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学生技能学习认知特点的研究.docx
5页智力障碍学生技能学习认知特点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从认知特点、人格特点和行为模式特点三个方面对智障学 生技能学习的特点展开论述,并针对性的提出若干种技能教学的方法,如程序分 析教学等[关键词]智障学生;技能学习;认知1智障学生的技能学习特点1.1 智障学生技能学习中的认知特点1.1.1 缺乏统整能力:由于这部分学生的感知觉速度慢,容量小,两种不能 够分化所以没法把一件事完全统整,因此,了解事情都是一部份、一部份,且 每个部份皆独立国内研究表明,从纵向着一,智力障碍学生简单学习能力比复杂 学习能力强1.1.2 短期记忆较差:短期记忆差的原因是脑部信息处理的速度太慢,造成 整体记忆能力较差,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效果好智力障碍学生对感知材料不能 很好解或正确理解,找不出内部的逻辑关系,分不清主次,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 特征,只能记住一些外部表面的特征,由于能力的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性较短, 记忆力较差1.1.3 后设认知薄弱:后设认知就是做完一件事情后,事后自已回忆、反思、 检讨、改进智力障碍的孩子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主要的原因正是孩子短期记忆 的拙劣,刚做过的事马上就忘掉了,因此,没有办法把自己刚完成的行为进行事 后反思和改进。
1.1.4 抽象思维障碍:具体直观,概括或抽象水平低是智力障碍学生最典型 的思维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们掌握概念的能力随之下降,同时他们也很难从个 体事物中抽象出概念来所以智力障碍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差,事实上,这部分 学生连抽象思维都没有,因为抽象思维需要脑神经发展至相当高的程度才能够具 备,因此他们是欠缺抽象思维的,领悟力和理解力薄弱1.1.5 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序列处理是按部就班,依时间序列一步一步 的处理事物,平行处理是一段时间内同时处理好多事情我们教导孩子时,应尽 可能的用序列性的交代,让孩子一步一步的完成事情学习转移能力不足,不能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1.1.6 自主独立性差:智力障碍学生的劳动技能的学习非常困难,几乎不能 自主独立进行完成,更多地需要与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及连锁学习等rr关 系,所以智力障碍学生在这方面学习相对更加容易而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更多地 与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题的学习有联系,所以学习起来也较困难1.1.7 缺乏辨认能力:孩子分辨同一事件在不同环境及情景下区别的能力不 足也就是孩子常分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做这件事,什么时候不可以做这件事, 什么样的操作是好的,什么样的操作是不好的,这方面的辨别能力都不足。
1.1.8 注意力的缺陷:智力障碍者的注意力过度分散,不容易集中不随意 注意占优势,随意注意发展缓慢,稳定性差并且难以转移,范围狭窄,分配能力 差1.2 智障学生技能学习中的人格特点1.2.1 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就是认为别人所想的,跟我一样我认为怎 么样,你一定也认为怎么样,以自我中心在思考,智力障碍的孩子因发展的限制, 所以一直处在自我中心期里这类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总是认为自 己的操作是正确的,但是往往这部分的学生操作往往是存在问题的所以老师在 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就是树立班级中的典型和模范,让同学们能够 有学习的榜样,这样对于遇制他们严重的自我中心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从以自 我为中心向以正确操作模范、榜样为中心上转变1.2.2 依赖倾向:智能障碍者常有依赖的倾向,家长、师长应避免孩子过分 的依赖有部分的学习非常独立,在自我中心的影响下不肯听取和接受别人的帮 助,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和他们的反应恰恰相反,依恋情节非常严重,主要 表现在操作能力薄弱的同学,因为这部分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最多的 关注,因此就会对老师和同学产生依恋,最好每一次的操作都能够代替,这样就 能够轻松了。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老师所采取的措施是告诫在分组合作 学习中负责的同学让他们知道怎么样去帮助一位同学,尽可能避免代替和代劳 的出现,这样就可以消减一些他们的依恋行为1.3 智障学生技能学习中的行为模式特点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思考模式是 影响行为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下面从行为、感情和沟通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3.1 行为方面:①直接行为:例如:我要直走,前有障碍物,一般人会绕 道,智力障碍的孩子会把障碍物推开,是人就把人推开,是东西就把东西推开 ②非统整的行为:例如:走在路上看到那边吸引他的地方、东西,他走过来,所 以在街上常会迷失、走错地方132感情方面:他们通常思想纯真,性格率直只要有人愿意与他们谈话、 关心他们,他们便会很开心1.3.3沟通方面:他们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言语方面比较差,常常不能表达 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抽象及应变能力较差未必能独立处理问题2基于智障学生技能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智力障碍学生学校除了采用普通学校常用的儿种教学方法外,还会采用一些 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特点的特殊教学方法比较有效:2.1 