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师课堂话语分析:质的研究-以国家级精品课程文科专业课堂教学为例.docx
14页高校教师课堂话语分析质的研究以国家级精品课程文科专业课堂教学为例 罗 荣 陈京军 [Reference]从语用角度对高校课堂教师话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比较少见以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及前人的教师言语分类为基础,高校课堂教师话语可以区分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话语,与课堂组织有关的话语及与师生互动有关的话语三个类别,其中又包含17种具体的教师话语运用类型,这些类型的绝大部分都分别以Searle的不同言语行为作为语用功能基础对高校文科专业课堂教师话语语料库(由抽取的20部国家精品课程录像而转录)的定性分析表明,该高校课堂教师话语分类体系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Keys]大学;课堂教学;话语分析[作者简介]罗荣,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湘潭411201);陈京军,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湘潭411201)一、教师课堂话语及其研究背景话语( discourse),“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使用中的语言(language-in-use)一旦将语言从使用中抽取出来,就变成了单纯的符号,虽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形、音、义等分析,却无法借此了解语言在使用中的不同功能和意义。
语言哲学家Searle和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言语就是人的动作和行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活动和做事的手段因此,对语言的分析必定应该对使用中的语言进行分析,即话语分析由于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会随使用时的背景(场合、对象等)不同而不同,因此对话语的分析离不开语境( context)语境,即约束话语的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语言自身的边界一旦话语超出这些边界,即违反了语言使用的某些规则,那么就会不合时宜或无法理解课堂话语(classroom discourse)实质上对话语提供了语境约束,意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以学生为对象,以育人为目的,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话语教师话语( teacher talk)则专指课堂上的教师话语,国内一般称之为教师口语或教师语言,其必定具有区别于其他语境中话语的特定形式、功能、结构和特点,对课堂话语这些方面的探究,被统称为课堂话语分析(classroom analysis)就类型方面看,Flanders 1961年就提出了教师话语的7种类型:表达情感、赞扬或鼓励、澄清或拓展学生的观点、提问、引导、批评、讲述;Thornbury则指出了5种重要的话语类型:开放式问题、内容反馈、等待学生答问的停顿时间、学生引起的话语、仪式化行为;Blanchette则依功能将教学话语分为3类:互动式话语、组织式话语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话语,其中又包括了18种具体的言语行为。
就结构方面看,Bellack等人1966年提出将课堂话语分为结构(structure)、引发(solicit)、反应(respond)和反馈( react)四个序列来分析,Sinclair和Coulthard则于1975年提出了行为(act)、话步( move)、 回合(exchange)、处置( transaction)和课(lesson)的课堂话语层次系统,Stenstrom在1994年进一步将其修订为行为(act)、话步(move)、话轮(turn)、回合( exchange)和处置(transaction)五个层次国外对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除总结和抽象上述一般性规律之外,还对各级教育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话语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国内的课堂教学话语研究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理论探讨为主,关注课堂教学话语的意义、形式、语用原则及策略等方面;另一部分以实证研究为主,即采用语料收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话语的部分类型进行语用分析综观国内外研究发现:以高校课堂教学话语为对象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其中以语言学角度进行的分析(如语速、音量、语调、用词、口误、话缀等)则又占了大部分。
至于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高校课堂教学话语类型和功能则更为鲜见,且一般仅集中于举例、提问、反馈这三个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将以国家级本科精品课程文科课堂教学话语为样本,借助语料的形式、内容和意义,对大学教师课堂话语的类型和功能进行质的分析二、高校课堂教师话语分析框架语言学认为,句子既是语言的最大单位(由字、词、短语构成),也是话语的最小单位(组成句群、段落和篇章等)语言学家曾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句子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句子语气的不同而划分的类别: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呼应句由于句子的语气反映了句子的语用目的,按语气的分类实际上也是按语用目的或功能的分类,范晓曾详解了句子的这种分类但有人指出,语气只是部分地反映句子的语用功能,以语气划分句类只是找到了句子功能的片面标记,这种片面的概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句子,因而这种划分并不科学有很多话语功能并不能由这五种类别所统摄,例如,“请大声一点好吗?”类的句子是疑问句的形式,却是祈使的功能;诸如“我尽量早点到”是陈述句的形式,其功能却不仅仅只是传达一种信息,还反映了说话人表明的一种态度,即承诺此外,话语的诸多功能,如评价、斥责、感谢、遗憾、道歉……等似乎都不能简单地归于上述类别。
