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保护说课稿(原创).doc
14页《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说课稿 郏县第一高级中学:雷统帅一、说教材本节在新人教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要求不高,难度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活动形式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及所涉及的活动形式较新,为了搞好教学,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与能力目标】⒈了解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及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环境污染的初步知识⒉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唯一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过程与方法】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⒉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⒊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知识加工整合用于实践的能力4.将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制作出来,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体会化学物质在美化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与环境和谐的必要性,激励他们保护家园,积极投身环保,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本地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教学难点】 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交流沟通课时安排】 2课时二、说教材的处理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确定系列课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况调查,供学生选择这样做可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补充说明:其中包括课题 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除上述课题外,学生可根据兴趣另选与环境有关的课题本次课中学生增加了 “战争对环境的影响”和“SARS与环境”两个课题三、说教学方式 “师生共同探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师与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具体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也就是说本节课中教师的“教”,主要是在课外,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了学生才华展现的机会四、课前准备⒈资料准备 在课前四星期至一星期之内,教师指导各小组根据选定的课题,主要从污染来源、危害、和防止三方面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资料。
补充说明:时间安排长点,可使学生不会因为收集资料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并且收集的资料更全面)⒉资料整理在活动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是零散的、无序的老师要指导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3.成果作品化及成果展示教师指导学生利用FrontPage将学习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各小组做好在课上发言、讲解的准备,通过前面的活动,选出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一位学生担当上课时的主持,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有展现特长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五、说教学过程⒈由主持同学主持各小组讲解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各小组出场顺序是: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温室效应→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战争→SARS→贵阳市环境状况 ⒉学生讨论:哪些污染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自身应该如何去做?⒊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讨论性发言结束后,对同学这次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其积极参与身边的环境保护活动,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⒋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环境与化学的小论文将活动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用小论文形式表达出来,可训练学生用通顺、简洁的文字将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六、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除课前定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以外,通过此次活动,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⒈使教师发现了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特长,并鼓励学生将其发挥,使学生的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比如负责主持的学生在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电脑学得好的,可负责网页制作;绘画方面有特长的,负责绘画;写作能力强的,可负责写演讲稿;胆子大、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的,可负责演讲;细心的学生负责资料的整理等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原来更融洽,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比以前更高具体表现在上课听讲非常认真,作业书写更加认真⒊有少数学生实际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通过这次活动,使其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⒋这次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一名化学教师,如能结合学科特点将德育、美育、智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化学教育中巧妙渗透德育,陶冶学生情操;有意识的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求知,一定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教学课件使用,并且此课件为可发展型课件,即知识内容可发展、适用年级可扩大。