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施工工艺及细部构造做法.doc
20页第一章 砌筑工程1.1 砌筑材料1.1.1 加气混凝土砌块厂家的要求:■ 年生产能力大于20万立方米,堆场堆放能力1万立方米以上,供应商必须有比较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生产工艺和设备必须比较先进和现代化:原材料质量可靠、配料必须有电脑严格控制,有六面切割的自动化切割设备,蒸压养护设备有可靠的压力和温度供给和控制1.1.2 加气块材料标准:■ 必须达到或超过规范要求的合格品标准(砌块按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可分为三级:合格品[C]、一等品[B]及优等品[A])■ 所有砌块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并应对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等级进行进场复检■ 加气砼砌块的出厂龄期不得少于28天加气砼砌块进入现场堆放防雨养护时间必须不少于15天■ 不得使用龄期不足、浸水或表面被污染的砌块1.1.3 几何尺寸和外观: 外墙和分户加气块尺寸为600×200×200(长×宽×高),其余内隔墙尺寸为600×100×200砌块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 目指 标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尺寸允许偏差(mm)长度L1±3±4±5宽度B1±2±3+3,-4高度H1±2±3+3,-4缺棱掉角个数,不多于(个)012最大尺寸不得大于(mm)07070最小尺寸不得大于(mm)03030平面弯曲不得大于(mm)033裂纹条数,不多于(条)012任一面上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方向尺寸的01/31/3贯穿一棱二面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所在面的裂纹方向尺寸总和的01/31/3爆裂、粘模和损坏深度不得大于(mm)102030表面疏松、层裂不允许表面油污不允许1.1.4 主控技术参数:■ 立方体抗压强度外墙≥5.0MPa,内墙≥3.5MPa■ 干体积密度为7 KN/M3■ 干燥收缩值:≤0.80mm/m [快速法:温度为50±1℃,相对湿度为(30±2)%]。
提供检测报告)■ 放射性达标(提供检测报告)■ 耐火性和隔声性、隔热性较好■ 握裹力:Ф6MM膨胀螺栓>100KG1.1.5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及抹灰砂浆要求■ 墙体砌筑砂浆使用强度等级为M5.0水泥砂浆,掺加CL30专用添加剂,配比为CL30:水=1:200■ 内外墙抹灰砂浆掺加CL30专用添加剂,配比为CL30:水=1:200;抹灰砂浆配比为1:4■ 厨卫间及外墙外侧抹灰还应掺加0.9公斤杜拉纤维/立方米砂浆或1.0公斤福丝达纤维(12-19mm)/立方米砂浆,取消防水粉■ 现场搅拌砂浆优先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32.5#■ 现场搅拌砂浆禁止添加砂浆王、粉煤灰等其他外加剂■ 搅拌的CL专用砌筑砂浆其品质与性能应符合如下的要求:a、CL专用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产品配比的要求;b、专用砂浆保水性要求:将新搅拌的砂浆敷置在报纸上10分钟,以报纸上砂浆的水印在3.0~5.0mm范围内为合格如图一所示)c、专用砂浆抗垂与粘结性要求:把砂浆敷抹在砌块上,以敷抹的砂浆在倒立的情况下不脱落为合格如图二所示)图一 图二d、专用砂浆的流动性与触变性要求:在平放的砌块上,均匀敷抹10~12mm厚的砂浆,叠上另一砌块,再揭移分开,以见二砌块的粘结面挂浆面积≥80%为合格。