程序分析教学: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分解成一定的过程,把这一过程 教给学生,然后学生碰到这些问题就提取出这段过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程序化教 学法以任务分析法为原形,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它更加强调过程的不可变性, 也就是解题方法的唯一性和直线性2.2 生活情境教学:烹饪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碰到,我 们就可以它归到生活情境中去,情境教学是指教学活动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之下进 行的教学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情境教 学也是将课堂知识生活化,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将知 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去,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会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2.3 直观演示教学:指直观教具演示或教师亲自做示范动作,使学生获得感 性知识的方法这是符合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因为他们几乎 没有抽象思维,所以只有借助直观教具和实物的学习训练,才能行之有效的将技 能了解并掌握2.4 任务分析教学:也称工作分析教学,就是把特定的复杂的学习行为或技 能分解成为一个一个简单的步子,一步步地教学只要善于采用此方法,许多看 起来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也能使他们学会2.5 体验实践教学:学生在看了老师的示范操作之后都了解怎么做,但是到 了操作的时候往往都会出错,不知道怎么来进行操作,所以这些问题的突现是在 他们的实践操作中,同时解决也是在他们的实践操作中,可见让他们进行实践操 作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老师必须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实践操作,这样才能够最后掌 握。
2.6 伙伴互助教学:在中重度智障学生中也有专业技能学习好的学生,老师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分配给他们帮助同学的任务, 获得帮助别人的乐趣及自己熟能生巧,这样教师就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助最困难的 学生,这样通过伙伴互助的方法可以使老师照顾不到的同学同样得到指导,这样 就能够实现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的场面2.7 游戏活动教学:所谓游戏活动教学,是指把教学内容、目标渗透在游戏 活动中,利用游戏来向智力障碍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得到同步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此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活动 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种团结合作的意识2.8 单元分解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智力障碍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 的各种单元技能分解成为•个个小的板块来进行学习,通过分技能的逐步掌握, 最终再完成单元技能的掌握这样学习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使他们在小步骤中 学习知识2.9 多重感觉教学:通过多种感观参与接受同一信息,因此也叫视听动触教 学法就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八个方面来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 不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智能需要老师去开发,比如在完成了一个教 学技能之后我就会让学生从看、听、闻、尝等多个方面的感官去对自己的作品进 行评价。
通过这些感官的运用,在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基础上,还使他们 有效的为下一次的操作提供支持2.10 分层分组教学:分层、分组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 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 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2.11 个别计划教学:个别化教学计划教学是针对某学生的某种特殊需要或某 项缺陷补偿,制订出一份完整的书面教育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过程把教学目 的、要求、方法、落实到某一个人身上,而不是每个人身上使每个学生都有适 合H己的发展目标与空间,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2.12 综合实践教学:所谓综合实践教学是依据各学科知识特点与学生的实际 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学,为使每个智障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从而提高 适应社会的能力智障学生的迁移能力薄弱,有意注意较差,为了帮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成 实践生活的本领,在教学实践中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授课形式采取 了“一线两点”的教学策略,以学校为主线,家庭、社区为支撑点开展实践活动, 倡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交际,学会与人合作、共处 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