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卷心菜为例来研究尼古拉费钦未完成式绘画风格.docx
7页以卷心菜为例来研究尼古拉·费钦“未完成式”绘画风格 吉舒舒 王冬亮摘 要:费钦是俄裔美国的艺术家,被列宾称之为“现代画家中最有才华的人”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俄国的艺术文化发展到一个鼎盛的时期,费钦是一个富有天赋和十足个性的画家,他理性看待艺术世界的变化,也不参与任何艺术流派和组织;他在继承俄罗斯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把人物的透视通过强烈的线条表达出来,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人特色在艺术表达上有自己的主张,他在选材和构思上,喜欢从平凡生活中寻求灵感,追求自然的美与真实的丑,纯正与鲜明;探索与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不同的一种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内在与外在的牵制,费钦生平的经历及心路历程的变化,对他作品风格的转变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浅析他所善用的“未完成式”风格的形成,可有助于更加清晰的研读费钦的油画作品Key:形式与空间;概括;表现力;油画语言引言圣彼得堡美术学院是对费钦至关重要的学习场所,二十世纪初他在美术学院毕业,在这宝贵的几年时间,他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随后他回到了母校喀山美术学校任教,成为当地的一名美术老师他著名的画作《菜蛾——卷心菜收获的季节》是在此期间创作并获奖的一幅作品。
这张画也是让费钦名声大燥的主要作品之一,可见俄国在当时严谨的学院派绘画占主导地位的绘画风格中,费钦的《菜蛾》在表现趣味的,对画面的装饰性的运用,对整个艺术社会带来影响一、费钦绘画风格的形成1.求学时期、任教时期、美国时期费钦出生于俄罗斯喀山市,父亲是一名木雕工匠,而费钦的艺术启蒙及对绘画的热爱,更是来源于他的家庭和童年时代童年时喀山的风情,地貌都曾出现在他的绘画记录里在他对艺术还处于懵懂时期时,童年的喀山给了他心灵最丰富的滋养费钦在青年时期遇到列宾是非常幸运的列宾更偏重于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擅长以历史为题的重大题材,而费钦并没有人云亦云,他擅长于捕捉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更欣赏的是农民肖像作品绘画,多往表现主义方向发展,喜欢更接近平民化生活的题材在此喀山美术学校任教期间,他创作出著名肖像画《萨波日尼科娃夫人》和《父亲的肖像》而这些作品和《菜蛾》不论从绘画风格还是表现技法来说,都彰显出费钦绘画语言的独特性1923年费钦背井离乡来到美国纽约,新环境激发他的创作欲望,非常积极的参加各种画展,这一时期的作品,无因循守旧也不谨小慎微,色彩欢快明亮在这一个时期费钦创作的肖像画《木雕人》造型和色彩的精到,传承的是列宾的衣钵。
受到称赞的还有《艾雅与罗马甜瓜》在美国的一份展刊中这样记载着:“费钦创造了另一种基于印象派后期和20世纪来流行的艺术风格”在这个时期费钦的艺术创作和人生境遇到达了一个高峰2.巡回画展、印象主义、艺术世界巡回展览画派的创作思想,遵循着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美是生活艺术家的使命不在于追求那些不存在的美,也不在于美化生活而这些思想,或多或少带给费钦新的思考,统观费钦这一阶段的肖像作品,他经常把人物放置于优雅而抒情的环境当中,人物的气质高贵,表情含蓄那个时期费钦把风景描绘的无比的纯净,充分流露出,他对现实矛盾的回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完成式”是费钦创造的全新的绘画样式,是他艺术生涯中最璀璨最具有特点的标志,也是他区别于别的画家对世界美术史的贡献这个贡献,使他在世界美术史上找到了自己的席位其实“未完成式”也不是费钦的原创,他是发展延伸和最终定型的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很多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绘画中,展现过“未完成式”的绘画风格,但却不占主导地位比如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在他的大量的芭蕾舞女绘画中就显现了这种“未完成式”的形态二、费钦作品特征分析1.取舍得当的表现手法费钦的未完成式油画和素描作品是在营造出一种具有强烈绘画性的特征,通常对画面主体的脸部及手部进行细致的刻画,而对于服饰和背景,则采用非具象的处理方式。