如图三所示)图三e、各项目部应安排专人监控砂浆的品质及用量(包括纤维),并与供应商加强配合,做好过程监控现场每周至少抽查一次砂浆的保水性、粘结性、流动性,并做好相关记录(文字记录及影像记录)1.1.6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范围加气混凝土砌块适用于各类建筑地面(±0.00)以上的内外墙和地面以下的内隔墙(有特殊要求的墙体除外),但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不得在以下部位使用:(1)建筑物±0.00以下(地下室的非承重内隔墙除外)部位2)长期浸水或经常干湿交替的部位3)受化学侵蚀的环境4)砌块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5)屋面女儿墙1.2 基本工序流程清理基层→施工放线→绘砌块排列图、立皮数杆→拉结钢筋施工→墙底坎台施工→选砌块(按砌体类型浇水湿润)→满铺砂浆或粘结剂→摆砌块→(圈梁或配筋带施工)→(安装门窗边预制砼块)→摆砌块→安装门窗过梁→浇灌构造柱→技术间歇不少于7天→砌筑顶部配套砌块(或灌细石混凝土)→挂加强网1.3 基本工艺要求1)墙体砌筑前,应检查基础、防潮层或楼板等基层,砌筑位置表面应平整(否则应提前一天找平)、清洁,不得有污染、杂物,并按设计图放出墙体轴线、边线、洞口线。
2)砌筑前,应检查主体结构上预留拉结钢筋的数量、长度和位置,预留各类管线位置、给水管出口和开关插座的定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者应及时调整、补充3)墙体施工前应据墙体及其门洞、窗洞的尺寸、砌块规格与砌块上下皮竖向灰缝错缝搭砌长度的要求按照已绘编砌块排列图执行,以确保砌体组砌合理有章可循砌块排列:要求整齐且有规律性,避免通缝,应以大规格砌块为主砌块,使其占砌块总数的70%以上辅助砌块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m砌块排列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被搭接砌块长度1/3门窗过梁搭砌部位应为整砖4)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1.5m,墙体砌筑完毕,间隔7天进行顶砖施工;顶砖施工完毕,间隔14天进行墙面抹灰5)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用水、雨水对墙体造成的冲刷和淋泡6)砌筑时需在砌筑面适量浇水以清除浮灰,表面湿水深度宜为5~10mm,目的为了保证砌筑砂浆的强度及砌体的整体性7)对破裂和不规整的砌块可切割成小规格后使用,切锯时应使用合适工具,不得用瓦刀凿砍设计要求或施工所需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不得用锤斧剔凿,应使用合适的开槽工具(便携无齿锯、高速旋转锯)。
管线埋设应在抹灰前完成直径大于100mm的砌体孔洞应预留或预埋,不得随意开凿,孔洞周边应有可靠防裂、防渗措施8)砌体转角处和丁字交接处、预埋暗管、暗线处、开关插座、给水管出水口及墙顶砌块砌筑处,宜采用配套砌块窗间墙宽度小于600时,应采用小砖砌筑9)现场拌制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在出现泌水现象时应重新拌和砂浆应在规定的保塑时间内使用完毕严禁不同品种砂浆混存混用10)砌筑墙端时,砌块与混凝土墙、柱之间的竖缝须用砌筑砂浆填实11)砌体的灰缝应控制在8~15mm,应饱浆粘结,水平灰缝其饱浆率应≥90%, 竖向灰缝饱浆率应≥80%不允许存在通缝、假缝、盲缝随砌随勾缝,可用Φ12 钢筋或PVC线管将灰缝勾成深 1~3mm 的凹缝12)不同材料基体结合处、暗埋管线孔槽基体上、抹灰总厚≥ 35mm 的找平层应挂加强网;挂网的材料采用镀锌钢丝网挂镀锌钢丝网规格为10×10×0.7mm,不应有油污或锈斑;挂网前将结合处、孔槽、洞口边等部位应填实抹平;混凝土墙可用射钉固定,砌块墙可用钢钉固定,也可采用膨胀螺栓、粘胶保温钉等方式;固定钉间距≤400mm;钢钉宜钉在灰缝中;固定后钢网应平整、连续、牢固,不变形起拱;网材与基体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钢丝网必须置于抹灰层内,严禁外露。
13)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a、厚度小于120mm的墙及外墙;b、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内;c、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d、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e、梁下及其左右各500mm范围内14)砌体砌筑工程完工后,应由专人检查验收,并宜在墙上标出操作人和检查人的姓名或工号15) 在砌筑墙体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通知CL30添加剂供应商每个月对所砌筑的墙体其灰缝部位作出实体抽芯及拉拔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砌体灰缝部位饱浆率、胶粘强度与粘结的破坏形式每500㎡建筑面积为一砌体检测批量,每一检测批量将在砌体中抽取6件芯样,其中50﹪的芯样即时在现场以锤击方式作破坏性检测,余下50﹪的芯样用专用仪器以拉拔方式检测其胶粘强度1.4 