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讲18世纪启蒙文学剖析..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6642944
  • 上传时间:2019-10-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13M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八 讲 十 八 世 纪 文 学,授课提纲,一、启蒙文学概述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1、英国启蒙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笛福 2、法国启蒙文学(理论著作、戏剧、小说;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 ) 3、德国启蒙文学(狂飙突进运动;席勒、歌德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插图,伏尔泰在写作,狄德罗画像,卢梭画像,席勒画像,《阴谋与爱情》剧照,歌德画像,浮士德铜像,《浮士德》插图,,一、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1、十八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特点 1)社会转型 十八世纪欧洲各国历史情况不尽相同 A、英国社会特点: 对外大规模殖民扩张 ;国内爆发工业革命,,B、法国社会特点 封建阶级与第三等级矛盾加剧 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 C、德国社会特点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资产阶级软弱、妥协,,2)科学突破性发展、唯物主义哲学家大量出现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发展 瓦特-发明蒸汽机 洛克 -经验主义哲学 哲学思想 贝勒-唯物主义哲学 影响:为启蒙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思想特点 十八世纪具有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启蒙运动 1)性质:启蒙运动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运动 启蒙思想家以先进的思想教育民众,为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因而有 “启蒙”之名。

      2)目的: 推翻封建主义大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3)特点:极强的战斗性 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 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 用自由神论或无神论对抗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4)成果: 创造了“天赋人权”(生存、财产、自由、平 等)理论 5)社会理想 在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新社会,即启蒙主 义者标榜的“理想王国”(公平与正义)3、文学特点 1)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民主性 把文学看作宣传教育的有力工具,深入浅 出,把深奥的哲学道理写得通俗易懂,唤醒 人民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迷信的意识 伏尔泰:《查第格》、《老实人》 狄德罗:《修女》、《拉摩的侄儿》等2)反映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描写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和崇高感情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菲尔丁:《汤姆·琼斯》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3)艺术形式丰富 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 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 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 域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1、英国 1)时间:18世纪20年代登上文坛 2)特点: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力图通过启蒙教育促进社会改良 3)成就:现实主义小说 4)代表作家及作品: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2、法国 1)时间:18世纪20年代-世纪末 2)特点:批判力度最强,最富于民主战斗精 神。

      3)成就: 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狄德罗《百科全书》 理论著作 卢 梭《论科学与艺术》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伏尔泰《中国孤儿》 戏剧创作 狄德罗《当好人还是坏人》 小说创作: 教育小说:《爱弥儿》 卢梭 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斯》 自传体小说:《忏悔录》,,,,三、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 1、笛福生平(1660-1731) 1)家庭背景 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信奉清教的家庭 2)社会背景 笛福一生都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期,这一历 史条件使得笛福很早就对政治发生兴趣 3)政治活动 1685年参加了蒙默生公爵领导的图谋推翻詹姆斯二 世的起义,1688年,参加了威廉三世的军队4)政治思想 思想具有双重性 5)文学创作 晚年开始长篇小说创作,他是一个事业家、活动 家,在写《鲁滨逊漂流记》之前从未想过当文学家 6)写作契机 1704年一个苏格兰水手因与船长发生争吵,被遗弃 在距智利约500海里的荒岛上,与世隔绝地生活了 四年多,才被一个航海家带回英国二、关于《鲁滨逊漂流记》 1、故事梗概 第一部分:叙述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 历 第二部分:小说的主体,叙述鲁滨逊在荒岛 上的经历。

      第三部分:叙述鲁滨逊从荒岛上回来以后的 事情2、人物分析 1)性格特点: 一方面不安于现状、永不满足、总在行动和追求另一方面热爱劳动、意志坚定 笛福曾说:“……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 “因循懒惰的生活不是快乐与舒适;有工作就是生命,因循懒惰就是死亡,忙碌就是愉快、高兴,没事做就是颓丧、失神” 笛福将自己的思想、意志赋予了鲁滨逊3)形象意义: 首先,鲁滨逊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风貌 其次,鲁滨逊的冒险故事渗透着英国特有的 讲求实际、实用的民族精神 再次,鲁滨逊的个人勇敢和冒险有着深刻的 阶级背景4、艺术成就 这部小说使笛福获得了英国小说真正的开山 鼻祖的美誉小说用写实的态度虚构了一个 想像的故事,却让读者深信它的真实性 此外,连贯的故事、自然的时序、确切的地 点,都使小说建立在严格意义的现实主义基 础之上卢梭(1712—1778):18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卢梭的社会政治理想体现了启蒙运动激进民主派的 倾向,其文学创作独辟蹊径,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 学的先驱 思想论著: (1)《论科学与艺术》(文化批判) (2)《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政治批判) (3)《社会契约论》(提出“主权在民”的国家学说及“天赋人权”理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的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人更是奴隶。

