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战略争锋.docx

48页
  • 卖家[上传人]:bao****ty
  • 文档编号:203677045
  • 上传时间:2021-10-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6.59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草根简介:陈劲松 财务、经济管理专业出身,金融类中级经济师,金融行业从业5年;屌丝,打工者;看《南方周末》6年,再看四月网1年至今时常思考本人生命的意义,爱关注身外之事,遇事爱想“应该是什么样” 战略争锋(1):李嘉诚为什么撤资? 2015-09-27 字号: 小中大 2011年,李嘉诚开始抛售中国资产,一时间,李嘉诚看空中国论,喧嚣尘上,大陆楼市立马重挫但李嘉诚撤出大陆和香港的动作,一直持续下来,2011年开始不再在大陆拿地,2012年之后 也不再购买香港地块;2013年加速抛售大陆香港资产;截止2015年6月末,李嘉诚家族在大陆只剩一个在建项目,20万平米的世纪汇,原是自留商用物业,现在正在寻求转手;在香港的物业也 只剩130万平米;剩下的只有一些土地储备到2015年 9月,完成公司注册地全部外迁 关于李嘉诚撤资中国的原因,数年间,各种论断横出 政治上有:没有安全感;儿子继承不了人脉资源,玩不转中国政商关系;投资环境恶化;旗下码头工人罢工对李嘉诚心理造成打击等 商业逻辑上有:中国或将面临经济危机,李嘉诚看空中国,看空大陆与香港楼市;投资回报变低;现在资产估值高正好抛出;欧洲危机刚过短期内不会再次发生危机;欧洲资产估值低;对英 国法律制度相对熟悉、英国汇率稳定;乘中国资产估值高欧洲资产估值低的良机,转移到欧洲,等中国风险过去,再杀回来等。

      李嘉诚也变成了“李跑跑” 纵观网络上的关于李嘉诚撤资各种原因,基本上就两种,一是故意唱衰中国、抹黑中国的,观点代表是“投资关系恶化”、和强调“政商关系”“人脉”等;其余的是另一种,只看到表面, 这其中,还隐藏着一些人故意转移视线的用心 而认为李嘉诚看空中国是主调李嘉诚真的是看空中国吗?草根陈劲松认为: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绝对不是看空中国! 1、李嘉诚撤资不符合商业逻辑 一则,大陆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非高科技产业的回报率,应该仍然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国家大、人口多市场庞大,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国内 区域间发展落差大,所以未来市场的增长空间大,这绝非是发展成熟的英国可以比拟的;中国与2013年9月、10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平台,到2015年初不少国家积极响应,亚投行 进展顺利,中国未来发展空间之大,难以估量; 二则,香港与大陆的楼市与零售业,虽然过了成长期,但长尾效应仍然不可小觑; 李嘉诚不至于看不出这两方面即便香港这两年为调控房地产,“辣招”频出,但内地近几年却在托市所以,说李嘉诚看空中国而撤资,是站不住脚的 三则,作为世界级商人,坐拥万亿港元资产的李嘉诚家族,自然知晓收益与风险同在,投资必有风险,会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原则。

      所以2010年以前,李嘉诚家族在中国及欧 美都有大量产业,并不奇怪,投资欧美都属正常但2010年及以后,持续不断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就不正常了 另外,至于资产重组、成长为跨国公司,并不一定要大量抛售资产的,况且在2010年之前,李嘉诚家族早已拥有不少欧美资产;再者,李嘉诚转手的不少项目都处于中心区地块,还是处于在 建、或尚未盈利的状态下,这绝不是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 所以,从商业行为上讲,李嘉诚从中国大量撤资,不符合商业逻辑 2、政治不安全理由不充分 四则,大陆不可能重回完全国有化的老路,不可能抛弃市场经济制度;所以,说没有安全感,也是牵强之谈 五则,大陆不可能在房地产等非战略性行业,排斥外资,经济危机后中国担心的主要是外资流出; 六则,大陆政局、社会相对稳定,法制也趋完善,20多年没有大的动荡发生;虽然外商不再享有大量优惠,但说投资环境恶化,还是言过其实 七则,生意做大了,到哪里都要和政府打交道,尤其是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铁路运输、电信、水务、电力、天然气等行业——偏偏李嘉诚家族在英国买的,就是这些产业,而且市场份额极 大,不可能不和政府打交道说李嘉诚的儿子玩不转中国的政商关系,所以撤资,是牵强的,李泽钜就连续16年进入全国政协,还担任过几届常委,即使没有他老爸厉害,但做做商业地产、 零售等非敏感产业,并不困难,这些行业,大陆都有大量国有、民资、外资企业在做,绝对不会多了李嘉诚一家。

