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试卷(18套).doc
139页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淤积 绿菌场 娇健 独占鳌头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保护非物质文化辽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文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之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遭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白世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勃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遵感人,而且历久弥斯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之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5.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凸B.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稚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晶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
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竞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
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 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失:过错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募:招求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D.帝菩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挠:阻碍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 ②诣闻乞还者数千人③百姓耆老为祷请 ④其为民爱若此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
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固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第Ⅱ卷(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译文:(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译文: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离骚》)(2)长太息以掩滋兮, 屈原《离骚》)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行路难,行路难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7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
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