      ——卢梭《社会契约论》,,文学著作:《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和《忏悔录》最为优秀 (1)《新爱洛绮丝》(书信体小说,被称为“卢梭主义百科全书”) 作品揭示了出自人性的自然爱情和封建等级偏见之间的冲突小说描写平民出身的家庭教师圣普乐和贵族学生朱丽小姐的不幸爱情故事2)《爱弥儿》(讨论教育的哲理小说) 作者围绕着教育问题楔入了有关心理、哲学、宗教、道德、政治和爱情婚姻等问题的讨论卢梭要按照“自然法则”保存和发展儿童来自自然的善良天性我”对爱弥尔进行这种自然教育,使其被培养成体魄健康,爱好劳动,独立自主,热爱自由、平等和正义的“新人” 《爱弥儿》既成为人道主义教育的经典名著,也是后世塑造新人形象的教育小说的滥觞3)《忏悔录》(自传) 最值得珍视的一点:卢梭的坦诚他坦诚地披露自己因人性被扭曲而产生的诸多丑行,也骄傲地赞颂自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它也借“忏悔”之名,发泄他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恶习是由于社会本身存在的弊端造成的三)德国启蒙主义文学 时间:18 世纪70年代—80年代 性质: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文学运动 成员: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以其高水平的创作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

      特点: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 意义与影响:促进了德国民众(尤其是青年)的民族意识和个性的觉醒,将启蒙文学推向更为繁荣的新阶段 代表作家:席勒、歌德,歌德画像,歌德在意大利,席勒画像,,席勒(1759—1805) 代表作:《阴谋与爱情》 类型:市民悲剧 特点:强烈的反封建性 地位:“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恩格 斯语) 特点:善于在矛盾发展中塑造人物的丰满个 性悲剧围绕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真挚爱情 与宫廷阴谋之间的冲突,剧情曲折紧张,扣 人心弦歌德与《浮士德》 一、生平与创作(1749-1832) 1、概述: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18世纪末19 世纪初伟大的德国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创作 把德国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被恩格 斯称为“天才诗人”、被海涅誉为“世界的 一面镜子”2、家庭: 歌德出生在法兰克福一个富裕且学术和艺术氛围极为浓郁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歌德从小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期曾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先后学习过法律与哲学,受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1770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结识了赫尔德后者使他眼界大开,步入文学新天地,他们共同掀起了狂飚突进运动。

      3、创作: 第一时期(1775年以前) 特点:尊重个性自由、崇尚激情,反对思想与艺术的桎梏,是“狂飙突进”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 代表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信体),,第二时期(1775-1794) 生平经历:在魏玛公国担任了十年宰相 思想变化:脱离了狂飙突进运动,早年所形成的以 个性自由为核心、狂放激情为特征的人生理想发生 了动摇追求“客观性”和富于理性意味的新的美 学理想和艺术理想形成 文学特点:宁静、安详、克制 创作成就:诗歌第三时期(1794-1805) 生平经历:结识席勒,开始了两人互相合作的十年 (1794-1805),共同开创了德国文学史上的“古 典主义”时代他们合作写诗、办杂志,主持魏玛 歌剧院,在创作上都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为 楷模,张扬人道主义思想和自由精神 文学贡献:开创了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时期 文学特点:闲适、舒缓、平和 文学成就:诗歌、歌谣、《浮士德》第一部第四时期(1806-1832) 思想特征: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东方文学与哲学在此基础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和对理想的追求更加深入,创作向哲理化的深度开掘 创作主旨:思考人生与世界、灵与肉、成与毁以及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文学特点:沉稳中透露出浓郁的探索追求的激情;在明澈恬淡中表现出聪明的智慧之光 代表作品:《浮士德》二、《浮士德》 1、体裁:诗体悲剧 2、取材:作品取材于16世纪德国的民间传说 3、结构:作品共分两部,12111行全剧没有首尾紧密连贯的故事情节,在象征性的描写中,主要以主人公浮士德在“小宇宙”和“大宇宙”中的不断追求和探索贯穿始终4、主要内容: 一出悲剧 — 浮士德的悲剧梅菲斯特与浮士德,梅菲斯特与上帝,两场赌赛,对知识的追求,对艺术美的追求,对权势财富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对为人类造福事业的追求,五种追求,,,《浮士德》插图,,6、人物分析,浮士德,性格特征:,不满现状,勇于探索,积极行动、毫不气馁,哲学内涵:,浮士德难题,浮士德精神,形象意义:,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一生的探索历程概括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梅菲斯特(魔鬼),性格特征:,头脑冷静,目光敏锐,哲学内涵:,是恶的化身,否定精神的象征;主观作恶,客观行善形象意义:,批判社会邪恶、嘲讽人性弱点,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以反面人物的身份成为歌德揭露现实的代言人。

      7、主要艺术特点: 1)善于利用矛盾和对比塑造人物形象 2)构筑宏伟精巧,将神话与现实、古往今来的各种人物和天上、人间及魔界的各种场面巧妙地熔于一炉 3)采取象征的创作方法,使诗剧达到了形象性与哲理性的统一,既富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8、关于“浮士德难题”(浮士德悲剧的根源) 浮士德不断追求不断失败的悲剧,引出这样一个难题: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律令、道德之间存在的矛盾怎样调和这个矛盾?即怎样谋得个人幸福又不出卖个人灵魂?(尽可能结合现实予以讨论),,思考题: 1、简述18世纪启蒙文学的主要成就 2、浮士德是怎样一个形象?请予以分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