方面,教师主要以试验报告的质量作为评价根据,同时兼顾试验过程表现但是,学生提交的试验报告都是采纳校发的统一格式的试验报告纸,对于不同类型的试验项目来讲太过简洁粗犷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试验项目,协作试验指导书,依据具体试验内容设置相应的试验报告格式,量身打造独特化的、项目专属的试验报告纸,精确地对学生的试验效果和能力进行评判  2.2丰富升级农机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条件  随着农业工程学科受到更多的重视,农机专业课程的试验条件也在逐步改善,照实验场地的扩大和新试验大棚的投入使用,近几年购入的大量试验设备和试验台等。

      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已有的条件如土槽进行各类“仿田间〞试验,依据改良的试验项目自制试验设备和试验台也不失为低投入、高产出的升级模式并且,借此机会调动学生参加课程试验的预备工作[4],以及试验设备、机具和模型等的设计、改良与制作全过程,对于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育也是大有裨益对于试验设备更新换代相对滞后的另一种解决途径就是搭建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平台如,河南农业大学基于VR技术建成了网络化的农业机械学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平台,用以进行农业装备的虚拟仿真试验与部分农业装备虚拟仿真训练(实践)[5];安徽农业大学也以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试验资源,建立拖拉机构造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平台[6]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的虚拟仿真试验平台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主要用于拖拉机构造课程的部分试验教学和玉米青贮收获机械的科研等,在将来还需要向更多专业课程和试验项目覆盖  2.3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形成贯通式试验教学  目前,农机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场地相对集中,但试验内容太过零散,互相之间的关联并不明显为关心学生形成一个完好的实践认知学问体系,有必要将多门专业课的试验内容放在一起进行统筹规划,将各课程的多数试验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贯穿式的专业课程试验教学群,然后根据开课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支配。

      如,试验教学群以《农业机械学》和《拖拉机构造》为核心,针对其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认知与拆装试验,之后分别在《工程测试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试验项目中支配该部件主要性能的测试试验与其组成构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的试验,最终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自动机械设计》和《机电系统设计》中布置实践该部件及其构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改良或设计的试验内容由于这些课程的开课时间分布在不同学期,因此各课程的试验时间不行避开地存在时间差为了保证学生的学问体系能够有效连贯起来,可以在试验教学上通过实行预习、提问以及带着学生对前期试验内容进行简洁回顾等方法,关心学生将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所学串联起来,专业学问体系不但完好而且前后连贯  2.4部分课程的试验项目增加“农〞的比重  农机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开设学院基本均为农业工程学院,因此主要围绕“农机〞开展但目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试验教学场地在其它学院,试验任课教师也是外学院教师,试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静刚度测量〞和“可加工误差统计分析〞2个试验项目,离农机较远,不能很好地融合农业机械的专业学问,表达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在课程以及试验教学内容中增加农机部件设计、制造加工工艺方面的内容;并且,该课程目前只有4学时试验,虽然支配有实习环节,但相对于64总学时来讲占比还是偏少,因此有必要适当加大试验环节的学时比重。

      此外,为了扩大学生的学问口径并增加其就业竞争力,《机电系统设计》中涉农部分也较其它课程偏少随着农业机械智能化的进展,该课程在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具有日益重要的位置,因此需要在其课程内容以及试验和实践环节中渐渐加大“含农量〞为了适应智能化农机的进展方向,引导学生建立现代农机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理念,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培育打算将《农学概论》列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共32学时(均为课堂讲授),教学目的是关心学生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了解、把握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进展所实行的农业技术措施,同时把握农业机械设计中需要运用的农艺学原理与原则因此,《农学概论》极有必要增加试验环节,并引入农机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教学群,关心学生对农业机械的主要作业对象和作业目标有实在、具体的认知,理解和把握智能农业机械及其工作部件的设计、制造或改良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奠定更为扎实和全面的农机专业学问体系  2.5加强农机专业试验教学师资力量  当前国内高校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但试验师资建设还未能受到相应重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作为试验师资数量极少,专职试验人员和担任试验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能够参加的试验培训或进修机会偏少,导致专业学问更新慢、试验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较为陈旧。

      因此,有必要从“引〞和“育〞2个方面加强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试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增添农机专业试验以及课堂教学软实力的同时,对培育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也具有主动作用  3结论  以《农业机械学》和《拖拉机构造》为核心的农业机械化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教学体系既存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传统滞后、试验设备更新缓慢等共性问题,也存在部分课程“含农量〞不高、未能紧密围绕农机开展的独特问题,还存在课程间关联松散不能很好形成贯通体系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依据智能化农机进展趋势进行试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更新升级,依据试验项目“量身定制〞试验报告从而对成果进行科学评价,根据“虚实结合、以虚补实〞和自制或改良试验设备等原则改善试验条件,以及将多门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验环节统筹规划、形成“核心为主,贯穿其他〞的贯通式专业课程试验群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彩玲,张敏,赵杨.“农业机械学〞试验课程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22(04):72-76.  [2]阮培英,程卫东,蔡善儒,耿端阳,牛国栋.《农业机械学》课程多层次连贯式教学体系的思索与升级策略[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03):103-104,107.  [3]唐明祥,丁雪梅,张晓君,温海娇,王聚斌,都兴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机械与应用试验教学中的应用[J].试验技术与管理,2022,34(08):188-191.  [4]马少辉.“农业机械学〞课程试验提质提效的思索与探究[J].课程教育讨论,2022(11):10-11.  [5]何勋,屈哲,张开飞,陈新昌,李赫,李保谦.农业机械学虚拟仿真试验教学设计[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2):81-82.  [6]杨洋,万玲,王韦韦,许良元,陈黎卿.新农科背景下拖拉机构造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平台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22(02):108-111.   阮培英 蔡善儒 宋井玲 程卫东 赵静 牛国栋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