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视角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论文).pdf
2页文 从 人 生 视 角解 读 《 我 的叔 叔 于 勒 o白培 顼 摘 要:对作品主题的解读传统上往往是从阶级的、政治的、社会的视角来进行的,但本文从另一个视角——人 生视角来解读作品,以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分析,达到对作品以立体化再认识的目的 关键词:人文视角 生活状态生命关注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 《 我的叔叔于勒》, 多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传统的主题: “ 资产 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 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 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实交易,就再也没有别 的联系了” ( 马克思、恩格斯语)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 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 种对作品主题的解读显然是从阶级的、政治的、社会的视 角来进行的,但我们又可以从另一个视角——人生视角来 解 读这 部作品 ,以期通过对 作品 中人物 性格 、人物 命运 的 关注与分析,达到对作品以立体化再认识的目的 一 、菲利普夫妇:高贵的清苦人 菲利普夫妇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其戏份可谓不少。
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他们一家人的经济状况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 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 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 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 应的,以免回请;买E l 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 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 自己做 的,买I 5 个 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这样 的家庭经 济状况使 我们很显 然能 了解 到菲利普 夫 妇的生活状态作为小城镇中产阶级的小市民,菲利普夫 妇也渴望过着很体面的高贵的生活,也有与人往来交流感 情的需要,但现实不允许他们按照他们所期望的那种生活 方式来 进行 ,于 是他们处 处 “ 节省 ” ,女 儿的长袍 也是要 有 的, 由于 买不起 成 品的,只能花 极少 的钱 买来布 匹 自己 来做 每星期日,他们一家人都要 “ 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 上去散步可见他们对自己的穿衣打扮很是讲究,决不会随 便装束,不修边幅的他们努力地保持着高贵的姿态 菲利普夫妇的生活里是充满了希望的他们亲兄弟 的两封 来信成 了他们生活 的动力 ,也是他们 努力保持着 很 体面的生活状态的动力。
弟弟的来信让他们一家人深为感 动,成 了家里的 “ 福音书”,一有机会就要拿 出来念几 遍 ,见 到外人就 拿 出来给 人家看 ,好 像在对 别人展示着 家 里的藏宝,使得 自己一下子很有面子实际上,想改变自 己的处境,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的天性,何况精打细算还过 着窘困生活的菲利普夫妇经济拮据的菲利普一家急盼境 况改善这纯属人之常情所以菲利普每逢星期日,都会重 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 唉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 那会 叫人多么惊 喜呀 !”使他急 切盼望于 勒归来 的心情 跃 然纸上 这种 “ 与 日俱增”的希望,随着衣衫褴褛的于勒的出 现而瞬间破灭了于勒的出现,对于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 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菲利普夫妇本能的反应,就是尽 快远远地 躲开这 个 “ 讨饭 ”的人 ,改乘胜玛洛 船回 去了, 继续过着他们清苦的生活 2 0 1 4 . 0 2 文 二 、于勒:与命运交手的失败者 小说 中,生活给 于勒开 了一 个不小 的玩 笑,使他 的人 生之路充满 了坎坷、起伏 当初的于勒行为不正,爱糟蹋钱,甚至逼着父母动老 本 ,把 自己所得 的那部分遗产 吃得一干二净 之后 ,还 大大 占用了自己哥哥的那一部分。
