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演讲者和听众.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36381561
  • 上传时间:2022-0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演讲者和听众先从两个方面来说说话人和观众的关系,说话人是如何征服观众的第一,了解和掌握受众为什么要理解和掌握观众?这是因为:第一,受众是言语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言语是说话者和听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说话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听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如果演讲者离开了听众,他就失去了目标,演讲活动就无法进行其次,了解和掌握听众是达到演讲目的的客观要求演讲的目的是说服听众改变态度,按照演讲者的意图行事这需要说话者的意图来行动这就需要演讲者了解听众的心理、要求和希望,以及对你的观点的态度,这样你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演讲第三,受众在言语活动中虽然处于客体的位置,但绝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动参与者如果听众对演讲内容非常感兴趣,就会采取积极热情的合作态度;反而会采取MoMo甚至敌视的态度,演讲不会成功因此,演讲者必须在理解观众的基础上,努力引发观众的兴奋和创作欲望,从而达到最终目的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演讲者不仅要让演讲成为听众的一部分,还要让听众成为他演讲的一部分,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听众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观众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听者听演讲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听觉、视觉器官和大脑来实现的。

      它是在已有经验、知识和心理预期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选择性第一种是选择性注意,即只注意自己知道的、感兴趣的、有关系的或渴望知道的部分;第二种是选择性记忆,就是容易记住你愿意记住的信息,忘记你不喜欢的信息;还是那句话,就是选择性接受,也就是愿意接受那些和自己一致的观点2、观众对演讲的态度是受自身影响的对于同一个说话者的相同内容,听者由于自身的态度而采取不同的态度3、受众有特殊的心理需求每一个听众对听演讲的心理需求,都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有希望长见识,有希望大开眼界,有希望解决实际问题等等4.受众心理是独立意识和从众心理的矛盾统一体也就是说,观众的心理不仅具有独立思考的独立意识,而且不仅优于书本;还有一面是受其他听众影响而改变看法以下方法可以用来了解听者的心理需求:1通过你的听众所在单位的领导;2.通过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舆论;3.开个小座谈会或者单独跟观众聊聊;4.通过在演讲中提问和插话第二,演讲者的威望效应演讲者的威望是指演讲者在听众中享有的威望和信誉,是演讲者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那么,声望效应会对受众产生哪些积极的心理效应呢?第一,对观众态度的影响如果演讲者在听众中威望很高,听众往往会喜爱演讲者的个性,喜爱演讲者的个性和演讲内容;有时,即使他们对演讲内容不熟悉、不感兴趣,也容易受到威望效应的影响,表现出热情合作的态度。

      二、对观众认知心理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一般不经过分析就接受权威的信息由于演讲者的威望,听众往往认为他的话权威可信,使得演讲者的宣传点容易与听众产生矛盾第三,对观众情感心理的影响威望效应的最大效应是演讲者在掌握以上四个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树立自己在听众中的威信首先要理顺和观众的关系请记住,演讲者也是人民的一员,在政治地位和人格上与听众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暂时的社会分工和不同的社会义务所以演讲者要以平等谦卑的态度演讲,既宣传了听众,又向听众学习其次,要发挥“名片效应”和“自身效应”所谓“名片效应”,就是说话人先提出一个与听众相同的观点,然后说出说话人想说的话,很容易被听众接受可以冲淡甚至消除观众在一个观点的喜悦中自动释放的心理防御自身效应”比“名片效应”更高级,即说话人和听众不仅观点相同,还有些相似之处,如性别、年龄、籍贯、职业、地位、经历、兴趣等这样会让听众感到信任和亲近,把演讲者当成“自己人”都这样了,你还担心自己的威信不立吗? 2 / 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