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日语词汇中的和语词汇.doc
5页论文题目:谈日语词汇中的和语词汇完成日期: 2012 年 06 月 21 日谈日语词汇中的和语词汇日语词汇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语言文字构成 ,即:和语、汉语、外来语其中和语,日语又称大和言叶(やまとことば) ,是日语词汇来源的一类,指相对于汉语和外来语的日本原本使用的固有词汇 “やまとことば”又可写为“倭词”或“和词”汉字的训读即是与汉字的意义相对应的和语词和语为日语原有词汇 , 又称大和语符号为汉字及假名 假名乃将汉字简化后造成的日语独自的音节文字 ,有平假名、片假名之分平假名为古代女性用草书体书写汉字而逐渐演变形成的 ,所以又称女性文字 片假名发源于十三世纪 ,当时主要为寺院僧侣所用文字 ,取汉字偏旁部首而作 ,笔画简单、又称男性文字和语读音为日本独有一、平假名:1、平假名简介现代日语中,平假名常常用来表示日语中的固有词汇及文法助词,为日文汉字注音时一般也使用平假名,称为振假名部分文献记载平假名是学问僧空海所创制,不过,此说遭人质疑这些人相信平假名的起因,应是众人将汉字约定成俗的简化,并非一人之功平假名是日语中表音符号的一种 平假名除一两个例外, 均是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多形成于 10 世纪前后。
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 后随着紫式部的 《源氏物语》的流行而使得日本男性也开始接受和使用平假名2、平假名起源及历史“平假名 ”是为了书写和歌、物语而诞生主要书写者是女人,所以又称“女文字 ”由于宫廷女人长年抄写《万叶集》 ,而 “万叶假名 ”的汉字,都有固定字音,写着写着,无形中便简略了汉字,变成类似草书的字体,积年累月,就成为 “平假名 ”3、平假名历史另一方面,要学汉文的宫廷子弟或考上大学的精英,为了将汉文念成日本固有语音,只好在汉文旁加上种种拆解汉字而成的助词与记号,这些助词与记号,正是 “片假名 ”例如, “百闻不如一见 ”,日语念法是 “百闻は一见に如かず ”(ひゃくもんはいっけんにしかず) 有趣的是,当时的精英 “作弊 ”方式跟现代学生学外语时的 “作弊 ”方式大同小异现代学生有铅笔,可以在 “Good morning”旁暗自写下 “古的模宁 ”,事后再用橡皮擦毁灭证据而古代日本学生,虽然没有铅笔,却懂得用竹签在汉文旁加上补助记号,算是一种 “隐形文字 ”,不仔细看的话,还真看不出 “作弊 ”痕迹因此,九世纪中旬以后的日本,有两种书写文字,一是汉文,另一则是 “平假名 ”文。
《竹取物语》 、《古今和歌集》 、《伊势物语》 、《土佐日记》、《蜻蛉日记》、《枕草子》、《源氏物语》等,均是无标点符号亦无汉字的 “平假名 ” 文而这个时期,也是男、女文字势不两立的时期《伊势物语》中,和歌非常多,可以说是用和歌编纂成的故事,全篇以 “平假名 ”书写也是理所当然然而, 《土佐日记》却是和歌名人纪贯之假冒女人身份所写的游记可是,游记、日记、随笔等,是一种随意自由抒发日常生活、个人内心感情的散文体裁,用汉文来写,未免太碍手碍脚了因此,纪贯之只好假冒女人身份用当时的口语(平假名)纪录下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没想到,正因为纪贯之首开纪录写下了《土佐日记》 ,宫廷女人们才创下王朝女流文学台湾早期教科书宣称片假名是由吉备真备所创制,其实存在争议假名的起因是众人将外来语约定成俗的简化,并非一人之功二、片假名1、片假名的来源片假名从中国汉字的楷书取出符合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简化而来,平安时代的初期为了训读汉文而发明但是,现在的片假名字形确定下来是在明治时,在这之前一个发音往往有多个片假名对应存在台湾早期教科书宣称片假名是由吉备真备所创制,其实并不正确假名的起因是众人将汉字约定成俗的简化,并非一人之功。
