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kV升压站测量方案.docx
16页升压站施工测量方案编号:XXX工程名称:XXX示范项目作业项目名称:升压站施工测量方案编写: 日期:2022-04-22XXX有限公司XXXEPC总承包项目部1 .工程概况及施工说明 11.1. 测量范围 11.2. 测量器具 11.3. 测量人员 12 .编制依据及成果 12.1. 测量技术依据 12.2. 施工控制网的成果表 13 .施工测量的准备 34 .升压站区域平面控制网建立 45 .升压站区域高程控制点设立 56 .平面控制及测设方式 67 .施工过程中各单位工程轴线、标高传递及沉降观测 78 .测量的质量预控措施 88.1. 要素控制 88.2. 准备控制 88.3. 过程控制 88.4. 检验控制 89 .测量的安全预控措施 810 .提交给总包及业主的表格 9220kV升压站施工测量方案1 .工程概况及施工说明项目名称为XXX示范项目该项目本期额定容量为100M肌安装容量125.8MWP,配套建设一座IooMVA/22OKV升压站,同步配套15MW∕15MWh储能系统本期一次建成2 .测量范围本工程为升压站建筑工程施工范围为生活消防泵房、污水处理设施、深井泵房、22O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等各项辅助建构筑物。
2.1. 测量器具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GNSS接收机南方测绘2应检验合格并贴有合格证2全站仪9029001应检验合格并贴有合格证3水准仪C266701应检验合格并贴有合格证4钢卷尺50m1应检验合格并贴有合格证5盒尺5m1应检验合格并贴有合格证2.2. 测量人员本工程测量负责人:***测量员:***、***复核人:***3 .编制依据及成果3.1. 测量技术依据《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DLfT5210.1-20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电力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范》DLT5445-2010《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3.2. 施工控制网的成果表XXX示范项目220kV升压站的施工控制网采用“三角网”的布网方式,依据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朔州右玉高家堡风电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设置二级控制点4个见下图:E02X=4407833.429(A=4144.467) ∖B=625228 790(8=2029.700)H=1483.350升压站施工控制网成果表测量依据控制桩序号X(m)Y(m)H(m)E024407833.429625228.791483.350E034407745.479625153.3021495.760测量说明控制点编号ABH设定值(In)NO.Ol4080.5042008.1501482.95N0.024093.0202056.0101482.90N0.034010.6702063.6001482.90N0.044002.7402004.0001482.95实测值(In)控制点编号ABIINO.014080.5002008.1461482.946N0.024093.0232056.0131482.907N0.034010.6712063.6021482.905N0.044002.7362004.0021482.947误差值(mm)控制点编号ΔXΔYΔHNO.01+4+4+4N0.02-3-3-7N0.03-1-2-5N0.04+4-2+34.施工测量的准备施工测量人员必须仔细阅读并熟悉设计施工图,对总包及业主移交的有关站区测量的原始资料,交桩控制点进行认真核对。
放样前,应对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核,办理交接手续并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选用的测量仪器、工具的精度等必须符合要求,并作好仪器的校验及保养,使仪器保持良好状态施工测量前,应具备下列资料:1.1 总平面图1.2 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1.3 建筑物的轴线平面图1.4 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1.5 设备的基础图1.6 土方的开挖图1.7 建筑物的结构图1.8 管网图1.9 防雷接地图1.10 场区控制点坐标、高程及点位分布图5 .升压站区域平面控制网建立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总包及业主提供的场区控制点建立升压站施工控制网建(构)筑物的施工控制线,根据升压站场区的平面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控制网的坐标轴,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其主要技术,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表8.3.2)的规定表8.3.2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 级边长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一级≤1/300007,7√^^二级≤1/1500015,7√w注:n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按照站区总平面布置和总包及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坐标,采取“三角网”的布网方式,建立本站的二级控制网。
根据测设完成的二级控制网,先测定生产控制楼结构A轴、B轴、C轴、D轴及1轴〜6轴控制轴线,再测定主要设备基础(主变基础及主变架构设备基础)的控制轴线并埋设固定标桩.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定位误差,不应大于2cm;两建筑物间有联动关系时,不应大于ICm,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应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表8.3.2)测角中误差的大小,按表8.3.3选定GB50026∙2007(表8.3.3)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仪器精度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测角中误差2.5〃3.5〃4〃5〃10〃1〃级仪器432——2〃级仪器654316〃级仪器———43矩形网的角度闭合差,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4倍建筑物围护结构封闭前,应根据施工需要将建筑物外部控制转移至内部引测的投点误差,一级不超过2mm,二级不超过3mm6 .升压站区域高程控制网设立升压站高程控制网在平面控制网布设时同步完成,高程点与控制点为同一标识按照升压站建构筑物施工进度,根据站区所设置的4个控制点依次在生产控制楼、35kV配电间、主变设备基础、220kV屋内配电装置等周围设置高程控制点,并加以保护,作好测设记录建筑物的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
附合路线闭合差,不应低于四等水准的要求水准点的个数不应少于2个当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点标桩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引测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GB50026-2007(表4.2.1)的规定:表4.2.L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m)山地(mm)二等2—DSl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Z三等6≤50DSl因瓦往返各--次往一次12√L4∙x∕wDS3双面往返各•次四等10≤16DS3双面往返各•次往一次20VL6Vw五等15—D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注:①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线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②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③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稳后进行各等级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GB50026-2007(表424)的规定:表424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二等DSl50130.50.50.7:等DSl100360.31.01.5DS3752.03.0四等DS31005100.23.05.0五等DS3100近似相等————注:①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米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米。
②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③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制当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对于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合格结果,其他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7 .平面控制及测设方式升压站各单位工程的定位以平面控制网为依据,用极坐标测设法测定各单位工程平面控制点,经复查合格后,在纵横轴线上设控制桩备用各控制桩不得设置在道路、地下设施及施工机械行走范围内,并基坑开挖上口线不小于L5m,埋设要牢固,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控制桩位移、损坏对主变基础中心线、辅助用房中心线等主要设备基础轴线应单独设置控制桩,并与施工测量控制网交叉复核8 .施工过程中各单位工程轴线、标高传递及沉降观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及标高传递的偏差,不应超过GB50026-2007表8.3.11的规定:表8.3.11建筑物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允许偏差项目内容允许偏差(mm)基础桩位放样单排桩或群桩中的边桩+10群桩+20各施工层上放线外廊主轴线长度1.(In)L≤30+530 1.1 高程传递:利用水准仪根据站区设置的高程控制网,将标高从水准点引测至建(构)筑物四周合适的柱上,做出永久性标识,以上各层以此为基准点,用钢尺丈量传递,各层内用水准仪找平1.3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在规范规定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的建(构)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利用水准仪将标高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