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青海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模拟题库及答案.docx
46页2023年青海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一单选题(共60题)1、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2、我国目前的学位级别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 )A.专科、学士、硕士、博士B.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C.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后D.学士、硕士、博士【答案】 D3、下列决策模式中,( )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A.行政主导模式B.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答案】 B4、“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为( )A.巴格莱B.赫钦斯C.马利丹D.涂尔干【答案】 B5、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不包括( )A.专科教育B.本科教育C.研究生教育D.博士后教育【答案】 D6、隐性课程不包括( )A.学校组织方式B.校园人际关系C.教师教辅资料D.学生班级学风【答案】 C7、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 )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个体性D.群体性【答案】 A8、有关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较强B.市场的力量较强C.高校自身的力量较强D.学者所代表的学术力量较强【答案】 A9、制定教学计划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归宿的是( )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时间分配D.学年编制【答案】 A10、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的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答案】 A11、专业人员要依靠专业组织制定的伦理约束其行为,是因为( )A.专业的服务性B.专业的高深性C.专业的伦理性D.专业的教育性【答案】 C1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答案】 D13、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 )A.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D.大、中、小、微型课程【答案】 B14、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条件是( )A.过程管理B.班组管理C.导师制D.百分制【答案】 C15、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体现了( )的思想A.教育手段B.教育管理C.教育平等D.教育效率【答案】 C16、教师应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A.理论与实践B.科学性与思想性C.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答案】 A17、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 )A.综合化趋势B.多样化趋势C.人文化趋势D.科学化趋势【答案】 A18、根据比格斯的研究,学习动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工具性动机、内在动机和成就动机,这三种动机分别对应于哪三种学习策略( )A.再认策略、意义策略和组织策略B.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和再认策略C.再认策略、组织策略和意义策略D.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和目标策略【答案】 A1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答案】 B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答案】 B21、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A.培养途径B.教师C.培养目标D.学生【答案】 C22、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A.高关联化B.综合化C.短学程化D.融合化【答案】 C23、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
A.<15%B.>15%C.15%-50%D.>50%【答案】 C24、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关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答案】 B25、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郝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答案】 C26、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必须进一步( )A.收归上级高等教育管理部门B.扩大C.保持D.减少【答案】 B27、对我国近百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较大的国家是( )A.意大利和法国B.日本和印度C.日本、德国、美国和前苏联D.英国和法国【答案】 C28、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不同,下列哪一种学习策略会最大限度帮助理解知识结构的复杂性( )A.再认策略B.意义策略C.目标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B29、教师应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学原则A.理论与实践B.科学性与思想性C.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答案】 A30、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 C31、教师能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做法是( )。
A.操纵学生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D.监督学生【答案】 C32、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引领社会【答案】 A33、中世纪欧洲大学中影响巨大的样板学校是( )A.巴黎大学B.威斯康星大学C.东京大学D.达勒姆大学【答案】 A34、一般来说,对于( )的高校,其教师队伍建设的职务结构最好是“金字塔型”A.以教学为主B.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为主C.教学与科研并重D.研究型【答案】 A35、教师队伍内部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各级职务的比例状况是高等学校教师的( )A.年龄结构B.学历结构C.职务结构D.专业结构【答案】 C36、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学习者、( )、教育开发职能和教育管理职能A.学习资源B.学习平台C.学习软件D.学习环境【答案】 A37、素质的涵义是(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答案】 D38、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 )A.自然发展的过程B.被动发展的过程C.自主建构的过程D.被动生成的过程【答案】 C39、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起始于( )。
A.柏林大学B.哥廷根大学C.哈勒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答案】 A40、高校课程的设置和组织超越以往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过分强调,越来越重视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相联系这种倾向指的是( )A.课程内容综合化B.课程实施多样化C.课程方向人文化D.课程性质职业化【答案】 D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答案】 A42、从进人大学四年级开始到大学毕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 )A.心理适应期B.学业准备期C.心理准备期D.心理摇摆期【答案】 C43、当代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和改善教学,发挥( )A.选拔性功能B.发展性功能C.鉴定性功能D.导向性功能【答案】 B44、下列哪一项不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 )A.目的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得当D.手段先进【答案】 D45、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不包括( )A.地域结构B.形式结构C.队伍结构D.层次结构【答案】 C46、我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调控力度的方式是( )A.间接调控B.宏观调控C.间接的和宏观的调控D.直接调控【答案】 C47、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反映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
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答案】 C4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答案】 A49、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 )A.自然发展的过程B.被动发展的过程C.自主建构的过程D.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