      八则,李嘉诚雄踞华人首富16年,商界无人有能力可以迫使李嘉诚撤离中国;也无此能力,也不会有此意愿——李嘉诚家族若无重大违法犯罪行为,以自由港定位的香港,岂能赶他 走!更何况,李嘉诚在香港拼搏50多年,树大根深,岂是好相与的!即使和特首梁振英不和,也只需熬到他下台即可;有此能力的,只有北京,但北京不会赶走李嘉诚,否则,不仅会带来连 锁的巨大的负面效果,还会摊上忘恩负义的帽子;所以,李嘉诚从中国撤资,一定是自愿的自主行为 九则,李嘉诚创业打拼,目的是赚钱,其旗下产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企业,而不是慈善机构,不是为平民百姓谋福利的,李嘉诚也不可能不知道,他最终赚的是老百姓的钱, 他做到今天的份上,也不可能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所以,码头工人罢工,对李嘉诚心理造成打击,是不太可能的 在经济上有机会,政治环境上没有大的安全性问题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商人,都不可能完全放弃大陆市场因此,李嘉诚几近出清中国资产,从商业行为上看,绝对是不合理的,不正常的 那么,李嘉诚为何还要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呢?订阅号:caogenzhiku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0上一篇 战略争锋(2):李嘉诚能说服英国吗?下一篇 如何振兴国术:体育教育国术化!文章评论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12楼chinachenhao888:太上老君不便亲自出面解决红孩儿、火焰山、铁扇公主、牛魔王的事情,借由孙悟空西天取经的事情都一一解决,并都有了好去处。

      呵呵2015/9/30 14:50:42支持[0]反对[0] 11楼华辰:商人有祖国,经商无国界!2015/9/27 22:10:54支持[0]反对[0] 10楼天下同凉热:商人的本色是与利润联系在一起,有利可图是商人热心之处,无利可图,是商人所弃之地共产党与商人共谋发展难有胜算,因他们谋利为先,担待有限,与人民大众同心同德,同心协力才是上策2015/9/27 20:19:44支持[11]反对[1] 9楼lingbin:李嘉诚这个人一辈子走惯了顺风船,听惯了顺耳溜,吃了点瘪子自然受不了他走的时机拿捏得并不恰到好处,可以说他当时完全是出于冲动,以为大陆又要打土豪了,他对大陆是没得丝毫感情的2015/9/27 19:27:55支持[4]反对[4] 8楼朱正阳:【管中窥豹--“为利而来、唯利而往】 读陈劲松《战争争锋(1)李嘉诚为什么撤资》 感言(7楼): 李嘉诚所作所为是中国杰出商人(并非善人)的杰出“代表”,老百姓能祈望他什么呢?反正不是这个搜刮,就是换那个剥削,谁叫我们热衷“特色”呢? 2015.9.27-11:532015/9/27 11:52:42支持[24]反对[0] 7楼tonygu:商人如果不想着赚钱,那赚钱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李嘉诚撤资是对前景没信心的避险 毕竟他原在大陆投资的玩具、连锁店都非常惨淡的倒闭和甩卖了 中国市场很好很有希望,但除了地产一直盈利很弱,而且可能持续下去 责备李嘉诚应该责备他没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2015/9/27 11:41:10支持[5]反对[0] 6楼今日得宽余:删除2015/9/27 11:05:02支持[7]反对[2] 5楼杨锋:博主,是李先生,这段时间一系列重大公关行动的参与者吗?2015/9/27 9:51:17支持[2]反对[0] 4楼杨锋:5、人民日报对李的行为发声,也不是某个日报的个人声音2015/9/27 9:43:17支持[3]反对[0] 3楼杨锋:4、但是,近段时间,李,出动了重大的公关行动,通过互联网媒体,不断地、多次的在美化“李”的“撤资行为”,是多么的“光伟正”,多么的正确,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光荣,多么的无奈,试图挽回不利的影响 呵呵仅此而已2015/9/27 9:35:11支持[4]反对[0] 2楼杨锋:3、作为久经沙场的拿破仑而言,绝不是随便的一句闲言杂语,而是痛苦的领悟2015/9/27 9:26:58支持[4]反对[0] 1楼杨锋:1、有人说,李,是共济会成员,必须配合共济会的部署,带头做空中国,榜样是有力量的,起个做空的示范作用。

