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夏)..ppt
40页《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解读,本技术规定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标准号:Q/GDW617-2011 发布及实施时间:2011-05-06 本技术规定共12章、43条款、25子条款,1.范围 适用于接入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新建或扩建并网光伏电站,包括有隔离变压器及其联接方式,不适用于离网光伏电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T 17883 0.2S和0.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GB/T 24337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I/T 614 多功能电能表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SJ/T 1112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 IEC 61000-4-30-2003 电磁兼容 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 3.术语和定义 3.1 光伏电站 photovoltiac(PV) power station 3.2 并网光伏电站 直接或间接接入公用电网运行的光伏电站,3.3 公共连接点(英文PCC),一个以上用户连接处。
3.4 光伏电站并网点(英文POI) 有升压站的指 高压侧母线或 节点无升压 站的指输出汇 总点3.5 光伏电站送出线路 从并网 点至公 共连接 点的输 电线路3.6光伏电站有功功率 光伏电站输入到并网点的有功功率 3.7 光伏电站无功功率 光伏电站输入到并网点的无功功率 3.8 有功功率变化 1分钟及10分钟有功功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3.9 低电压穿越 当电力系统故障或扰动引起并网点的电压跌落,在一定的电压跌路范围和时间间隔内,光伏,电站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3.10 孤岛现象(略) 3.11 非计划性孤岛现象 不受控地发生 3.12 计划性孤岛现象 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 3.13 防孤岛 禁止非计划性孤岛现象发生4.一般原则 4.1 光伏电站分类 a)小型光伏电站-通过380V电压等级接入 b)中型光伏电站-通过10KV∽35KV电压等级接入 c)大型光伏电站-通过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 注:在这里电站分类没有按装机容量,实际上根据电压等级换算“送出电流”可以推算出装机容量,例如:1MW的光伏电站采用380V电压等级,送出电流约1520A,[I=1000/(0.38*1.732)=1520],这么大的电流导线非常粗且压降非常大,从技术角度很难实现,因此,380V电压等级一般装机容量多为KW。
再如:中型电站采用35KV电压,30MW送出电流约500A,电缆或架空线已达到上限 4.2 接入方式(三种) 专线接入公用电网 T接于公用电网 通过用户内部电网接入公用电网2.T接于公用电网 1.专线接入 3.用户内部电网,4.3 接入容量 4.3.1 小型光伏电站总容量原则上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的最大供电负荷的25% 4.3.2 T接于公用电网的中型光伏电站总容量宜控制在所接入的公用电网线路最大输送容量的30%以内日喀则城区变13MW至唐河电厂6.4MW,T接,4MW) 5.电能质量 5.1.1 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主要指标:谐波、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应满足GB/T14549、GB/T24337、GB/T12325、GB/T12326、GB/T15543 5.1.2 并网点应装设满足IEC 61000-4-30-2003标准要求的A类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用户内部电网应安装在计量关口点,大中型光伏电站应能远传至电网公司,小型光伏电站应保存一年以上的数据 5.2 谐波 标准的交流电压和电流应该是完全的正弦波,只,要不是正弦波,说明有谐波存在。
5.2.1 对谐波电流允许值提出了要求,应满足GB/T14549 5.2.2 对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提出了要求,应满足GB/T24337 5.3 电压偏差 [(实际电压-标称电压)/标称电压]×100% 在并网点其值应满足GB/T12325,35KV及以上,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大于标称电压的10% 10KV及以下,不大于标称电压的±7% 220V,﹢7%、﹣10% 5.4 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压波动---电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动,并且明显偏离标称电压 电压闪变---不同电气设备对电压波动的敏感程度例如白炽灯在电压波动下人眼感觉的反应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满足GB/T12326 5.5 电压不平衡度 三相电压矢量和不等于零光伏电站应满足GB/T15543,允许值一般为1.3% 5.6 直流分量 交流电流叠加在一个直流电平上一般规定不超过交流电流额定值的0.5% 6.功率和电压,6.1 有功功率 6.1.1 a)大中型光伏电站具备有功功率调节能力 b)大中型光伏电站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发送的有功功率及有功功率变化的控制指令但接到用户内部电网的中型光伏电站可由调度部门确定 6.1.2 光伏电站有功功率变化如下表,注:云层突变引起的输出功率快速减少不受上述限制。