2、片假名的使用主要用于以下的情况使用: 1、外来语 ·外国人的人名 / 外国的地名等专有名词 2、拟声语 ·拟态语 3、生物 ·矿物的日文名(日本政府曾建议学术方面的动植物学名,应以片假名来表示,但个人使用习惯不在规范之列) 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公式文书(与汉字并用 5、 1988 年 8 月以前的电报 ·不支持双字节的电脑系统中(使用半形片假名)三、和语的产生历史:现代日语词汇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语言文字构成:和语、汉语、外来语日本长期生活在海中的岛屿上, 孤陋闭塞,历史上的很长时间里,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个时期形成和使 的语言称之谓 “和语 ” 5 世纪前后,开始有汉字由中国(隋唐)传入初期日语全用汉字记录, 但由于实在不方便,就创造了 “平假名 ”和 “片假名 ”把原有的和语与汉字结合在一起, 形 “和语文字 ”和语是日本原有传统语言,又称大和语,记录和语的符号 ——“和语文字 ”由假名与汉字组成和语出现在日本岛国虽然比汉字早,但形成文字乃是在汉字传入以后和语多数用假名表示,但里面也有很多汉字,但多为训读(训読み) ,比如:分かる(わかる) 、助ける(たすける) ,其读音与汉语是不同的。
四、和语的音韵有如下特征:1、词首原则上不出现浊音、半浊音,ピカピカ等拟声语、拟态语除外 “ばら”(玫瑰)等出现浊音词头的情况,是古语的词头脱落的结果 “ばら”的古语是“いばら” / “うばら”2、词首不出现ラ行音此特点与阿尔泰语系诸语和韩语相同3、形成合成词时,前一词的元音有时发生变化,后一词可能出现连浊现象如:き(木)+たつ(立つ)→木立(こだち);さけ(酒)+たる(樽)→さかだる(酒樽)等五、和语的词汇:汉语和外来语 +动词 “する”构成的复合词(“选択する”、“サービスする”等)以外的几乎所有动词,几乎所有的形容词,以及全部助词都属于和语例词如:みる(見る)、はなす(話す)、よい(良い)、が(主格的助詞)、うみ(海)、やま(山)、さくら(桜)等名词与形容动词中,和语、汉语、外来语皆出现六、和语词汇的意义特征:和语词,特别是复合词与派生词, 有较多与自然和季节变化相关的词给人以有情调和美的感觉,如「あおぞら(青空) 」、「はつしも(初霜)」、「よなが(夜長、秋について)」、「はるさめ (春雨)」、「こけしみず (苔清水)」、「あさせ(浅瀬)」、「うずしお(渦潮)」、「ささにごり (細濁り)」。
总体而言,相对于和语词,汉语词感情色彩较少, 较多用于“理性”领域,如大量表示抽象概念的和制汉语另外,近年来表达与社会问题和教育等有关的负面状况时有较多使用和语的倾向,如「いじめ(苛め)」、「おちこぼれ (落ち零れ)」、「ひきこもり(引き籠り)」等七、与汉语、外来语区别1、 读音上和语多为训读(训読み) ,比如:分かる(わかる) 、助ける(たすける) , 而汉语则多为音读,比如:分析(ぶんせき) 、助言(じょげん) ,外来语则多为从欧美语言转化过来的语言,多用片假名表示:例如:クラスメート( classmate)、クリスマス( Christmas )等2、表达效果上日语中,同样的语义有时可以用日语的 “和语 ”方式 , 也可以用日语的 “汉语 ”方式来表述 ,两者的语言效果是不同的在篇幅短小 ,措词严谨﹑书面语言的情况下 ,多用 “汉语 ”来表达 ,而在措辞柔和 , 口语表达的情况下多用日语的 “和语 ”表达驻车禁止 ”(禁止停车 )、 “车を止めないでください ”(请勿停车 ),在日本的大街上 ,到处会贴有类似的警示语 ,两者虽然是同样的意思 ,但是驾驶员看到上述的警示语会做出不同的判断,“驻车 禁止”是 用“汉语”(汉“语 ”)说明的 , “车を止めないでください ”是用 “和语 ”(和“语 ”)表示的 ,两者的语言效果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