      2、拿破仑说,资本家,是没有祖国的,只有利益2015/9/27 9:25:04支持[13]反对[0]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战略争锋(2):李嘉诚能说服英国吗? 2015-09-28 字号: 小中大 在大量抛售中国资产的同时,李嘉诚家族却接二连三的大量买进英国资产,并且多是关系民生的领域,市场份额还极大包括: 2010年耗资90.3亿美元收购英国EDF电网,2011年耗资38.7亿美元,收购了英国水务公司,2012年7月,又耗资30.32亿美元收购英国管道燃气公司WWU,2015年1月,买下了英国第二大电信公司 O2,2015年4月,完成收购英国三大主要轨道经营公司之一的Eversholt铁路集团 李嘉诚家族已控制着英国天然气近3成市场、1/4的电力分销市场、约5%的供水市场,加上之前的第四大电信公司Three,已占据4成电信市场份额,成为英国最大电信公司还拥有药品连锁巨 头屈臣氏、商店、港口、房地产等产业 2010年以前,李嘉诚家族在英国经过长期经营,有不少产业,并不奇怪但2010年至今的巨额投资,涉及的是铁路运输、电信、水务、电力、天然气等民生行业,而且占据极大份额,这样的 收购,是极其敏感的,其中任何一项,没有英国政府的首肯,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李嘉诚家族却短短几年内,一买再买,并且次次成功,绝对不是正常的商业投资能够做到的看看前些年 ,国内民企华为、中兴通讯、三一集团投资美国的遭遇,就不难理解 李嘉诚虽然在华人世界声高望隆,但在白人世界却少有人知,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每日邮报》,撰文称“(李嘉诚)这位亚洲富豪快买下大不列颠帝国了”同时也表示,“但很多英国人从 来没有听说过他”李嘉诚的政商关系、人脉资源,主要也是在中国(北京与香港),没见有报道他与英国政坛关系特别密切 因此,一次接一次如此巨额而又重要的外资收购,草根陈劲松认为,李嘉诚家族,绝对没有能力说服英国政府! 那么是谁说服了英国政府呢?订阅号:caogenzhiku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0战略争锋(3):中国已加入共济会 2015-09-28 字号: 小中大 在根本不符合商业逻辑,政治上也没太大风险的情况下,李嘉诚为何还要从中国撤资?因为中国政府的要求既然中国政府要求李嘉诚去买,就说明大陆国企、民营企业不方便出面所以, 李嘉诚只能用自己的资金,或者说主要是自己的资金,而要购买如此巨额的英国资产,李嘉诚必须要卖掉大量中国资产,几近出清,才有足够的资金,这样才产生了“李嘉诚撤资”的事情。

      但是李嘉诚根本没有能力说服英国政府,那是谁说服英国政府呢?当然是中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