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草的作用与功效.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艾草的作用与功效 艾草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草置于家中以"避邪'艾草有哪些作用呢?艾草的养生阅历方有哪些?以下是我给你整理艾草的相关知识 艾草的作用 一:祛寒、清除体内湿气、温养经络的作用 试验告诉我们,艾叶具有很强的祛寒作用,食用艾叶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令体内的湿寒之气排出体外艾叶能够疏通我们的十二经络,调理身体中的阴阳平衡体内的经络疏通了,气血循环自然就变得顺畅起来气血健康了,体内的寒气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 现代人由于缺少运动,所以普遍都有寒气、湿气过重的状况,艾叶则能够很好的治疗这种状况 二:去虚火和寒火 人体中患有口腔溃疡、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肿痛等等状况,这些都是由于体内虚火旺盛或者寒火完胜导致的只要将艾叶和水一起熬煮之后药液泡脚一会,然后全身除了微汗就可以了然后喝一些温开水,连续泡脚两单天,并且少吃一些寒凉食物,留神休息,那么这些疾病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三:抗真菌作用 艾叶煎液对皮癣真菌的抑菌作用最为微弱(与黄连、黄芩等煎液相对比),在15%浓度时堇色毛癣菌,开头呈抑制,30%浓度时除絮状表皮癣菌、足跖毛癣菌及白色念珠菌依旧发育外,其它为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狗山芽胞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均中止发育。
曹红烈等亦证明艾叶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孙迅又测定艾叶烟熏法对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狗小芽胞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申克氏胞于丝菌、斐氏酿母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抗菌作用 四:止血作用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明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试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加强张学兰等对其止血作用举行了对比研究,由试验结果可见,烘品2-5及炒炭品100%水煎液均可明显缩短试验小鼠的凝血及出血时间,与生理盐水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以烘品2(180℃、10分钟)、烘品3(180℃、20分钟)和烘品4(200℃、10分钟)止血作用最为明显,与生品组对比也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样品组则无明显止血作用建议艾叶制炭可改用烘法,以18℃烘10-20分钟及200℃烘10分钟,成品外表焦褐色为佳。
五:对胃肠道及子宫的作用 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兔肠在大量时有抑制作用 六: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小野艾水浸液对离体蛙心在大量时有抑制作用从克里米亚的艾蒿Artemisiataurica分开出来的Tauremizin(是一种倍半萜烯内酯),对离体蛙心、猫心和在位猫心均能加强其收缩力,对猫心并能减慢心率,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有拟肾上腺素的作用 艾草的养生阅历方 1.艾袋 用布缝成15厘米25厘米的布袋,内装500克细软熟艾将艾袋敷于脐腹部,可以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脐腹冷痛,或妇女寒性痛经;敷于肩部,可以缓解肩周炎之痛;敷于腰部,可以预防和缓解寒湿性腰痛 2.艾垫 将细软熟艾制成鞋垫,厚度为3~5毫米将艾垫垫在鞋内,能治疗和预防寒湿脚气、足癣、冻疮等 3.灸疗 用艾条灸治穴位或病变部位,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常用的灸法穴位如下:①足三里:调理脾胃,补益中气,通达经络,加强体质 ②三阴交:补益肝肾,调理月经,聪耳明目,固齿坚骨③关元:补益脾肾,升阳举陷,和暖子宫,调理月经。
④命门:和暖肾阳,祛风散寒,壮腰强骨,固精止带 4.艾附温中丸 艾叶、吴茱萸、川芎、白芍、当归各 90克,制香附180克,续断45克,生地30克,肉桂15克,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此丸具有益气补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妇女子宫虚寒,白带增多,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少腹冷痛,久不受孕等 5.灸治呃逆 艾条点燃,放于床头,熏10分钟,可治顽固性呃逆 看过"艾草的作用与养生阅历方'的人还看了: 1.艾草香的功能和作用 2.艾草的功能与作用 3.艾叶煮水的功能与作用 4.艾草能不能用来洗澡 5.艾草根煲汤有什么功能和作用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