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doc
6页2022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理科综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1至7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5分;8至12有多个答案,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每题共60分)31、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沿斜面匀加速滑下,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L/2处的速度为A. B. v/2 C. V D. v/432、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 A.2 m B.2.5 m C.2.9 m D.3.5 m33、一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又以a1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恰好停止,若AB长为S,则质点走完AB所用的时间是 A. B. C. D. 3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v一t图像,若两个物体在同一地出发,且两物体最终运动的位移相等,甲的初速度是乙的初速度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沿负方向运动 B.甲、乙在运动过程中一定会相遇C.甲、乙在to时刻相距最远D.乙运动的时间一定是甲运动时间的3倍35、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的力F拉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箱子,箱子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
若箱子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Fsinθ B.Fcosθ C.μmg D.μFsinθ36、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 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 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7、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量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A. B. C. D.38、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A. 将加速下滑 B. 继续匀速下滑 C. 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D. 受到的合力增大39、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
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刻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F/Nt/s40、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D. 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41、如图所示,质点通过位置P时的速度、加速度及P附近的一段轨迹都在图上标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 (a) 图 B. (b) 图 C. (c) 图 D. (d) 图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f=50Hz的交流电源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得到的纸带上,舍去前面较为密集的点,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 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如题图所示。
1)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打下A点时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如图是“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A点,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F1、F2的方向必须互相垂直B.在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C.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保证O点的位置不变,F1变大时,F2一定变小 D.在误差范围内,拉力F一定等于F1、F2的代数和(2)图丙中Fˊ是以F1、F2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填“F”或者“Fˊ” )三,计算题(本题3个小题共40分,需要必要的文字说明 解题步骤)1.(12分)一列队伍长L=120m,行进速度V1=1.6m/s.为了传达一个命令,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赶到队伍排头,其速度V2=3m/s,然后又立即用与队伍行进速度相同大小的速度返回排尾.问:(1)通讯员从离开队伍到重又回到排尾共需多少时间?(2)通讯员归队处与离队处相距多远?2.(12分)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顶点,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3.(16分)如图所示,一木块质量为m,放在倾角为θ的静止斜面上,(斜面足够长)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推这木块时,木块沿斜面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a,请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求这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经过时间t后木块的速度和对应的位移大小。
xx届第二次月考物理答案A 2.D 3.D 4C 5B 6.A 7.C8.BC 9.10.D 11.BC 12.BD实验题13、(1)0.1;(2)0.86m/s; 0.64m/s2 (1)B (2)F (1)通讯员从排尾赶到排头时,有关系式: v2t-v1t=L ① 设通讯员从排头返回排尾的速度为v2′,其值为v2′=v1= 1.6m/s,又有关系式: v1t'+v'2t'=2v1t'=L ② (2)通讯员归队处与离队处相隔距离就是整个队伍在同样时间内行进的距离,即s'=v1T=1.6×123.2m=197.1m15.(1)常规解法:由位移公式得s1=vAT+aT2s2=[vA·2T+a(2T)2]-(vAT+aT2)将s1=24 m,s2=64 m,T=4 s代入两式求得vA=1 m/s,a=2.5 m/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