这种行为恐怕在任何人眼里 都可 以称之 为 “ 坏蛋 ” “ 流氓 ” “ 无赖 ”了 迫于 生活 的无奈 ,于勒踏 了美洲 的淘 金之路 在 美 洲的最初 时间 内,于勒也许 想改变一下 自己的生存状 况, 也确 实很 卖力地工 作过 、劳动 过,甚至 “ 赚 了点钱 ,并且 希望 能够 赔偿我父 亲的损失 ”但仍因恶 习未改 ,最 终还 是落到 了身无分文 的地步 ,靠卖 牡蛎来讨 一 口饭吃 于勒 的生活轨 迹可谓是 从起 点 出发 ,最后又 回到 了起点 ,甚 至 到 了更坏 的程度 生活 的确给 他开 了一个 不小的玩笑 他 是一个 与命运交手的失败者 于勒并不像 “ 我”父母说的是一个贼,也不像老船长 所 说的是个老 流氓 ,只是他不像 社会上 的一般人那样 爱惜 金钱 ,才把 自己有 限的遗产挥 霍罄尽 ,以致 于到美洲 发 了 财 后不久 又破 了产 ,只得在船 上靠卖牡蛎 为生 从穷 到富 再 到穷 ,人 生就是这 么残酷而 富有戏剧性 从于勒 的人 生 命 运来看 ,作 者告诉我 们生活 的残酷性 、戏 剧性 以及在 经 济社会 中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选 择的严肃性。
小说中正面描写于勒的内容并不多,其语言更是少 的可怜 “ 2 法郎5 O 生丁” “ 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 生 !”这样一个 小人物 , “ 不公 的上帝连他 说话的权利 都 剥夺了 ” 三 、约瑟夫:纯真情感的守护者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 “ 我 ”的写法,以一双清纯的眼 睛,真实地经历了家庭改变的全过程 在一个孩 子的眼里 ,生活的一切都 是真实 的一 个少 年在 用 自己 的眼 睛 、 自己的 心灵 观 察和 感受 我 们成 年 人 的世 界 ,观察 和 感受 我们 成 年人 的 “ 思 想 ”和 “ 感 情 ” 约瑟 夫 ,作 为 一个 未成 年 的孩 子 ,他 不会 揣摩 父 母的心里是怎样评价叔叔于勒的,他只知道,甚至天真地 认为亲情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于是在约瑟夫付 给 于 勒牡 蛎 钱 时 ,才 会 认真 地 端 详他 的叔 叔 这 是 一个 “ 人”,一个以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呈现在 “ 我” 面前的 “ 人 ” 他过 去是不是 “ 花花 公子 ”,是不 是 “ 无 赖 ” “ 流氓 ” ,他是 怎样落到这 么一个悲 惨的境地 的,对 于 “ 我”都不重要,重要 的只是 当下这个 “ 人 ”,这个 “ 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并且这个 “ 人”是与自己 有着 不可分 割的联系 的。
“ 我看 了看他 的手,那是一 只满 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 穷苦 的脸 ,满脸愁容 ,狼狈不堪 我心里 默念道 : ‘ 这是 2 0 1 4 . O 2 我 的叔叔 ,父 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 ’ ”从这三 个同义 反 复的判断句 中,我们感 受到 了 “ 我 ”同于勒之 间有着密 切 关系 ,无论 于勒是不是流 氓、骗子 ,在 “ 我 ”的眼中他 是 和 “ 我 ”有 血缘关系 的最亲近 的人 ,那 种割不 断的亲情 跃然纸上 约瑟夫的所作所为,可谓流露着的是真性情、真情 感 ,毫无 掩饰 与 修饰 在 童稚 的心灵 里 ,不存 在 一个 人 “ 值 得 ”还是 “ 不值得 ”同情 的 问题 ,也不存在 同情 这样 一个人对 自己有 好处还是没 有好处的 问题 ,而只有 产生还 是没有产生同情心的问题面对落到了这样一种悲惨境地 的人,并且这个人就是 “ 我”的叔叔, “ 我”是感到由衷 的同情的 ,在代 父亲付给 于勒牡蛎钱 时,正是 因为这种亲 情 的纽带关 系,他才会尽 自己最大 的权 力与力量给 了叔叔 l 0 个铜 子的小费 ,并在 心里祝愿他 以后能生活 的很 好 。
在 这时 ,他想 到的根本 不是 自己,不是 这样做对 自己有什么 好处,而是感到应当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心里 就感到不安宁、不舒服 约瑟夫真 的可以称之 为纯真情感 的守护者 ,我 们应该 向他学习,继续坚 守道德的底线 四、环境:心灵中忽明忽暗的照射灯 小说的环境描写也似乎被赋予了人的性情,它会随着 人的心情的好坏而变化着犹如人心灵里的一面镜子,可 以折射 出心灵最深处的东西又如忽明忽暗的照射灯,照 射 的人的心灵通透 ,一览无余 小说中写到菲利普一家满怀着希望时 ,外 出旅行成 了最快乐的事 “ 我们上了船,离开栈桥 ,在一片平静的 好似 绿色大理石 桌面 的海 上驶 向远处 从这段环 境描写 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菲利普一家此刻是多么的幸福、快 乐,心情真是好极了此时展现在他们一家人面前的似乎 是一条通向富足 、幸福的人 生之路 而当他们在船上与于勒偶遇后,希望的泡影破灭后 “ 在我 们面前 ,天边远处 仿佛有一片紫 色的阴影从海 里钻 出来 ”可见此时他们的心情是多么的糟糕 短短 的一篇小 说,演绎着 不同角色 的人生路程 在这 个小小的舞台上,上演着看似平静而又波澜的故事,生活 在今天的我们应该从中感悟着 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 1 】 胡山林. 文学欣赏[ M ]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8 . [ 2 】 王富仁. 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说莫 泊桑的短篇小说 《 我的叔叔于勒》 [ J ] . 语文学习,2 0 0 3 , ( 5 ) . ( 白培顼 河南省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 5 6 1 5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