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皮肤病课件.ppt
69页病毒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500多种 皮疹分型: 水泡型 发疹型 新生物型 病毒类型: DNA:双链、不完全双链、单链 RNA:单链、双链,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DNA病毒 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ZV)、巨细胞病毒(CMV)、类疱疹病毒(EBV) 痘病毒:天花病毒、副牛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 人乳多空病毒(HPV) 腺病毒 肝炎病毒 人类微细小病毒,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RNA病毒 副粘病毒:麻疹病毒 小RNA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风疹病毒 可能系病毒感染的皮肤病:川崎病等,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一、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VZV↙ ↘水痘 隐性感染 ↘ ↙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潜伏↓机体抵抗力下降神经节内潜伏的病毒被激发活化↙ ↘受累神经节 病毒沿感觉神经到达皮发炎或坏死 肤,在皮肤上出现水疱,二、发病机理,前驱症状: 发热、疲倦等; 局部皮肤灼热感、痒或神经痛; 一般1-3天; 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及腰骶部神经 典型皮损: 红斑基础上集簇性水疱,沿神经呈带状分布; 单侧分布;,三、临床表现,神经痛: 本病的特征之一 儿童轻微或无痛; 年老体弱则常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 有的患者皮损愈后也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持续数月或更久,临床上常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三、临床表现,几种特殊的带状疱疹(皮疹),顿挫性(不全性)带状疱疹:仅发生红斑、丘疹、而无水疱 大疱性带状疱疹 出血性带状疱疹:水疱液为血性 坏疽性带状疱疹:水疱坏死,褐色结痂,愈后有疤 泛发性(播散性)带状疱疹:血行播散,全身泛发,伴高热、肺、脑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情严重,可导致死亡几种特殊的带状疱疹(神经),耳带状疱疹(Ramsey-Hunt综合征):面神经和听神经,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累及膝状神经节);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 运动性麻痹 内脏带状疱疹,“蛇缠腰、缠腰火丹”就是带状疱疹,好发于三叉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好发于肋间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泛发型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Ramsey-Hunt综合症,四、诊断,集簇性水疱 单侧 带状分布 神经痛,五、鉴别诊断,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皮损分布 多单侧 单侧或双侧 疼痛 常明显 无或轻微 反复发作 少见 常见 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或三叉 皮肤粘膜交界处神经第一支区 病因 VZV HSV,六、治疗,(一)全身治疗,1.抗病毒药物: ①皮损局限者:阿昔洛韦片,0.8g,5次/日; ②泛昔洛韦,0.25-0.5g,3次/日; ③伐昔洛韦片,1g, 3次/日; ④皮损广泛严重者:阿昔洛韦针,0.5g,3次/日×7-10天。
2.止痛药:①卡马西平0.1 3次/日;②消炎痛; 3.神经营养剂:维生素B1、B12等; 4.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胸腺肽、丙种球蛋白; 5.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和对神经的破坏,有争论二)局部治疗,1.外用药: ①疱疹未破: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 ②疱疹已破:新霉素软膏或碘伏; 2.理疗: ①半导体激光;②红外线;③超短波; ④氦氖激光;⑤频谱电疗; 3.如合并眼睛损害须请眼科医生协同处理:阿昔洛韦眼药水等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一、病 因,单纯疱疹病毒(HSV) 属于DNA病毒; 分型:HSV-Ⅰ型和HSV-Ⅱ型; HSV-Ⅰ型: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如口周)的感染; HSV-Ⅱ型: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和新生儿的感染; 传染源:无症状的带病毒者; 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为主,少数间接传播; 感染与复发和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HSV在体内不产生永久免疫力; HSV-Ⅱ与宫颈癌,二、发病机理,单纯疱疹病毒(HSV)↓(初次进入体内)原发感染↙ ↘ 90%无临床症状 仅10%有临床症状 或亚临床感染 ↓(痊愈后)HSV潜伏于局部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潜伏的HSV活化,疱疹复发,三、临床表现,(一)原发性感染,疱疹性齿龈口腔炎 疱疹性外阴阴道炎(生殖器疱疹) 新生儿单纯疱疹 接种性单纯疱疹 疱疹性湿疹 播散性单纯疱疹 疱疹性肝炎、脑炎、咽炎、角膜结膜炎及神经根病,疱疹性齿龈口腔炎,多见于1-5岁儿童; 临床表现:口腔、牙龈上出现成群疱疹,破后形成浅表溃疡、剧痛,在唇红部和口周常发生水泡,常伴有发热、咽痛、局部淋巴结肿痛及流涎。