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不少,例如:教材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学生可以在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把对环境问题的更多的、更深的了解补充到此课件中而高一学生也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扩展研究备课资源收集[资料1]“伦敦烟雾事件”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至8日,又被浓雾笼罩在这一段时间里,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伦敦的各家医院一下子住满了病人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者中, 45岁以上者居多,约为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 1岁以下的死亡者,较平时增加约1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而死亡人数,分别为事件前一周中同类病症死亡人数的9. 3倍、2.4 倍、5. 5倍和2. 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死亡者,较平时成倍增加该事件与伦敦当时大量烧煤有关煤烟尘经久不散,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遇到逆温,靠近地面处大气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 大量聚集,大雾变成了刺激性很强的酸雾伦敦公害事件发生以后,1956年、1957年又连续发生烟雾事件。
1962年12月3日至7日,烟雾再度发生,又有约11000人患病,其中136人魂归西天 [资料2]"核试验的阴影"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好莱坞出产的巨片《征服者》刚投放市场,便立即引起轰动,由著名影星约翰·韦思领衔的剧组班子一时间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伴随着成功的喜悦竟是巨大的打击3年后,在影片中担任角色的女影星苏珊· 海华因身患恶性肿瘤突然而亡6年之后,剧组的另一位女影星阿格妮丝·摩海德同样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22年之后,当年的主角约翰·韦思也同样因癌症而魂归西天奇怪的是,悲剧没有从此中止到了80年代初,«征服者》原剧组220人中竟有91人患上了癌症,其中有46人离开了人世悲伤的气氛笼罩着好莱坞影城,这一幕幕悲剧引起了全世界的惊诧和关注 一大批科学家迅速赶来了经过反复调查,集中会诊,人们最后终于查出了原因原来,影星们患上的癌症与圣乔治沙漠的沙粒有关影片《征服者》所表现的是成吉思汗征服中亚的历史事件当时摄制组在外景地圣乔治沙漠紧张地活动了2个月,拍摄了大量精彩的镜头随后,他们又用卡车将许多沙子运进摄影棚,继续该片的内景拍摄不料,这些小小的沙子竟然酿成如此惨剧,实在令人痛心和震惊。
原来,在圣乔治沙漠200千米以外的内华达州,有个美国原子弹试验基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将放射性物质四处扩散,严重污染了圣乔治沙漠,才导致了众影星罹难的惨剧[资料3]"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1989年的主题便是"警惕:全球变暖" 1991年的主题是"气候变化一需要全球合作"气候的变化确实已经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世人关注的话题"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呢?在温室里,玻璃能让阳光进入室内,但它却吸收了一定比率的热辐射,并阻挡了这些入室的热辐射返回空间这样,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加热补偿,温室内白天的温度就会比室外气温高出许多农业生产上的塑料薄膜育秧、玻璃窗苗床以及北方的塑料大棚菜畦,都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具有与玻璃相似的作用----让阳光到达地球,阻碍热量从地球表面散发出去,从而维持了地球表面的气温这种效应,就如同温室的作用一样,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气体,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越高,保温作用就越强,会使地球温度升高金星的大气层中CO2含量高达97%以上,因此,温室效应相当显著,其表面温度高达465°C~485°C,在那里,锡、铅、锌等金属都会熔化为液体。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使用燃料越来越多,向大气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与日俱增加之,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对CO2的吸收能力降低,由此引起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某些专家已经提出警告:到2057年,世界的热带雨林可能全部消失那么,在不到100年至150年的时间里,大气中的CO2将显著增加"温室效应"的作用将愈演愈烈,全球将会变暖据科学家估计,到21世纪中叶,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 5°C ~4. 5°C 全球变暖,非洲将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森林消失,沙漠扩大,美国、中美洲和东南亚会遭受旱灾恶劣的天气可能增多,它将破坏城市,夺去生命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方蔓延,并可能使欧洲也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的缺水将出现半沙漠化,积雪在欧洲将全部消失,亚热带植被将北迁几千米,使农业生产失调气候的变暖将会使南北极的高山冰川融化,而使海平面上升海水的上涨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沿海城市被海水吞没,如我国上海、意大利威尼斯、泰国曼谷、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海滨城市将会遭到灭顶之灾,这将会使很多人无家可归,成为"生态难民"地球变暖,会导致种种恶果大气污染对全球气温的影响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于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警惕:全球变暖"作为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提醒人们保护全球气候,减少或避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资料4]"疯猫跳海" 从1953年到1956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一向温顺的猫变得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疯狂地跳入水中溺水而死,当时人们谓之"自杀猫"更令人惊讶的是,人群中出现了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患者,进而发展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他们时而酣睡不醒,时而兴奋异常,身体弯曲成弓,高叫而死各种猜测与流言不胫而走,恐怖笼罩着周围地区,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日本公害事件之一"水俣病事件" 后经调查研究于1962年才确定水俣病的发生是由于汞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贝类引起的甲基汞慢性中毒这是由水俣氮肥厂排出的含氯化甲基汞(CH3 HgCl)的废水污染海域后所造成的后果 继水俣镇之后,日本于1964年、1973年先后在西海岸的阿贺野川流域的新浮县境内,明海南部沿岸的有明町等地发生了第二次、第三次水俣病据报导,第一次水俣病患者558人(72人死亡) ,第二次332人 (14人死亡) ,第三次10人,前后共计900人,实际受害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仅水俣镇受害居民就有1万人左右三次事件均是由含汞废水污染水源后引起的 [资料5]"痛痛病" 继水俣病之后,日本又发现了一种怪病。
患病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腰部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