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联 2019 年工作综述--1832.docx
4页残联2019年工作综述2019年,市残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完成了省、市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办好实事扎实推进扶贫协作2019年,市级配套757万元资金为28229名重度残疾人发 放护理补贴;市级配套1726万元资金为85658名困难残疾人发 放生活补贴;市财政安排450万元专项资金为全市残疾人办好十 件实事为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市残联争取441万元省 级资金为1683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超额12.2% 完成任务为了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入学,市残联完成省残联残疾 学生入学项目任务187人;争取市财政资金24万元对300名 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残疾学生进行入学资助;争取市财政资金02.3 万元对2019年考入本科大专院校的残疾大学生46人、贫困残 疾家庭大学生187人进行助学补贴2019年7月,为了扎实推进扶贫协作,进行了互动考察学 习,获得10万元扶残助学资金,为30名残疾人举办了一期“残 疾人插花技能培训"多措并举确保残疾群体精准康复2019年,市争取中省资金89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145 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各类残疾儿童少年1024人提供了救助服务, 救助服务率达100%;全年累计适配辅具14620余件,共计辐射 适配12103余人,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救助及辅具适配全 覆盖工作。
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方面,2019年全市共计签约64602人, 签约率为100%;为56495人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服务率 达 87.45% o在康复机构建设工作方面,经省残联审核公示,确定了 12 家机构为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为全市60个乡镇卫生院、 31个社区卫生室、73个村卫生室康复站配发了总价值187.5万 元的康复训练器材及设备2019年,市残联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 育活动;全年为9525名精神病患者实施了服药补贴;争取孙楠 重塑未来专项基金,为横山区17名肢体畸形患者和脑瘫儿童实 施了免费矫正手术加强培训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市残联着力建设扶贫就业基地,申请市财政资金154万元, 扶持了 9个市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创建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 5个、集中就业基地4个、申报省级扶贫基地2个;省级安排 专项资金38万元,对122名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残疾人进行了补 贴;全年扶持408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市残联不断推进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2019年组织残疾人专 场招聘会11场次,全市累计走访登记残疾失业人员家庭2181 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员3905人,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残 疾人1686名,实现就业467人,帮助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 345人。
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 审、残疾人职业能力测评、盲人按摩扶持机构审核此外,加强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挂牌成立了市残疾人职业 技能和市残疾人艺术实训基地,举办了残疾人盲人按摩、残疾人 计算机、电子商务、插花、美甲、烘焙、剪纸等技能培训班等,累 计培训残疾人520人次;通过残疾人阳光增收、“电商扶贫”、盲 人按摩等特色项目扶持残疾人428名健全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市残联法律救助 站与法律援助中心、东源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合作开展残疾人维权 工作,并将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与12345市政便民热线进行 了整合为了充实基层残联组织力量,撤乡并镇后,市残重新选聘了 3147名村(社区)专职委员;成立注册了 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 4个社会服务机构,并建立了联合党支部,各专门协会结合“全国 助残日"等节点,组织残疾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2019年,市残联举办了维权信访干部、动态更新信息调查和 第三届全国残疾人专职委员知识竞赛培训班,狠抓培训和考 核,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对专职委员进行每月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 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创新载体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2019年,市残联举办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演讲比赛, 制作了快闪视频宣传片。
全市共组织残疾人免费观影16次,扶 持视障阅览室5万元打造盲人影屋1个投入30万元,对600 户残疾人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市残联积极做好省残疾人田径中长跑训练基地工作,组织运 动员参加了 2019年天津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了优 异成绩2019年12月,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全 国残疾人旱地轮滑项目训练培训班,全国各地100余名残疾人工 作者来榆培训在新的一年里,市残联将继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题教育成果,把党建工作与残联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继续组织实 施民生工程残疾人事业项目和省、市政府十件实事项目同时,夯 实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大楼启用,继 续开展县级残疾人康复示范中心建设,构建以市、县区康复中心 为骨干的规范化康复服务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