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2021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培仁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6901416
  • 上传时间:2022-0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1.5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2021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培仁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有① B.叶绿体外膜上有③ C.高尔基体膜结构有②        D.线粒体内膜有④参考答案:B2. 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不全是葡萄糖的是   A.淀粉         B.糖元         C.纤维素         D.蔗糖参考答案:D3.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基因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细胞多样性参考答案:D4.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7%.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和17% B.30%和21% C.18%和31% D.17%和32%参考答案:B【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答】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则C=G=19%,A=T=50%﹣19%=31%.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7%,即T1=32%、C1=17%,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计算可得T2=30%,同理,C2=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双链DNA中的T与C所占的比例;其次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T与C所占的比例.5. 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错误的做法是(  )A.选取一个细胞不可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全过程B.解离时仅使用质量分数15%的盐酸使细胞分离C.应选择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的真核细胞作材料D.如果在视野中不能观察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参考答案:B【考点】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制作装片步骤是: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解答】解:A、经过解离步骤细胞死亡,选取一个细胞不可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全过程,A正确;B、解离时需要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使细胞分离,B错误;C、应选择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的真核细胞作材料,C正确;D、如果在视野中不能观察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6. 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的病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        B.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C.供给能源    D.供给水分参考答案:C7.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参考答案:B8. 根据下表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时CO释放能量产生的水脂肪75%13%较多X糖类44%50%较少Y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C.X<Y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参考答案:C9. 下图①~④是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侧表示红细胞外侧,B侧表示红细胞内侧。

      按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参考答案:D10.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再滴加吡罗红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接着换上高倍镜观察即可参考答案:C11.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基因具有催化作用                D.组成基因的碱基分别为A、U、C、G参考答案:A12.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 A. ①     B. 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B13. 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正常情况下色盲基因的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 2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B. 2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C. 1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中D. 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参考答案:A14.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参考答案:C前期细胞中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没有出现着丝点分裂,A错误;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出现着丝点分裂,B错误;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C正确;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没有出现着丝点分裂,D错误。

      15.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A. 125只/公顷 B. 100只/公顷 C. 75只/公顷 D. 50只/公顷参考答案:BM:样地中标记个体总数,n为重捕个体数,m为重捕中标志个体数,则该调查区种群数量N=M×n/m,所以B选项正确16. 参考答案:A17.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C. 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原因是其在细胞中含量最多D. 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K参考答案: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间的统一性,A正确;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虽然极少,但是不能缺少,微量元素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如Fe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少了人易得缺铁性贫血,B错误;C是最基本元素,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C错误;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D错误18. 将数量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

      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A组明显大于B组A组中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分化 C.促进细胞衰老  D.抑制细胞癌变参考答案:A19. 某蛋白质含n个肽键,由m条肽链组成,该蛋白质水解后可生成(    )个氨基酸A.n-m    B.m-n    C.n+m   D.n参考答案:C20. 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细胞膜内外浓度情况未标出.已知“●、◆”为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一种物质B.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D.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且不消耗能量参考答案:C.【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由题图可知,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同一载体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所以其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其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同一载体进入细胞,A错误;B、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所以其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C、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其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C正确;D、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消耗能量,D错误.21. 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 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参考答案:D22. “牝鸡司晨”是一种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叫。

      已知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鸡的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B. 该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C. 一只母鸡性反转成的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D. 一只性反转的公鸡与母鸡交配,子代雌雄之比为2:1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性别决定,考查对表现型和基因型关系、性别决定类型的理解明确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A.“牝鸡司晨”是一种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叫上述现象说明鸡的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A正确;B.母鸡变成公鸡,其性染色体没有发生了改变,故该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B正确;C.性反转只是表现型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的变化,一只母鸡性反转成的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C错误;D.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性反转其实变的只是外观,其染色体是不变的,这只性反转的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仍然是ZW,其与母鸡ZW交配,后代的染色体组成为1ZZ(公鸡)、2ZW(母鸡)、1WW(不能成活,胚胎时已致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