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昏镜词 刘禹锡.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x****3
  • 文档编号:315751111
  • 上传时间:2022-06-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1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昏镜词 刘禹锡昏镜词 刘禹锡,此诗是一首五言古体诗,诗中以镜比方贤良之人,表达了作者对宪宗不肖喜昏弃明的指责,下面是此诗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昏镜词 原文: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昏镜词翻译:昏镜不是用优质的青铜所制,它模糊不清,光泽已经消逝容貌丑陋的人往往自欺欺人,说这昏镜竟与其他明镜无异在昏镜中既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就可以随心想象自己是如何漂亮陋容者一日照它四五次,自以为美丽得全城人都倾慕不已他用有花纹的锦绣制成这镜带,又用美玉做的匣子来盛放这镜子像秦宫宝镜那样的明镜莫非不珍贵吗?但因它不合心愿,反而被陋容者所弃昏镜词字词说明:⑴贾奁:商人的柜⑵皎如:雪白光明的样子⑶良苦(gǔ):好坏侔(móu):相称⑷解颐:微笑⑸市:买⑹历鉴:一个一个地照周睐(lài):全部看个遍⑺是用:因此什一:非常之一⑻美金:质地好的金属⑼瑕疵(xiá cī):毛病。

      ⑽倾城:旧以形容女子极其漂亮⑾琼瑛(qióng yīng):美玉⑿秦宫:咸阳宫这里指咸阳宫的宝镜昏镜词背景: 永贞元年(805年)初,唐顺宗任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进行政治革新,由于革新触及了宦官和藩镇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联合反扑,八月,顺宗被迫“内禅”,称太上皇,宪宗作为宦官和藩镇的代理人宗即位,革新失败宪宗一上台,即重用宦官佞臣,对革新派人士横加迫害八月贬王叔文渝州(今四川重庆)司户,王伾开州(今四川开县)司马(不久病死)九月,贬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远州刺史;十一月,又加贬远州司马,同贬者八人,史称“八司马”,刘禹锡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二月,朝臣请上太上皇尊号,宪宗不得已而于次年正月实行,随即便为打击部分朝臣对太上皇和革新派的怜悯心理,改年号元和,杀害太上皇,赐死王叔文,诏令八司马“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这首诗便是针对宪即位之初重用宦官佞臣而一再迫害革新派人士的这一系列举动而发的,当作于元和元年(806年)顺宗及王叔文遇害消息并八司马永不量移诏令传到朗州时 昏镜词赏析: 此诗以明镜喻贤良,指宪宗弃绝的革新派人士;昏镜喻邪僻,指宪宗亲信的宦官佞臣;那个喜爱昏镜的陋容之人便指宪宗。

      诗前引子记述制镜工匠谈投合人们爱憎好恶心理的生意经,揭示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实:人们选择镜子,并不讲求镜子质量的优劣,而务在“求与己宜”——选择与自己容貌适宜者,明镜“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故喜昏镜者十居其九,而喜明镜者十难有一用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实来比况君主用人,即是说君主用人,同人们选择镜子一样,亦在“求与己宜”,因而,贤良之才不遇英明之君,便不合而遭弃置用意在为革新派人士辩冤,说他们遭贬被杀,并不是他们真有什么罪,而在于宪宗不是英明之君,是宪宗的爱憎好恶所至引子重在阐明明镜何以遭弃置,为革新派人士辩冤,诗则重在揭示昏镜何以受重视,讽刺宪宗君臣诗的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明快,意旨明白易了头二句写昏镜的制作材料和透亮度差,徒有镜子之形而无镜子之实,揭示其丑陋本质古时镜子以精铜磨制而成,“美金”即指精铜非美金”,是说镜子本要用“美金”——精铜制成,而昏镜则不然丧其晶”,是说制镜本要讲求晶莹光明,透亮度高,而“非美金”制成的昏镜则丢失了这个特征二语仅用否定修辞手段,便构成美丑的剧烈对比,造语简练之极而表现效果显明突出,颇为精妙漠然”,形容昏镜暗淡的样子三四句揭露喜爱昏镜的人的丑陋本质。

      陋容”写其客观容貌丑陋,“自欺”写其主观心理丑陋:二陋合一,于是喜爱昏镜,说昏镜同明镜一样光明诗人特别留意表述的精确性和精练宠爱昏镜的是陋容之人,但陋容之人并非都宠爱昏镜,仅是其中有“自欺”心理者宠爱,着一“多”字,即把这种区分和数量关系清晰地表现出来,并突出了其表现的重心——“自欺”,精练精确之至,相当探究他镜”,指“美金”制成的明镜五六七八句写昏镜使陋容之人的“自欺”心理得到充分满意:“瑕疵既不见”,隐瞒其陋,不见真容;于是“妍态随意生”,自以为美貌无瑕,称心如意;于是“一日四五照”,自我观赏,自我沉醉;于是“自言美倾城”,自诩天下第一美人舍我莫属这四句极尽幽默讽刺之能事,言词尖刻,意境生动,把陋容之人面对昏镜的“自欺”表演和得意心理描写得维妙维肖,讽刺得淋漓尽致随意生”三字新颖而意味深长,是诗人刻意所为的.篇中传神之笔九十两句承前说,昏镜即使陋容之人的“自欺”心理得到充分满意,于是得到陋容之人的爱重:用绣花带子装饰它,用美玉匣子盛放它以上十句咏昏镜,极力挖掘昏镜受爱重的缘由,以揭露和讽刺宠爱昏镜的人末两句概括题旨,示意写作的目的陋容之人喜昏镜而弃明镜,在于“适”与“非适”,“适”则受爱重,“非适”则被轻视,“非适乃为轻”,就二者言,概括出一篇主旨。

      秦宫”,指明镜,传闻秦始皇宫中有面方镜,能照见人的脏腑,辨别人心忠奸(见《西京杂记》卷三),这里用这个典故极写明镜珍贵,并用反诘语气加以强调,把“适”与“非适”的题旨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两句写得感慨至深,孤愤之情溢于言表,颇能见出作者以明镜自比(包括革新人士)的寄予之意,与秦始皇爱宝镜的典故联系,示意出作品的现实寓意——针对亲信宦官佞臣而迫害革新人士的唐宪宗而发又唐太宗曾论魏征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刘禹锡这首诗的立意明显受此启发太宗曾为秦王,用“秦宫”颇切太宗此事,是双关语(刘禹锡长于此道),指责宪宗不肖,喜昏弃明,违反祖训,实是妙绝作者资料: 刘禹锡(公元773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来宾,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来宾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

      他又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刘禹锡精于文,擅长诗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洪亮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有《刘梦得文集》40卷,现存30卷另有外集10卷,为北宋时辑录,收有遗诗407首,杂文22篇 昏镜词 刘禹锡 【昏镜词 刘禹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