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第三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6页2020-2021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市第三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向甲、乙两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时,发生如下反应测得窗口中n(PCL4)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0-10min内甲容器中PCl3的反应速率为B、在7°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甲=K乙C、若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PCl3(g),则再次达到平衡时PCl3的体积分数增大D、升高甲容器的温度,可以使甲容器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乙容器的相同参考答案:C略2. 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C.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D.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原子,表示所有的碳原子,既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故A正确;B.二氧化碳分子为直线型结构,二氧化碳的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C.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中,当n=16时,表示的为硫离子,硫离子能够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故C错误;D.只能表示羟基,不能表示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正确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A。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CO3与石灰水反应,当n(NaHCO3)∶n[Ca(OH)2] = 1∶1时,HCO3-完全转化为CaCO3B.CO2通入石灰水中,当n(CO2)∶n[Ca(OH)2] = 1∶1时,能得到澄清溶液C 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 = 1∶1时,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 = 1∶1时,溶液中铁元素只以Fe3+形式存在参考答案:A略4. 如果 1 g H2O中含有m个H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18 m B、9 m C、2 m D、m/9参考答案:B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CaH2的电子式:[H:]?Ca2+[:H]- B.Cl-的结构示意图:C.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 D.2,4,6-三硝基苯甲酸结构简式:参考答案:A略6. 对于化学方程式SiO2+3CSiC+2CO↑,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中Si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B.硅元素被还原了,碳元素被氧化了C.在反应中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参考答案:CD略7. 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H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参考答案:C8. 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SOCl2)中形成的,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上述过程中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Li2SO3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与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参考答案:D略9.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 3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 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加热的试管口应该低于试管底;B.尾气处理装置要防止倒吸;C.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解答】解:A.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加热的试管口应该低于试管底,否则水蒸气冷却后导流而炸裂试管,故A错误;B.尾气处理装置要防止倒吸,该装置没有防倒吸装置,故B错误;C.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所以集气瓶中导气管应该遵循“短进长出”原则,故C错误;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装置符合条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收集和制取,明确实验原理及气体收集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实验操作规范性及评价性进行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A.10. 下列仪器名称规范、正确的是( ) A、三脚架 B、表面皿 C、镊子 D、瓷钳锅参考答案:B略11. 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序中,正确的是A. 元素的非金属性:S>Cl>P>Si B. 元素第一电离能:O < N < FC. 离子半径:Al3+ > Mg2+ > Na+ D. 沸点:HCl < HBr < HF 参考答案:BD12. Inorganic Syntheses一书中,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
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A)A中装浓硫酸,B中装浓盐酸(B)A中装浓盐酸,B中装浓硫酸(C)A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装浓氨水(D)A中装浓氨水,B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参考答案:B略13. 核糖[CH2OH—(CHOH)3—CHO]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被氢氧化铜还原C.1 mol 核糖分子可与4 mol 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D.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参考答案:C略14. 对以下事实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明矾可以净水,是由于明矾溶于天然水中可以生成氢氧化铝胶体C.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水显碱性参考答案:C略15. 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氮化镁并探究氮化镁的某些性质请完成横线上的相关问题:(1)实验步骤及现象:① 连接仪器并 然后,向各仪器中加入适量所需药品② 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B中浓溴水颜色变浅至褪色,C中产生无色气泡。
④ 点燃酒精灯,观察到E中固体变成了黄绿色氮化镁是黄绿色固体,遇水剧烈反应生成两种碱)(2)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3)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装置中P2O5是一种非氧化性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 A.NH3 B. H2 C.SO2 D.CO2(5)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此装置中存在着明显缺陷,你的改进措施是 7)某同学要探究E中固体成分将E中的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写出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1)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通入惰性气体,排除装置中的空气;(2)分液漏斗;(3)3Br2+8NH3=6NH4Br+N2(3Br2+2NH3=6HBr+N2);(4)B;(5)N2+3MgMg3N2(6)在E装置后,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E装置。
7)Mg3N2+8HCl=3MgCl2+2NH4Cl,Mg+2HCl= MgCl2+H2↑; 试题分析:(1)① 由于该装置是有气体制取及参加的反应,所以首先应该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向各仪器中加入适量所需药品②由于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为了防止在加热时大量的氢气与氧气化合放热发生爆炸,要在通入氢气前先通入惰性气体,排除装置中的空气;(2)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3)在B处氨气与Br2发生反应产生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Br2+8NH3=6NH4Br+N2;(4)A.NH3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碱,可以与浓硫酸和P2O5发生反应,不能用于干燥,错误;B. H2 有还原性,与P2O5不能发生反应,可用于干燥,正确;C.SO2 与D. CO2与浓硫酸和P2O5都不能发生反应,可以用于干燥两种气体,错误可以干燥的气体是氢气,选项是B;(5)在E装置中氮气与Mg发生反应产生氮化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MgMg3N2;(6)此装置后边无尾气吸收装置,而且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会导致Mg3N2水解变质,因此需要改进,改进措施是在E装置后,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E装置。
7)要探究E中固体成分,将E中的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在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3N2+8HCl=3MgCl2+2NH4Cl, Mg+2HCl= MgCl2+H2↑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999·广东卷)某工业反应混合液中仅可能含有的组分是:乙醚(C4H10O)、乙醇(C2H6O)和水经分析,液体中各原子数之比为C∶H∶O=16∶42∶5 (1)若混合液中只含两种组分,则所有可能的组合是(错答要倒扣): (2)若混合液中含有三种组分,在628克混合液中有1 mol H2O,此时乙醇和乙醚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参考答案:(1)乙醚和乙醇和水 (2)乙醚为7 mol,乙醇为2 mol略18. (4分)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kJ/mol的热量从手册上查出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试计算N-H键的键能是 参考答案:391.55KJ/mol19. 合成氨的原料气N2和H2通常是以焦炭、水和空气为原料来制取的。
其主要反应是(假设所有反应完全进行): ① 2C + O2 → 2CO ② C + H2O(g) → CO + H2 ③ CO + H2O(g) → CO2 + H2 (1)1 kg焦炭按上述反应最多能产生__________m3 H2(标准状况)2)合成氨原料气中的N2是通过反应①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