与传统语言学不同,Searle认为:“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的或最小的单位不是作为符号的词和句子,而是言语行为准确地说,在一定条件下构造具体的语句,就是实施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言语行为既包括“句子的意义”,即约定俗成的意思,也包括“语力”,即潜在的与交际意图相联系的意义,意思决定了语力的范围,而交际意图则决定了哪种语力得以实现如“我明天去”,其句意是表达我将于明天去某地,其语力范围包括:是我不是别人,是明天而不是其他时间,是去而不是不去至于具体语境中哪种语力得以实现,则看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是表述、强调、还是承诺Searle在分析了言语行为的9项充分必要条件和4项一般构成规则的基础上,区分和确立了交际中的五种言语行为:断言(assertives,也作断定、陈述、描述、表述说话人相信命题是真的指令(directives,也作指示、祈使意图指示受话人做某事)、承诺( commissives,说话人承担义务做某事)、表态( expressives,也作表情,说话人表达某种心理状态,如情感、态度等)、宣告(declarations,也作宣布,说话人利用权利或地位通过说话造成事实)有人用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汉语的句类,在其基础上,结合心理类别和方向类别,新增了三种句类:疑问、激情和呼应。
以上是语言学家对话语基本单元的分类,是针对一般交际话语的值得考虑的是,由于课堂的语境限制,教师话语的语用功能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上,而不是一般交际功能因此,另一项工作就是要总结课堂教师话语的普遍形式国内的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师语言(言语)学或教师口语研究上总结这些研究结果中的共同部分发现:一般将教师课堂话语分为教育言语和教学言语,前者包括赞扬、批评、评论、劝导等,后者包括导人、讲课(阐释、叙述、分析、抒发)、过渡、指示、提问、归结等一方面,鉴于高校课堂教学的对象,教师课堂话语极少包含专门的教育言语类别,普遍只有教学言语体系;另一方面仅仅按教学环节或流程分类,只能显示教师话语组织课堂的功能,比较单薄因此本研究参考Blanchette(2009)的三分类方法,整合以往有关教师话语的研究,并将具体教师话语类型跟言语行为进行关联,形成高校课堂教师话语分类体系(见图1)为检验本课堂教学话语分类系统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适用性,本研究从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抽取了本科层次文科课堂教学共20部视频录像,时长共计约1057.5分钟,内容涉及到文科7大类,分别为:文学类3部(含新闻与传播学2部,艺术学1部),史学类2部,哲学类2部,经济学类1部,管理学类3部,法学类6部(含社会学2部,政治学l部,法学2部,公安学1部),教育学类3部。
转录后最终形成全部共约213716字的话语分析材料接下来将以该语料库为样本,分析上述课堂教学话语分类的适当性,以及是否还存在上述话语分类体系所未涵盖的教师话语形式三、高校文科课堂教学话语类别支撑性语料分析在对语料库的具体分析过程中,我们参照上述三类17种课堂话语分类框架,对每篇文字材料中所包含的类别进行考察由于有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如“上课!”,而有的则几句话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如“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讲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所以我们的分析既不是以句子为单元,更不是以字词或段落为单元,而是以“意义”为单元一)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师话语1.叙述,也作讲述、表述指的是对教学内容知识的直接陈述,其基础言语行为是断言,叙述者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叙述者必定相信命题为真例如:“(治安管理)和国家的一般行政管理相比较,首先一个特点就是治安管理对象的广泛性第二个特点呢,就是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第三个特点呢,就是管理方式的多样性那么第四个方面呢,就是治安管理手段的特殊强制性……那么第五个特点就是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那么最后一个特点呢就是管理结果的综合性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健和《治安管理学》导论2.解释,也作阐释、解说。
指的是教师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其特点是用学生能理解的词汇和语言将知识内容表述出来,以促进学生理解其言语行为基础同样是断言有几种解释方式:直接解释,自问自答式解释,比喻或类比式解释1)直接解释往往没有特定话语标记有时候会有“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等开头那么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它的意义是会计操作工艺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啊,由手工来记账的话变成了用计算机来操作,你输入不用手工,但也是用手啊当然你不是用手来写而是按什么呢?按数据的规则标准化工艺化的评估和报表改变那个操作工艺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许家林《会计学原理》概述(2)自问自答式解释有特定话语标记,即必定包含设问,但是不需要学生回答那么这个为什么说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基本问题呢?从理论上说呢,这个问题贯穿于社会学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自觉不自觉解决的问题,这里我不详细论证了一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导论(3)比喻或类比式解释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相似点的,贴近生活的事物来进行类比其话语标记有“打一个比喻/比方”,“像……一样”等,有时候也没有特定的标记这就像大家熟悉的一个故事叫盲人摸象对吧,每个人对管理的认识是不同的,他摸到大象的身体他会说像一堵墙,摸到那个鼻子他说像一个长矛,对吧,摸到耳朵像一大芭蕉扇。
一中国地质大学余敬《管理学》管理总论3.举例,也作例举,示例用例子来对知识进行解释,将抽象知识进行具体化实际上也是解释的一种,由于其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重要手段,所以单列为一种话语类型其言语行为基础也为断言一般有明显的话语标记,如“举个例子”、“比如说”,“例如”等等班级是社会组织,啊,班级是社会组织,它是社会组织的一种类型,啊,社会组织的一种类型因为班级里面有这个组织机构,我们是大学吧,有班委会有团支部,中学呢,也一样,小学呢,有班委会,有少先队的队委会,有小组,有各种各样的课代表等等,这都是社会机构一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育社会学》绪论4.引用也作引介陈述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如引用他人观点和看法,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其言语行为基础同样是断言萨特说过,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导论5.介绍介绍或提前宣示一些与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关的信息言语行为是断言或承诺这个课是作业加考试,那就作业来讲呢,平时也会不定期的布置一些作业,这些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