构造节点1.4.1 导墙外墙、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墙体需要设置C20素混凝土导墙作为挡水坎,其它无防水要求的内隔墙设置实心砖或灰砂砖导墙混凝土挡水坎高度不小于200mm,宜采取与结构楼面板同时浇筑,确有困难的,作为二次结构浇筑挡水坎前,要清理和凿毛地面、墙面混凝土挡水坎模板应固定牢靠1.4.2 拉结钢筋1)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在承重墙或柱的水平灰缝内预埋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沿墙或柱高每600mm左右(与砌块模数相同)设一道,每道为2根直径6mm的钢筋(带弯钩),拉结钢筋通长设置。
在砌筑砌块时,将此拉结钢筋伸出部分埋置于砌块墙的水平灰缝中,有拉结钢筋处水平灰缝厚度应比拉结钢筋直径大4mm拉结筋采取预埋方式设置,砌筑前需检查拉结钢筋数量及位置,对于不准确或缺漏的拉结钢筋,施工单位可按照实际排砖位置钻孔(深度100mm以上),孔洞应采用专用的钢丝刷,配合压缩空气清理干净,再采用植筋胶进行植筋,后植的拉结钢筋其抗拉强度应≥2.0KN;2)内、外墙的拉结和转角外墙转角处和内外墙纵横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600mm设置拉结钢筋砌体转角处和丁字交接处,宜采用配套砌块砌筑当采用普通砌块砌筑时,砌体转角处应隔皮纵、横砌块相互搭砌,且应使横墙砌块隔皮端面露头砌体的转角和纵横墙交界处应同时砌筑需留置临时间断处,施工缝应留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如留槎有困难,须沿高度每600mm内设2Φ6拉结钢筋,钢筋伸入墙内每边不应小于1000mm(《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0003-2001》要求为沿高度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拉结钢筋,横行间距不大于200mm,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600mm)当填充墙为100mm厚时,拉结筋采用1Ф6转角墙拉结筋 内外墙拉结筋 3) 上下皮砌块竖向灰缝应错开,错开长度宜为300mm,并不应小于 150mm。
如不能满足要求,应在水平灰缝处设置 2Φ6 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长度应不小于 700mm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砌块1.4.3 圈梁、腰梁、窗台配筋带、过梁、构造柱(须部门讨论确定长沙公司标准做法)区域标准集团标准国家规范长沙公司做法圈梁如下部位应设置圈梁:a、 自由端的墙体顶面b、 高度超过4m的墙体c、 其它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圈梁的部位构造做法:截面宽度应与墙厚相同;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200mm,配筋带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00mm;圈梁的纵向配筋不宜少于4Φ10,箍筋不宜少于Φ6@250如下部位设置圈梁:a、 砌块墙体高度应满足高厚比要求,当超过限值时,应在墙体适宜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b、 墙高超过 4m 时,墙体半高处应设置端部与结构构件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构造做法:圈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按设计要求,圈梁或配筋带的截面宽度应与墙厚相同当圈梁在门窗洞口处切断时,洞口上方过梁的截面和配筋不得低于圈梁的设计要求圈梁与过梁水平投影处搭接长度不小于连系梁与洞口过梁的垂直距离的2倍,且不小于1m,过梁两边伸入墙体不小于 500mm《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圈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