6.1.3 a)电力系统事故或紧急状态下,根据调度部门指令快速自动降低或切除光伏电站 b)电力系统频率高于50.2Hz,按照调度指令降低光伏电站有功功率,严重时应切除 c)电力系统紧急情况下,若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调度部门暂时切除光伏电站 6.2 无功功率和电压 6.2.1 光伏电站应能调节逆变器无功功率、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入量、调整升压变压器变比 6.2.2 无功功率和电压的调节要求 a)大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能力,根据调度部门指令自动调节无功功率的发出和吸收,控制并网点电压在正常运行范围内 b)对于专线大中型光伏电站,配置的容性无功容量能够补偿光伏电站满发电时站内感性无功、变压器感性无功及送出线路的一半感性无功之和 配置的感性无功能够补偿送出线路一半容性无功 c)T接到公用电网和用户内部电网的大中型光伏电站视实际情况论证d)500KV/750KV电压等级接入公用电网的大中型光伏电站配置的容性无功容量与b条款同,配置的感性无功能够补偿送出线路的全部容性无功 6.2.3 小型光伏电站不作上述要求,但输出功率大于50%额定功率时,其电站功率因数不小于±0.98,在20%∽50%之间时,小于±0.95。
7.电网异常时的响应特性 7.1 电压异常时的响应特性,7.1.1 小型光伏电站电网电压异常时的响应要求如下表: 注:Un是并网点的标称电压;最大分闸时间是发生异常到逆变器停止向电网送电的时间7.1.2 大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一定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电压跌落至 20%,维持1S 电网在3S内 回复90%,光 伏电站不脱网 3S穿越过程提 供动态无功支撑7.1.3 对于大中型光伏电站,当并网点电压大于标称电压的110%时,运行状态由电站性能确定 7.2 频率异常时的响应特性 7.2.1 小型光伏电站并网点频率超过49.5 ∽50.2Hz, 在0.2S停止向电网送电 7.2.2 大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耐受系统频率异常的能力,具体见下表:,大中型光伏电站在电网频率异常时的运行时间要求,8.安全与保护 安全保护应符合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且与电网保护相匹配在并网点内侧设置易于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开点的并网总断路器下图表示可闭锁电路: 8.1 过流保护 在过流1.2倍额定电 流以下,连续可靠工 作应不小于1分钟8.2 防孤岛 8.2.1 小型光伏电站应具备快速监测且立即断开与电网连接的能力。
8.2.2 大中型光伏电站可不设防孤岛保护,由电网继电保护动作切除光伏电站接入用户内部电网的中型光伏电站防孤岛保护由电网调度部门确定 8.3 逆功率保护 光伏电站所发电量由内部消纳,如果出现向电网回送电流超过额定值的5%,在0.5 ∽2S内跳闸8.4 恢复并网 电网故障切除光伏电站,在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范围之前绝不允许再并网在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范围后,小型光伏电站延时20S∽5分钟后可以并网,具体时间由电网调度部门确定大中型光伏电站必须按照电网调度部门指令并网,绝不可自行并网 8.5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8.5.1 光伏电站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二次回路的设计,安装应满足电力系统有关规定和反事故,措施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专线接入公用电网的光伏电站宜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8.5.2 接入220KV及以上大型光伏电站应装设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 8.5.3 大型光伏电站应装设专用故障录波装置,记录故障前10S到故障后60S的情况,并能传输给电网调度部门 9.通用技术条件,9.1 防雷和接地 光伏电站和并网点设备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SJ/T11127中的要求光伏发电过电压保护导则) 9.2 电磁兼容 光伏电站应具有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又不产生电磁干扰危害电力系统其它设施。
9.3 耐压要求 光伏电站的设备应满足规定的耐压标准9.4 抗干扰要求 并网点各项指标在下列情况,光伏电站应能正常运行 电压波动和闪变值满足GB/T12326 谐波值满足GB/T14549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GB/T15543 间谐波含有率满足GB/T24337(非工频整数倍谐波),9.5 安全标识 小型光伏电站连接电网的专用低压开关柜应有醒目标识,标识形状、颜色、尺寸和高度参照GB 2894和 GB 16179执行 10.电能计量 10.1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前,应明确上网电量和用网电量计量点,装设的电能计量装置、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应符合DL/T 448要求10.2 电能表应采用静止式多功能电能表,具备双向有功(正向有功:电网向用户送电;反向有功:用户向电网送电;正向无功:电网向用户送无功;反向无功:用户向电网送无功)、四象限无功(I象限无功:电网向用户输入有功和无功,用户是电阻感性负载;II象限无功:用户向电网输出有功,电网向用户输入无功,用户相当于一台欠励磁发电机;III象限无功:用户向电网输出有功和无功,用户相当于一台过励磁发电机;IV象限无功:用户向电网,输出无功,电网向用户输入有功,用户是电阻容性负载;)计量功能,事件记录功能,配有标准通信接口,具备本地通信和通过采集终端远程通信功能。
电能表性能符合GB/T17883和DL/T614 要求,通信协议符合DL/T645 10.3 大中型光伏电站在同一计量点应安装同型号、同规格、准确度相同的主、副电能表各一套主、副表应有明确标志11.通信与信号 11.1 基本要求 通信方式、传输通道由电网调度部门作出规定,通信主要有四邀:遥测/模拟量、遥信/开关量、遥控/分合闸、遥调/变压器分接头及其它安全自动装置信号 11.2 正常运行信号(电网调度或其他运行部门需要) a)并网状态、辐照度、环境温度 b)有功和无功输出、发电量、功率因数,c)并网点电压、电流、频率 d)主变器分接头档位、主断路器开关状态 12.系统测试 12.1 测试要求 12.1.1 测试点为光伏电站并网点,由有资质的单位负责测试 12.1.2 运行6个月后,向电网企业提供电站运行特征的测试报告12.1.3 当更换逆变器或变压器等主要设备时,应重新提交测试报告 12.2 测试内容6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电能质量 b)有功输出与辐照度的关系特性 c)有功与无功控制特性 d)电压与频率异常时的响应特性 e)安全与保护功能 f)通用技术条件,结束! 以上解读只是自己对条文理解的深度,有可能不完全正确,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