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同济大学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团委工作总结.docx
11页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同济大学 201*年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团委工作总结 201*年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团委工作总结 201*年,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共青团工作在学院党总支及校团委的领导下,以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为契机,紧密围绕学院学生工作大局,以服务学生、搭建平台为己任,以提升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协同育人为宗旨,圆满完成了上级团组织及学院布置的各项任务,续写了学院团学工作新篇章 一、201*年度主要工作介绍 201*年是世博举办年,学院成功举办了世博系列主题活动以世博主题活动的举办为契机,学院进一步提炼了“青春风采、‘继’‘网’开来”系列学生活动,分春季学期的“多彩之春”系列以及秋季学期的“和谐金秋”系列系列活动的举办有力的推动了学院团学活动的体系建设,形成了学院品牌,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上水平 1、以世博会举办为背景,成功开展迎世博系列主题活动 为庆祝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同时在学院、在沪西校区营造良好的世博氛围,学院成功开展了7项世博主题活动一是成功举办“青春风采、唱响世博”第四届风采之星歌唱大赛,同学们用歌声抒发了迎接世博的喜悦心情;二是开展“世博在上海、爱心满人间”情系灾区爱心捐款活动,为青海玉树地震受灾同胞送上一份关爱与祝福;三是开展世博知识竞赛,在大学生中宣传世博知识;四是开展“世博印象”摄影比赛,通过镜头展现了精彩世博会的点点滴滴;五是举办“扬帆起航、服务世博”世博志愿者出征仪式,为学院51名世博志愿者加油鼓劲;六是举办世博知识讲座,权威解读世博会,增长同学们的世博知识。
七是开展“低碳世博、低碳生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队伍赴素有“全国低碳示范村”的北京平谷区挂甲峪村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2、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世博志愿服务工作 世博会开幕后,我院共有51名世博志愿者参与服务世博工作学院对此高度重视,从面试选拔,组织培训,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我院世博志愿者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院志愿者是学校第二批服务世博的志愿者,未参加学校举办的誓师大会为此,学院团委在志愿者正式上岗前策划了志愿者出征仪式,学院党政领导及校区、校团委领导出席仪式,给志愿者加油鼓劲,共同见证了我院志愿者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信心与决心在后勤保障方面,学院主动跟沪西后勤、宿管等部门联系,协商志愿者集中住宿、热水供应、饮食洗浴等问题,得到了后勤部门的大力支持为解决志愿者服务期间的学习问题,院团委与学院教学及考务部门联系协商,解决了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学院还为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温馨关爱礼包,里面包括防暑降温药品、沐浴露、防晒霜等物品服务过程中,我院安排团委老师亲自带队,并且作为志愿者一员,与同学同吃同住同上岗,给同学们树立了表率,确保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 在服务世博过程中,我院志愿者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体现了同济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得到了游客以及领导们的认可。
志愿服务时间虽短,但志愿者们建立了深厚情谊志愿服务结束后,学院组织志愿者联谊活动,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生自发为志愿者们准备了一场歌舞盛宴,现场感人至深,为世博志愿者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3、立足优势,取长补短,成功开展各式文体活动 根据我院学生特点,我院团学活动的立足点是重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我院学生在文体活动方面的优势一年来,我院开展的主要团学活动有举办“健康百分百、爱‘乒’才会赢”乒乓球比赛、“健康体魄、‘羽’时俱进”羽毛球比赛、“‘绳’采飞扬”团结杯班级拔河赛等体育活动,增强大学生体质开展“书香满园、启迪人生”读书沙龙活动,在校区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五四期间举办“五四精神永放光彩、青年学子继往开来”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比赛,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继承并发扬五四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母亲节前夕,举办“儿行千里、感恩母亲”母亲节祝福传递活动,弘扬母爱,传承孝道校庆期间,举办“聆听世界、舞动青春”校庆文艺晚会,庆祝同济103周年生日开展“银幕世界、别样精彩”优秀影视作品析活动,挑选题材进步,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影视作品供同学们观摩析,活动举办以来先后播放《复兴之路》、《唐山大地震》等经典影视作品,受到同学们欢迎。
通过举办民歌专场音乐会,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提高大学生艺术欣水平,陶冶情操通过举办英语学习讲座、国际国内形势讲座、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在校区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举办“低碳生活校园行”活动,将低碳知识、低碳生活理念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举办迎新年文艺晚会,展示大学生多彩的校园生活 4、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其他各项日常活动有序开展 在推进重点工作及系列活动的同时,其他各项团学日常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如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推进团学联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长团支书联系会、品学兼优学生座谈会,听取同学们对团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好发展团员及团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督促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增强团员组织观念严格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各类评选评优活动,做好共青团推优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二、201*年度团学工作特色及亮点 通过下发指导性意见,指导各班团支部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团学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本年度来,院团委先后向各班团组织下发《关于组织开展中秋联欢活动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同济校史校情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指导各班开展主题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秋联欢活动开展过程中,学院向同学们每人赠送两枚月饼,将学院的关爱传递到每位同学身上。
