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侦查学原理探究论述.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10313514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侦查学原理探究论述作者:徐嘉嘉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具备自己的带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 时间里,侦查学界忽视甚至回避对基本原理的研究一些学 者认为,在侦查学中,只有那些能够直接应用于破案的理论 才值得研究,而那些不能直接应用于破案的、,或者虽与破 案关系密切但暂时发挥不了作用的基本原理就不值得去研 究20世纪80年代以前,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 我国侦查学界在侦查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方面相当薄弱自20 世纪80年代开始,侦查学界逐渐意识到了对基本原理研究 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着对基本原理进行系统化的研 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专著方面,武汉教授的《刑事 侦察原理》、何家弘教授的《同一认定犯罪侦察方法的奥秘》、 王传道教授《侦查学原理》等著作的相继问世,表明了我国 侦查学界对侦查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 阶段在论文方面,何家弘教授的《司法证明同一论》、刘 品新副教授的《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等论文为我 们研究侦查学基本原理指明了新的方向综观侦查学界对基 本原理的研究,可以概括岀以下五种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 义原理、物质交换原理、逻辑推理原理、同一认定原理和“三 论原理。

      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认为,既然辩证唯物主 义是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那么作为独立学科的侦 查学也自然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些学 者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原则(物质论、认识论、联 系发展理论、因果关系论)深化到侦查学的理论研究中,从 而形成了侦查学自身的特定的基本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它具体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世界是物质的;第二,物质是客观的; 第三,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犯罪行为是受犯罪意图支配的 人,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特定的人或物进行侵害或侵犯 的行为由于构成犯罪行为的时、空、人、事、物五大基本 要素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因而犯罪行为也具有客观实在 性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论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犯罪 行为是可以被认识的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久侦未 破的案件,随着侦查的深入和推进,始终都存在着破获的可 能性犯罪行为是终究能被认识的于凤玲同志主编的《刑 事侦察学教程》一书认为,物质论是认识犯罪的基础理论, 其理由有三:第一,犯罪行为是客观存在着的物质反映第 二,犯罪行为是可以被认识的,刑事案件是可以破获的。

      第 三,犯罪行为形态是侦查破案特定的物质基础孟宪文教授 主编的《刑事侦查学》一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刑 事侦查活动的认识基础构成刑事犯罪行为的要件都具有客 观实在性;犯罪行为结果是通过物质的运动变化展现在侦查 人员面前的;侦查活动性必须以犯罪行为的“客观实在性”为 依据马忠红教授在《侦查学基础理论》一书中认为,犯罪 行为的物质性和客观实在性,是决定犯罪行为可知性的根本 依据;也是侦查原理的根基和出发点,是侦查的可知性原理, 为侦查破案提供了可能性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毛泽东说过,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 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 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王传道教授在《侦查 学原理》一书中认为,侦查破案的过程就是认识过程,认识 论是侦查学的基础理论,其理由有四:第一、犯罪是物质的 运动形式第二、犯罪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稳定性第三、犯 罪具有普遍联系性第四、犯罪事实的可知性王教授认为 侦查认识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共同的党性、阶级性、 实践性特征外,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

