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童心理发展.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54699897
  • 上传时间:2024-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下)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理解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论;认识和理解儿童思维形式发展的特点以及儿童智力发展的状况;了解儿童智力发展与变化教学内容:一、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皮亚杰思维发展阶段论、信息加工理论)(一)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重要特点——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动作的组织与结构),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这一阶段又分为六个小阶段:(自己阅读)1.0-1个月 反射练习期——在先天的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有所扩大;2.1-4.5个月 习惯动作时期——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通过机体整合作用,把个别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一些新的习惯,如眼睛追随运动物体;3.4.5-9个月 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 活动不再囿于主体自身,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出现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4.9-12个月 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智慧动作出现,儿童各动作格式之间的关系更加灵活,更加概括化。

      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就像儿童以后能运用概念来了解事物一样,儿童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来认识事物5.11.12-1.5岁通过尝试错误有目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智慧动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方向目的构成新方法的能力,新方法出现纯属尝试中的偶然6.1.5-2岁 这是感知运动结束,前运算阶段开始的时期显著特点是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求新方法之外,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例如,见教材“儿童从盒子中去东西的过程”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智慧的成长突出地表现在三方面:     (1)逐渐形成物体永久性(不是守恒)的意识,这与婴儿语言及记忆的发展有关,物体永久性具体表现现在:当一个物体(如爸爸妈妈、玩具)在他面前时,婴儿知道不这个人或物,而当这个物体不在眼前时,他能认识到此物尽管当前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但仍然是存在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但婴儿相信他们还会出现,被大人藏起的玩具还在什么地方,翻开毡子,打开抽屉,还应可找到这标志着稳定性客体的认知格式已经形成近年的研究表明,儿童形成母亲永久性的意识较早,并与母婴依恋有关     (2)在稳定性客体永久性认知格式建立的同时,儿童的空间一时间组织也达到一定水平。

      因为儿童在寻找物体时,他必须在空间上定位来找到它又由于这种定位总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发生的,故儿童又同时建构了时间的连续性     (3)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这与物体永久性意识的建立及空间一时间组织的水平密不可分儿童最初的因果性认识产生于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结果的分化,然后扩及客体之间的运动关系当儿童能运用一系列协调的动作实现某个目的(如拉枕头取玩具)时,就意味着因果性认识已经产生了 第二阶段、前运算时期(2-7岁)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比有质的飞跃:前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只是以实际动作进行思维该阶段儿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进行“表象性思维”到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随着语言的快速发展及初步完善,儿童频繁地借助表象符号(语言符号与象征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视外部活动,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故这一阶段又称为表象思维阶段总结起来,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对的具体性,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2)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     (3)自我中心性,儿童站在自己经验的中心,只有参照他自己才能理解事物,他认识不到他的思维过程,缺乏一般性。

      他的谈话多半以自我为中心     (4)刻板性,表现为在思考眼前问题时,其注意力还不能转移,还不善于分配;在概括事物性质时缺乏等级的观念 皮亚杰将此阶段的思维称为半逻辑思维,与感知运动阶段的无逻辑、无思维相比,这是一大进步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  以儿童出现了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为标志,儿童智力进入运算阶段,首先是具体运算阶段 运算是具体的运算意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皮亚杰举了这样的例子:爱迪丝的头发比苏珊淡些,爱迪丝的头发比莉莎黑些,问儿童:“三个中谁的头发最黑”这个问题如是以语言的形式出现,则具体运算阶段儿童难以正确回答但如果拿来三个头发黑白程度不同的布娃,分别命名为爱迪丝、苏珊和莉莎,按题目的顺序两两拿出来给儿童看,儿童看过之年,提问者再将布娃娃收藏起来,再让儿童说谁的头发最黑,他们会毫无困难地指出苏珊的头发最黑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守恒性包括有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并不是同时获得这些守恒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先是在7-8岁获得质量守恒概念,之后是重量守恒(9-10岁)、体积守恒(11-12岁)皮亚杰确定质量守恒概念达到时作为儿童具体运算阶段的开始,而将体积守恒达到时作为具体运算阶段的终结或下一个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开始这种守恒概念获得的顺序在许多国家对儿童进行的反复实验中都得到了验证,几乎完全没有例外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所获得的智慧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1、获得了守恒性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2.群集结构形成群集结构是一种分类系统该阶段儿童已产生了类的认识,获得了分类和包括的智慧动作分类是按照某种性质来挑选事物,例如他们知道麻雀(用A表示)少于鸟(用B表示),鸟少于动物(C),动物少于生物(D),这即是一种分类包括能力,也是一种运算能力,即A(麻雀)B(鸟)C(动物)D(生物)同时能够把不同类的事物(互补的或非互补的)进行序列的对应简单的对应形式为一一对应例如给学生编号,一个学生对应于一个号,一个号也只能对应于一个学生,这便是一一对应较复杂的对应有二重对应和多重对应二重对应的例子,如一群人可以按肤色而且按国籍分类,每个人就有双重对应。

