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有效性研究.doc
5页高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有效性研究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推荐中学生阅读书目的号召,实现新课标背景 下的“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我校课题组开始 了为期一年的“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的课题研究本研究分为五个单元:“名著阅读”“人物通讯”“关于农村问题的调查研究” “新闻时评”和“辩 论赛”经过一年多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的结果表明,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不但能增长 见识、开阔视野,而且改变了学生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培养了他们的 主动探究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就本人承担的“名著阅读” 单元来谈谈研究的有效性一、背景与现状分析木校是一所郊区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父母以务农和外出打工 为主,留守孩子居多由于家庭的原因,学生普遍存在课外阅读量少的问 题笔者在进行此项课题研究之前曾在高二两个班做过一项“课外阅读” 的调查两个班共128人,在“高二以前读过几本名著”的问题上,选择“3本以下”的同学占74%;在“你读过中国古與四大名著吗? ”的问题 上,85%的同学“没读过”,10%的同学“只读过一木”这些数据反映的问 题具有普遍意义,不得不令人深思。
笔者曾经查阅本校近儿年高考语文单科成绩,并且与湛江市区的几所同等中学的成绩做了一些横向的对比,发现我校在语文单科平均分上处于 偏低水平,特别是作文二、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 •研究的对象以坡头区一中高二(9) (19) (20) (21)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共260 人2. 研究方法调查访谈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组织访谈的方法,掌握课题研究前后学 生阅读名著的篇目和数量探究交流法:生生、师生间互相探究和交流,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 惑和难题逐一解决,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学习状况对比实验法:通过研究对象实验前后与高二平行班的语文成绩等进行 对比分析,获得研究结果三、 研究的过程1. 每学期安排2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课外名著2. 每月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学生用周记或H记记录每个阶段的读 书心得3. 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4•收集出版我们的研究成果一一《书香伴我行》四、 研究成果分析1 •名著阅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有效性一一人生观价值观得 到升华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情操同学们读这些 作品,对真善美、假恶一丑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书里所阐述的人生哲理会 潜移默化地接受。
很多同学在读书笔记里记录下他们心灵感悟的点点滴 滴:“我喜欢那些富有感情,使人心灵饱满的书:它告诉我的是我现在所 拥有的和我必须要珍惜的每读过一遍,都能让心灵上多出一片净土在书中,我看到了李白潇洒豪迈的诗情才气,看到了屈原飘飘若仙 的气度,看到了李清照虚怀若谷的儒雅风度,看到了辛弃疾放声千古江 山,苏轼高歌大江东去……我的灵魂受到了启迪,我的生命因此更 加丰实课题研究开展这一年来,学生H常交流的语言变得更文明了,对待老 师和同学更加地有礼貌了,分析问题变得理性多了,他们将这些的转变归 结于读书阅读名著,无疑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次升华2.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一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局面得到了根木的改变,从 前同学们只会写“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现在“高老头”“桑迪亚哥” “奥斯特洛夫斯基”等都是他们作文的“常客”;以前写作文总是口语连 篇,如今作文则“出口成章”,大部分同学都能引用诗词或者名人名言, 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如此,我们在语文试卷的其他版块同样也看到可喜的变化高二 期末考试,参加研究的四个班级语文成绩全年级排名前四全年级语文平 均分83. 74,而参加课题研究的四个班级平均分均在92分以上,高二(9)班的平均分更是达到了 97. 2 ! 2015年高考,我校的语文成绩平均分为98. 8 分,而参加研究的四个班平均分达到106.4分。
3. 名著导读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有效性一一转变教师角色、提 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名著阅读课题研究的实施,使读书蔚然成风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 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形成此种情形下,教师角色转变为“学习者”, 继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相应变化学生在请求老师推荐读物的同时,他们也向老师推荐读物,例如很多 同学都在读的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也有同学向老师推荐路遥 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这些书笔者在人学时候 就读过,但为了能和同学们更好的交流,笔者还是重读了一遍经典因为 只有指导老师的理解深刻了,才能引导同学们理解地更加透彻五、反思本次“名著阅读”课题研究虽已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但是在研究过程 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值得本人反思和改进:1.学生阅读名著的类型不均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小说为主,其他文体涉猎较少通 过个别访谈,笔者得知,学生重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通俗易懂,可读性 较强这样的选择导致的结果可以在作文中略见一二,表现出來就是逻 辑不强,说理不够透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指导学生加强哲理 性名著的阅读2 •如何平衡学生的读书进度 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和习惯差异很大,学生们在同 一段时间内读书的内容不一,读书的进度不一,读书的量不一,对开展读 书交流和研究进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此,课题组的做法有:1・鼓励班级分小组合作探究,3-5人为一组, 在同一时间段读同一本名著,小组内先进行探讨交流;2•鼓励学生读书交 流活动时踊跃发言,争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帮助自己作者单位:广东湛江市坡头区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