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八上 第二章复习资料.doc
4页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复习学案2主备:尹水斌 审核: 班 组 姓名: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叙述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运用资料叙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叙述长江、黄河的概况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阶梯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区分界线第一级阶梯4000 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2000—1000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3、山脉纵横交错: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1/3,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占2/3P21 图2—2 《中国主要山脉》上识记⑴、东西走向的山脉: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秦岭;③南岭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①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长白山—武夷山;③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⑸、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3.43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4、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各种地形区分布及特点: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⑴、四大高原:①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②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③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沟壑纵横;④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多“坝子”⑵、四大盆地:①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②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西北部能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③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④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盆地内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⑶、三大平原:①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黑土著称,多沼泽,由松嫩、辽河、三江三大平原组成;②华北平原也称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最低、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⑷、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6、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见中国地理(上册)P27 活动题 1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⑵、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①、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②、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③、 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④、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气候区注:各温度带、农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见中国地理(上册)P30 上面的表格⑷、降水:①、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从时间分配来看:夏秋多,冬春少③、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⑸、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分界线: 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注:各干湿地区的分布及植被情况,见中国地理(上册)P33 上面的表格)。
⑹、气候类型:我国东半球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注:我国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省份:台湾省(台)、海南省(琼)、广东省(粤)、云南省(云)2、季风气候显著⑴、在季风区内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西伯利亚、蒙古)的偏北风⑵、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⑶、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季风区降水多,非风季风区降水少⑷、夏季风的进退 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早 ,比北方长夏季风强,则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则南涝北旱⑸、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3、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4、特殊灾害天气:⑴、我国的特殊天气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⑵、寒潮发生于冬半年,带来降温、霜冻、大风,有时伴有雨雪。
⑶、夏初,梅雨发生于江淮地区,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⑷、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过境时,常带来狂风暴雨⑸、沙尘暴多发生于春季,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⑹、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出现降水集中的夏、秋季节,影响东部平原地区7)、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在我国,无论是西北地区,还是东部季风区亦常出现旱灾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1、外流河及外流区: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⑵、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大部分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唯一一条向北注入北冰洋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有雅鲁藏布江和怒江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之一:受夏季风影响较大,河流水量俱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⑷、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之二:①、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长江、珠江)②、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部分含沙量大,有结冰期黄河、海河)⑸、长江——我国最长、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2、内流河及内流区:⑴、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
⑵、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所以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⑶、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3、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市;自北向南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4、主要湖泊(两大湖泊群):⑴、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江西,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青海,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⑶、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因为洞庭湖调节能力减弱,所以要实施退田还湖,提高蓄洪能力,保护生态环境5、长江:⑴、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最终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即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⑵、流经了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⑶、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⑷、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
① 岷江在宜宾与长江汇合,嘉陵江在重庆与长江汇合,汉江在武汉与长江汇合② 长江上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港,长江最长支流是汉江⑸、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宜昌(湖北)--中游--湖口(江西)--下游①长江上游的特点是: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②中游的特点是: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③下游的特点是:江宽水深、江海相连、航运便利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①水能宝库: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如葛洲坝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首要目标,兼有发电、航行、灌溉等多种功能③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④黄金水道: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⑤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裁弯取直6、黄河:⑴、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源头——卡日曲,全长5464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⑵、流经了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⑶、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其中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⑷、主要支流: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河口(内蒙古)--中游—旧孟津(河南)--下游①黄河上游的特点是: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②中游的特点是:多支流、多泥沙;③下游的特点是:“地上河”,易决堤⑹、“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及黄河的治理①成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形支离破碎‚植被覆盖率低,中游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冲刷作用大,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区是华北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②危害:在于下游的决口改道,形成洪水泛滥③治理: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上中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小浪底工程是治黄关键工程 在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疏通河道④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且无支流的汇入是因为下游形成了地上河⑤黄河断流: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人为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