病程:约2周疱疹性齿龈口腔炎,新生儿单纯疱疹,病因:孕妇患有生殖器疱疹,新生儿出生时在生殖道内受感染(多为HSV -Ⅱ)(50%); 多见于早产儿及缺乏获得性母体IgG的新生儿 发病时间:多在出生后4-6天内发病; 临床表现:皮肤(尤其头皮)、口腔和眼部出现疱疹或糜烂,高热、喂养困难、肝脾肿大、黄疸、呼吸困难等;病情严重,易致死亡接种性单纯疱疹,病因:皮肤损伤后接触单纯疱疹患者引起; 内源性和外源性; 潜伏期:5-7天; 临床表现:皮疹多限于接触部位,初起为丘疹,后形成群集小水疱或大疱、脓疱; 疱疹性瘭疽:接种性单纯疱疹发生于手指者,呈较深疱疹,疼痛;,接种性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又名“Kaposi水痘样疹”(病因之一) 病因: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接触感染HSV-Ⅰ型发病; 皮损特点:原有皮炎处红肿,出现水疱或脓疱,疱中央有脐凹,,周围有红晕;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疱疹性湿疹,(二)复发性单纯疱疹,诱因:发热、过度疲劳等; 好发部位:面部(口周、唇红、鼻孔旁)和生殖器部位最常见,任何部位均可; 发生率:口唇疱疹30-50%;生殖器疱疹HSVⅡ为95%、HSVⅠ为50%左右; 前驱症状:灼热、瘙痒及潮红; 皮损特点:群集性小水疱,破后呈糜烂面; 病程:有自限性,7-10天可消退;,,复发性单纯疱疹,复发性单纯疱疹,,四、实验室检查,疱液涂片检查: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电子显微镜找病毒颗粒; 免疫荧光检查:细胞刮片用抗HSV-Ⅰ型或Ⅱ型单克隆抗体可检出HSV并进行分型; 疱液接种与病毒培养:疱液接种于家兔角膜引起树枝状角膜炎; 血清抗体检测:IgG、IgM 聚合酶连反应(PCR)检测:病毒DNA,五、诊断,易于复发;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自觉灼热、痒或疼痛 群集性小水疱 实验室检查;,六、治疗,目的:缩短病程、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 抗病毒治疗:1.全身治疗:阿昔洛韦0.2 5次/天泛昔洛韦 0.25 3次/天伐昔洛韦0.3 2次/天阿昔洛韦5mg/kg 1次/8小时2.局部治疗:阿昔洛韦或喷昔洛韦软膏3.抑制疗法:4个月至1年,延长发作间隙。
六、治疗,其他治疗: 感染: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渗出:硼酸溶液、硫酸锌溶液等; 口腔或角膜感染 免疫调节剂 中医疗法,疣(warts),寻常疣 扁平疣 尖锐湿疣 口腔疣 咽喉疣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一、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2,4,7型,二、临床表现,皮损大小:针头至豌豆大; 皮损形态:半圆形或多角形丘疹; 皮损质地:质硬; 皮损表面:粗糙,角化明显,呈乳头样; 皮损颜色:灰褐色或正常肤色; 自觉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 好发部位:手背、手指、甲缘或足等处;,寻常疣,,特殊部位或形态的寻常疣,跖 疣:发生于足跖部的寻常疣; 甲周疣:发生于甲缘处的寻常疣; 丝状疣:疣体呈细长丝状突起,顶端角化者; 指状疣:多个丝状疣聚集在一起,外观呈指状突起;,跖 疣,甲周疣,丝状疣,,指状疣,,三、治疗,局部治疗 物理治疗: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刮匙刮除、电灼; 药物治疗:氟尿嘧啶(5-Fu)、鬼臼毒素、博来霉素注射、咪喹莫特等; 手术切除 全身治疗 中医中药 干扰素 疫苗,扁平疣,(Verruca Plana),一、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3、5、8、9、10、11型引起,二、临床表现,好发年龄:青少年多见; 皮损大小:2-5mm大小(米粒至绿豆大); 皮损颜色:肤色或淡褐色; 皮损形态:圆形、类圆形或多角型; 好发部位:面部、手背及前臂; 自觉症状:一般无症状,偶轻痒; 偶见同形反应。
三、治疗,治疗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 局部治疗 物理治疗: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电灼等,皮损数目较少, ; 药物治疗: 0.025-0.05%维甲酸; 5%雷锁辛,酞丁安软膏或咪喹莫特霜等; 全身治疗 中医中药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转移因子等,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一、病因,▲传染性软疣病毒(属于痘病毒)引起; ▲直接接触传染,自身接种; ▲有基础疾病者易感: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免疫抑制者等二、临床表现,好发年龄:儿童和妇女; 好发部位:躯干、四肢、肩胛、生殖器部位等处;可发生在任何部位; 皮损形态:粟粒至黄豆大小,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窝,从中可挤出白色物; 自觉症状:轻微瘙痒;,传染性软疣,三、诊断,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 顶端有凹陷的脐窝; 可挤出乳酪样物质; 鉴别诊断:角化棘皮瘤、基底细胞上皮瘤、化脓性肉芽肿;,四、治疗,①皮损无感染者:用消毒的小镊子将疣体夹 破,将内容物挑出,然后外涂2.5%的碘酊; ②若皮损已感染:可先外用新霉素软膏,待炎症消退后再用上述方法; ③其他治疗:激光、冷冻或药物治疗等。
水 痘,(Vericella),一、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二、临床表现,好发年龄:儿童多见; 潜伏期:2周左右; 皮损分布:初起于躯干,渐延及面部和四肢,向心性分布,躯干为主; 典型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或脓疱、结痂; 自觉症状:轻微瘙痒; 全身症状:低热、倦怠等; 病程:2-3周;,水 痘,三、治疗,对症治疗; 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隔离;,病毒性皮肤病的思考题,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鉴别要点; 带状疱疹的治疗; 寻常疣、扁平疣和传染性软疣的皮损特点及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