虚实相间做陪衬的部分就采用意象的办法,处理主是主宾是宾,在这样的局部性绘画特写中费钦更加专注刻画人物眼神,传递的情感及精神层面,并通过厚重有力的笔触,部分画面留白等方式进行画面的强化性对比《萨波日尼科娃夫人在钢琴前》是典型的未完成式画作,环境是一架靠墙的钢琴,费钦只在夫人的面庞和眼神给予了精心刻画,所有的动人心魄的精髓都落在了夫人的面庞和眼神上,我们的目光只有落在夫人的脸上,看别的地方都觉得多余了2.放松的笔法和色彩运用在费钦的绘画风格中,画面主体与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主体人物在画面属于中心地位,用笔更加细腻严谨,而背景的衬托作用,作者运用厚薄变化的笔触来表现,使得对比更加协调,对背景及衣物的概括性处理手法,既放松又充满了色彩的和谐鲜明和浓重厚实费钦绘画的浓郁奢侈,靠的是用笔大胆及用色辉煌的和谐在大幅创作作品《菜蛾-卷心菜收获的季节》之中,作者围绕着这一现实主题的创作,给每一个位置的人都精心设计了,人物的神情动态,大到站立蹲屈,小到表情的各个夸张,都有所考究可如此细致的考量,却又在作者笔下通过很是放松的寥寥几笔,刻画的生动传神这些带有画家本人情感的戏剧性人物,在画面的整体构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样富有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在思想相对封闭的时代,无疑是带给费钦,以及整个艺术世界新的发展。
个人化的表现技巧是使得费钦的未完成式作品中包含着冲突和矛盾,却又存在巧妙的制约,不仅表现出了画面中本身的质感区分,还能强调出画面的层次,虚实的转化,使得画面在技法上达到和谐三、与东方绘画的联系与意图1.“中国式”留白与油画语言的碰撞留白是中国绘画的独特表达方式,也是重要的审美特征,是一种手段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留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与西方油画相比,画面的虚实主要体现在留白处和所画的景物当中,使得画面前后,浓淡的对比更加明显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尼古拉·费钦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从画面的布局,结构来看,富有装饰性和平面化的表现,费钦的画作不像以往俄国绘画的那样光影效果明显,细节刻画完善,立体感效果强,相反的是,在结构布局中放松大胆,平面化的构成中增加了不少画面的趣味性费钦曾表示,在他的艺术创作之路中,受到来自外界的其它艺术家,以及艺术世界的影响,德加的芭蕾舞女,开创了未完成式的先河,费钦只是将其完善并将它介绍给世人对中国绘画的向往,使得费钦也常常使用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来进行创作,进一步的启发艺术的萌芽对于中国画中笔墨淡雅的喜爱,费钦借鉴到他的画面,他画面的人物,是主体,而背景,则是我们所说的留白,用油画的形式表达主虚之间的关系,对于绘画技法的研究,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观赏费钦的油画作品《卷心菜收获的季节》时,我们能够在它的画面中发现不同的绘画技法,他用笔的细腻以及粗放,让我们时而诧异那居然是同一张画,时而又感叹作者的高超技术,想法的大胆2.“未完成”的画作通过观者来完成什么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以及个人审美意义的演变转化出来,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艺术作为人们审美意识的最高体现,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性绘画的种类繁多,但我们不能一概的否认某一艺术门类,也不能盲目的抬高某一艺术门类费钦的创作,不论是绘画,还是别的雕塑,都带有他自己的语言符号,他画面的大胆用色,可与其他画家区分开来费钦把自身对艺术的体验和感官的触感抒发出来,作为读画人的我们,通过他的画,能够得到美的体验未完成式是后代在观赏他的作品得出了的名词,通俗意义上讲,代表的是这幅画没有完成的状态,可在观画者看来,这却是一种褒奖的意思,一幅好画,并不能用它是否在视觉意义上有没有完成,而是它能够给观者带来一种神秘的艺术,让观者有时间在画面驻足思考,无疑费钦做到了,他的作品的独特新颖的形式,给我们更深刻的思考,这所谓的“未完成”作品,在另一层意义上表现出,需要依靠欣赏者去“接着完成”。
一幅作品的完成,需要三个因素,艺术家,艺术作品,及欣赏作品的人费钦在创作的时候已經考量了,能够看到他作品的人,是能够懂他的人事实也是如此,费钦的画,响彻世界,让我们不得不驻足停留四、结论通过对费钦“未完成式”艺术风格的研究学习,以及欣赏分析他的典型艺术作品,发现费钦对艺术的钻研方面,除了吸收了本国艺术家的精髓,还在外来艺术流派的熏陶中不断学习,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体系他的油画,既保留了古典美,又有丰腴时尚的西方新能量,使得读者能感受到强有力的张力,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风格Reference:[1]姜立.尼古拉·费钦的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62-63.[2]尼古拉·费钦油画作品的风格探究与应用实践[K].韶关学院学报.2008(1):41-04[3]朱平.遗落的珍珠——浅析费钦油画艺术[4]全山石.费钦油画肖像[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