          3、自我中心观进一步削弱,即去中心的,在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以自己为参照系来看待每件事物,他的心理世界是唯一存在的心理世界,这妨碍了儿童客观地看待外部事物在具体运算阶段,随着与外部世界的长期相互作用,自我中心逐渐克服看问题有了一定的灵活性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15岁)上面曾经谈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只能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或过程来进行思维或运算,不能利用语言、文字陈述的事物和过程为基础来运算例如爱迪丝、苏珊和莉莉头发谁黑的问题,具体运算阶段不能根据文字叙述来进行判断而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故儿童可以不很困难地答出苏珊的头发黑而不必借助于娃娃的具体形象这种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     除了利用语言文字外,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甚至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因此,形式运算也往往称为假设演绎运算由于假设演泽思维是一切形式运算的基础,包括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

      因此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极其重要的尺度当然,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进行假设演绎思维,皮亚杰认为他们还能够进行一切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运算这些基本运算,除具体运算阶段的那些运算外,还包括这样的一些基本运算:考虑一切可能性;分离和控制变量,排除一切无关因素;观察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有关原理组织成有机整体等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一)直觉动作思维所谓直觉动作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才能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队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自觉动作思维一直可以延续到幼儿期的前期直觉动作思维能使儿童对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概括,在刺激物的复杂关系和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这种思维的发展,就主体来讲,使儿童的动作逐渐协调起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就客体来讲,使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协调起来,便于把客体从实践和空间上组织起来,作为将来解释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起点但由于直觉思维缺乏词的中介,因此有狭隘性(思维的范围)、表面性(思维的内容)和情景性(思维持续的时间)的特点,还不能把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事实上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另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组织起来。

      皮亚杰说,直觉行动思维指导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抽象思维)的一个基础二)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期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能借助表象认识个别对象,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的演化结果具体形象思维有两个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三)抽象逻辑思维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是思维发展中的质变学龄初期儿童抽象思维有如下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儿童需要通过直观形象来理解抽象的超经验的概念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借助实物或手指头的帮助,遇到解题困难时,要靠直观图象以求解答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存在并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复杂过程2.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又是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起初由于他们内部语言还不够成熟,因此还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即不能自觉地调节、检验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说出自己是如何进行思考与解决问题的3.童年期儿童的思维有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一个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小学四年级不过,这个关键年龄可随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提前或推后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总趋势是抽象逻辑思维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三、儿童思维形式发展的特点(一)儿童概念的发展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儿童概念的发展是儿童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儿童掌握概念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们思维的概括水平的高低概括水平是儿童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这种概括水平正式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反映与思维方式相对应,有三种不同的概括水平,即动作概括水平、形象概括水平、本质抽象概括水平l 幼儿处于形象概括水平因此,他们所能掌握的概念也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具体概念有时会将非本质的特征当作概念的内涵如“狗”是四条腿的东西将狗的概念外延扩大另一个特点是幼儿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几个同类概念以上的一级的概念如掌握了“狗”“猫”“兔子”等概念后,却不知道在这概念之上还有更高级的概念——动物可见幼儿头脑中所掌握的概念不同于成人头脑中的概念,还不能具备概念的一般属性l 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实物概念、社会概念、数概念和初步的抽象概念实物概念,即具体物体概念幼儿掌握事物概念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只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和在生活中发生的感知联系来概括;第二阶段:按照物体的某一种突出的非本质特点来概括这种突出的非本质特征往往是物体的主要途径。

      第三阶段:能按照物体几种非本质的或自发地包括本质的属性形成事物概念第四阶段:能按事物本质特点进行概括,从而形成事物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