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克达拉市通用航空项目创业计划书范文参考.docx
118页泓域咨询/可克达拉市通用航空项目创业计划书可克达拉市通用航空项目创业计划书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8一、 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8二、 夯实资源保障能力 11第二章 绪论 16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16二、 编制原则 16三、 编制依据 17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 17五、 项目建设背景 18六、 结论分析 1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0第三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 2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3二、 建设方案 24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2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25四、 项目选址原则 26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27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 2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28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2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28第五章 发展规划分析 30一、 公司发展规划 30二、 保障措施 36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 38一、 公司经营宗旨 3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38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39四、 财务会计制度 42第七章 SWOT分析 46一、 优势分析(S) 46二、 劣势分析(W) 48三、 机会分析(O) 48四、 威胁分析(T) 49第八章 法人治理结构 5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53二、 董事 55三、 高级管理人员 59四、 监事 61第九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63一、 编制依据 63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4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68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68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69六、 环境管理分析 69七、 结论 71八、 建议 71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73一、 项目进度安排 7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73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74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成品管理 75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75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75第十二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76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76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79三、 质量管理 80四、 设备选型方案 8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82第十三章 投资方案分析 84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84二、 建设投资估算 85建设投资估算表 87三、 建设期利息 8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87四、 流动资金 89流动资金估算表 89五、 总投资 9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9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9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92第十四章 经济收益分析 9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9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9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9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9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9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9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9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00三、 偿债能力分析 10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02第十五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104一、 项目招标依据 104二、 项目招标范围 104三、 招标要求 105四、 招标组织方式 105五、 招标信息发布 105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 106第十七章 附表附录 107建设投资估算表 10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0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08流动资金估算表 10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1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1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1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1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1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1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1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16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坚持系统化思维,以行业、政府、社会多元共治为导向,持续推进法规体系重构,优化治理手段,深化管理改革,推动协同共促,构建现代化的通用航空治理体系一)完善法规体系完善法规体系建设优先完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推进《飞行标准管理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等法规制修订,制定《通用机场管理规定》《通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则》、修订《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等规章,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修订工作,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实际和通用航空特点的法规体系加快完善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完善通用航空行业标准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二)优化职能机构优化管理机构设置在有条件、有意愿的地区试点优化基层监管机构,探索在通用航空安全监管任务重的监管局设置“大通航”处室,统筹市场监管、安全运行、持续适航等管理,集约、集中强化通用航空基层监管力量,总结固化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民航行业三级管理架构。
发挥第三方积极作用支持科研机构、协会等组织发挥桥梁纽带、建言献策、科学研究、促进自律、协助管理等作用,按规定程序承接政府委托事项,推动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设施建设、安全监管、低空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合作共治局面支持成立中国通用航空运营人行业协会三)改进治理手段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通用航空许可文件、证照的电子化,公开审批条件、流程和结果,实现全程覆盖、过程透明、结果公开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与应急、卫健、文旅、体育等主管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探索智慧监管、智慧决策、智慧应用的新模式开展发展质量评价加快建立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数据发布制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层级、全口径收集信息,动态监测,有效支撑政策制定、行业监管定期评价、公布通用航空发展情况,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展示通用航空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加快建立基于公众利益和运行风险的分类监管机制,统一监管标准,推广实施非现场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分类落实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探索推动地方政府履行除载客类以外的通用航空公共安全监管主体责任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实施《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将评价结果作为确定行业监督检查频次的重要参考依据,将符合条件的失信主体纳入民航行业信用信息记录。
督促企业履行法定自查义务,严格遵章运行、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将通用航空服务质量管理纳入民航服务治理规则体系,推进治理规范、投诉举报、调查处置、执法机制的统一与衔接,提高服务质量透明度督促企业履行告知义务,保障通用航空用户、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四)加强协同共促加强部门协同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积极争取联合出台通用航空支持政策加强与工信部门协同,推动国产通用航空器及装备的研发、制造、应用加强与发改、应急、卫健、文旅、体育等主管部门协作,深化拓展试点,固化推广成果加强局省共建完善局省共建工作机制,加强协同联动,优先支持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发挥主体责任,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指导地方政府编制通用航空产业规划,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人才培养,协调关键资源,优化市场环境持续加强江西适航审定中心建设,支撑航空制造业发展深化军民融合优化机制,便捷流程,畅通飞行、空管、机务等退役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通用航空行业的渠道支持民品化的军用航空装备适航认证支持通用机场在布局建设时考虑国防需求,兼顾保障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永备机场为通用航空提供保障服务优化政企合作建立健全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机制,在智慧通航、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鼓励政企间通用航空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双向流动,培养通用航空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申请开展试点,总结试点经验,推动试点成果转化二、 夯实资源保障能力坚持全局性思维,推动空域、机场、飞行服务保障优化,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培育航空文化,夯实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基础一)优化空域管理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落实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部署,以提升低空空域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推动优化管理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分类划设低空空域,保障通用航空发展推动建立民航、军队、地方政府对低空空域运行、空防、公共安全各负其责的分工管理模式深度参与空域改革试点总结推广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按需加密低空航线,扩大低空报告空域范围探索在华东、中南等通用航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划设跨省低空飞行航线,实现短途运输、通用航空器跨区交付与转场飞行等常态化简化飞行计划审批积极协调配合国家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简化优化飞行任务审批、计划申请和审批(备案)程序,畅通申报渠道,扩大随报随批业务种类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飞行计划申报审批信息平台,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二)完善地面保障完善机场网络体系加强对通用机场布局规划的指导,支持地方政府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
支持运输机场增加通用航空保障设施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重点城市群引导建设大型综合性通用机场,疏解非枢纽功能支持城市群构建直升机场网络支持西藏布局加密直升机场改进通用机场审批积极配合建立通用机场场址审核、空域划设、验收等军地联合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简化审批流程,明确申请材料和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建设运营成本鼓励建设草地、水上、土质等简易适用、低成本通用机场,支持远程塔台、无塔台、无人值守机场运营鼓励咨询设计单位研究提供菜单式、可拓展的通用机场设计方案,降低地方政府及社会主体的投资成本完善地面配套服务支持航油保障企业完善油料配送网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通用航空油料保障市场鼓励创新维修模式,推动自主维修、航材共享,鼓励形成区域化、品牌化、网络化的综合保障服务商鼓励运输机场作为平台管理方,依托专业固定运营基地(FBO)公司提供多样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三)优化飞行保障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加快低空飞行服务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区域信息处理系统建设,支持地方政府或有关主体布局建设飞行服务站,统一数据接口和传输标准,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联网运行、数据和产品交换,按需提供基础和定制信息服务。
提升低空通信监视能力全面推动北斗定位终端在通用航空器上的安装使用,建设运行北斗飞行动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通用航空器低空飞行的实时监视及动态信息服务支持飞行服务站集约使用甚高频通信频率充分利用现有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基站、北斗飞行动态信息服务平台和已有飞行服务中心(站),推动以北斗定位数据为基础,融合北斗短报文、ADS-B数据的低空监视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通航情报服务保障水平健全通航情报服务保障体系,升级建设通航情报自动化系统,通过互联网定期更新发布全国目视飞行航图和《通用机场航空资料汇编》,视需开发差异性的通用机场情报信息、航空情报、气象情报等产品四)加强人才培养加强通航市场监察员培养依托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强化“结对子”培训机制,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和优化培训课程,开展通用航空监察员通识培训,以“一专多能”为原则,设计飞行、机务、空管等专业技能模块培训,提升融通管理能力继续强化监察员专业培养培训,强化专业人员队伍“三基”建设,加强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