      即侦查认识主体的法 定性,侦查认识客体的复杂性,侦查认识对象的模糊性,侦 查认识的动态性孟宪文教授主编的《刑事侦查学》一书认 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指导刑事侦查活动的科学理论, 其理由有二:第一、刑事侦查活动是侦查认识论的对象;第 二、侦查人员的认识活动必须符合认识论关于认识发展的辩 证过程三)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发展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发展理论认为,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 的,又是运动发展的犯罪作为客观物质世界的一种社会现 象,是与周围的事物普遍联系的犯罪各种要素之间也是普 遍联系的一起犯罪案件是各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一个完 整的整体同时,犯罪的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联系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而是运动和发展的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侦 查人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和发展的理论来对待侦查孟 宪文主编的《刑事侦查学》一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联系 和发展的学说是刑事侦查活动的思维向导犯罪活动各要素 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种联系可以作为侦 查破案推理判断的基础同时,刑事犯罪诸因素联系的多样 性,也决定了侦查思维活动应是多方位的辩证唯物主义因果关系论辩证唯物主义因果关系论认为,因果关系是包括时间先后顺序在内的由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世 界万事万物均处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之中没有原因的结果和 没有结果的原因都是不存在的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 必然是其他社会现象的结果一起具体案件的发生,是由其 具体的原因所引起的具体犯罪行为过程上出现的各种现 象,又由各种不同的原因所形成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刑事 案件的侦破过程,是由结果追溯原因,探求事物之间因果关系,解开因果锁链的过程因而,因果关系原理是案件侦查中的一个重要原理王福相主编的《侦查学总论》一书认为,因果关系论是侦查学的基本原理因果关系原理是认识案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推进侦查活动的动力,是提高侦查自 觉性的必要条件,同时,因果关系还是防范控制犯罪的重要 理论依据诚然,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我们揭示刑事侦查活动的客观规律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 途径但是,我们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来代 替刑事侦查活动自身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一般可以指导特 殊,但不能代替特殊二、物质交换原理20世纪初,法国侦查学家、法庭科学家埃德蒙洛卡德(18771966年)提出了著名的物质交换原理(也称洛卡德交换原理b该原理认为,两种物质客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相 互接触、摩擦、撞击,会引起这两种物质客体接触面上的物 质成分相互交流和变化。

      这种交流和变化的现象就是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原理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物质相互交换原 理;二是交换后的物质能量守恒的原理犯罪行为是受犯罪 意图支配的人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特定的人或物进行侵 害或侵犯的行为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 质发生的强烈碰击,既然两种物质的接触能发生物质交换关 系,那么,犯罪主体与被侵犯客体这两种物质实体之间的“剧 烈撞击”同样也会引起物质互换关系”①马忠红教授在《侦 查学基础理论》一书中认为,尽管犯罪行为是过去式状态, 但根据物质性原理和犯罪留痕原理(由物质交换原理引申而 出),犯罪必然会留下痕迹物证,这些痕迹物证为侦查人员 认识犯罪行为搭建了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为侦查破 案提供了最直接的媒介所以,物质交换原理是侦查的媒介 性原理总的来看,物质转移(交换)原理有着深厚的科学 基础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因果制约规律,体现了能量转换 和物质不灭的定律这一原理对侦查学的理论与实践有十分 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是研究微量物证,细致取证的基础, 也是研究现场勘查的依据,更是研究侦查对策的基石②物 质交换原理作为侦查学的基本原理,现已被我国侦查学界绝 大部分学者们所认同。

      刘品新副教授在他的两篇论文中对物 质交换原理又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在《论侦查学的基本原理》—文中,他认为无论是痕迹性物质交换,还是实物性物质交 换,究其实质都是物质性信息交换交换的内容则是双方的 信息,而且是可为人们所认识的信息物质性信息故此,物 质交换原理亦可以称为信息交换原理③在这篇论文中,他 首次提出了侦查学中的信息交换原理,但并没有对该原理作 进一步的阐述在其后不久发表的《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 移原理》一文在对侦查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原理和侦查的信息 论分析两大课题研究的历史局限性予以深刻检讨的基础上, 全面阐述了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花他指岀「从信息 论的角度上讲,犯罪过程是一个信息转移或交换的过程作 案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必然会同被害人、犯罪现场与犯罪 环境之间发生信息转移甚至互换④该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的内容:第一,犯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的必然性;第二,犯 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的构成;第三,犯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的相 关模型;第四、犯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的独特规律刘品新副 教授提出的“信息转移原理”是一个以传统物质交换原理为基 础的理论,是对传统物质交换原理的升华它强调犯罪过程 中信息转移的不可避免,是信息论用于分析犯罪过程的一个 结论。

      不过,信息转移原理只是利用信息论深入揭示了犯罪 过程中的一种信息现象信息转移现象,而对犯罪过程中的其 它信息现象没有涉及刘副教授同时还指出,利用信息论对 信息反馈现象、信息互动现象等加以挖掘,也许还能提炼出 所谓的信息反馈原理、信息互动原理等这也为我们研究侦 查学的基本原理指明了新的方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