而各班也精心组织策划,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班级举办中秋茶话会,同学们在一起畅谈理想,其乐融融;有点班级组织中秋晚会,同学们竞相展示才艺,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还有的班级组织外出考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一时间,全院各班竞相开展活动,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活动氛围,促进了团学工作 12月,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学院39个班级团支部开展了校史校情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学院向同学们赠送了201*余本由同济出版社出版的校史校情书籍,包括《同济老照片》、《星汉璀璨同济人》、《百年同济》画册等各班团支部组织班级同学学习,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如举办读书沙龙,演讲比赛,校史知识竞赛等,交流同学们的学习心得,畅谈收获,增进同济精神认同感部分班级还组织同学参观校史馆及嘉定校区,加深同学们对同济历史及发展现状的认识许多同学在参加校史教育主题活动后都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通过这一活动举办,使广大学生从同济百年历史轨迹中领会同济精神的深刻内涵,学习、传承并发扬同济精神,激发大学生爱校荣校、报效祖国的热忱总之,结合形势,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通过指导性意见,指导各班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是团学工作的有效延伸与有益尝试。
今后,由院团委搭台,各班级唱戏的活动还将在我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201*年团学工作主要荣誉 学院世博志愿者服务队荣获“同济大学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学院《低碳农村建设与城市减排》实践团队荣获同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 我院王健同学被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授予“中国201*年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四、工作得失体会及今后努力方向 1、在新的条件下,团学工作要紧紧依靠五个工作群体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特别是在我院学生数逐年下降,无新生入学的情况下,团学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紧紧依靠五个群体来推进各项工作团学联干部群体是开展团学联工作的主要组织者,注意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评优评先,调动团学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各班班长、团支书群体是学院与一般同学沟通的桥梁,通过举办班长团支书联席会、座谈会,将他们团结在学院团委周围,各项工作可通过他们去发动、宣传和组织品学兼优学生群体是另外一支优秀的学生力量,通过在节日期间开展一些慰问活动,以举办座谈会的形式,倾听他们对团学联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吸纳其中的一些品学兼优学生加入团学联队伍,优化团学联干部队伍班主任群体也是我们工作中要用好的桥梁纽带,很多活动通过班主任这一渠道传达下去,比通过面上的宣传以及学生干部的传达效果更明显。
所以有很多通知可以通过班主任传达到各班,甚至有些活动可要求班主任带队参与,如本学期举办的“团结杯”拔河比赛就是由班主任带队并参与其中的,实践证明这是十分有效的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群体,特别是每期的党校学员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力量,他们常常是我们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如举办的各类讲座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 2、注意做好宣传工作,积极营造红红火火的校园氛围 我院处在沪西校区,各类资源相比于本部和嘉定校区相对匮乏,本部举办的各项活动很难覆盖到沪西校区,而学院则承担了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重任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我院的团学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模式,重点在宣传及氛围营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每次活动开展前的横幅、海报、电子屏幕等宣传手段的运用,活动开展后的喜报、通讯等,进一步烘托了校区校园文化本年度团学活动共有13条信息报送学院网,7条信息报送沪西校区,9条信息报送同济校园网较好的宣传了我院的团学活动当然宣传工作还可以做的更好,这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3、我院团学工作在档案整理方面做的还不够,不太注意工作的总结及积累团学活动往往注意对活动的组织,活动结束后的工作总结及归档工作做的很不够,以至于在写总结的时候,开展过哪些活动,以及活动文字及照片都很难一时间找到。
甚至有些活动开展过以后就没有了痕迹这些是团学工作今后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4、结合我院学生特点及专业优势,稳步推进学术活动的开展,在学院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长期以来在学术文化建设方面没有作为因此,我院将根据学院优势专业,充分利用学院两个专业教研室的有利资源,适时开展一些学术类活动,在学院营造良好的学生文化氛围 5、根据需要,探索并开展业余制学生团学活动随着住读学生的逐年减少,我院学生工作的主体和重心逐步向业余制学生转移,学院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在业余制学生中开展学生活动,丰富业余制学生“第二课堂”,增强业余制学生对同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大学学习的氛围,形成同济特色 扩展阅读同济大学 201*年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工作总结 共青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团委201*-201*学年第一学期 工作总结 本学期“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大力开展,为积极配合人口普查工作,我院分团委充分利用,自身组织深入学生的优势,合理的分工安排,分别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人口普查调查工作,开展顺利与此同时,以编纂《201*年同济大学共青团年鉴》工作的契机,我院也及时梳理本年度的工作情况,通过提交材料等方式,全面展示我学院团员青年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时代风貌,同时推广我院共青团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励团员青年奋发图强,进而推进同济大学迈向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步伐。
1.组织管理及建设改革 在团学联组织管理方面,为了推进学生干部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分团委的指导下,团学联传承以往的良好传统,向团学联干部以及干事分发了相应的团学联工作手册,其中涵盖了《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学联章程》、《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学联例会制度》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学联奖惩制度》等条例以及日常工作导航制度建设规范了工作、积累了资料,同时显著地提高了干部以及干事的工作效率通过制度化的建立,团学联的工作流程日臻规范,形成了责权明确,层层负责的制度体系,确保了团学联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 本学期团学联借鉴上学期的培训机制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