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暖通设计思路与细节问题探讨.docx
6页人防工程暖通设计思路与细节问题探讨 Summary:人防工程构成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关键一环,其内部的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在大型工程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暖通设计领域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鉴于此,本文通过具体实例,深入剖析了人防工程暖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普遍存在的设计短板,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以此为基础,强化人防工程的性能,并为后续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Keys:人防工程;暖通空调;设计思路;细节问题在人防工程中,防毒通道与密闭通道作为关键部位,其密闭性对于阻止外界污染空气侵入及维持室内超压环境至关重要工程竣工后,对这些通道的密闭性进行严格检测是必要环节设计时需注意,受限于防毒通道有限的空间与大型人防通风管道的布置需求,人防风管常需穿越人防门上方,这对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遗憾的是,当前部分人防工程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设计人员对人防门与风管布局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导致暖通空调系统在细节上存在缺陷,如人防门启闭受阻等问题,后期整改则可能破坏工程的密闭性能因此,在人防工程暖通空调设计阶段,应高度重视此类细节问题,并优化设计理念,确保系统布局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保持人防工程的整体密闭性。
1人防工程暖通空调设计思路1.1配合建筑与结构专业在设计除尘室、滤毒室及风机房等特种功能区域时,首要任务是精确调控其净高与面积,确保既符合安装及技术规范的硬性要求,又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滤毒室并非面积越大越优,过度宽敞的滤毒室可能导致空间冗余,且换气效率不达标;风机房设计则需兼顾风机规格、人员检修需求与经济性考量,在预算限制下,通过优化设计策略来最小化建设和运维成本设计期间,务必重视过滤吸收器的安装与检修空间规划,确保滤毒罐与密闭通道门间距不低于750mm,以满足过滤吸收器运输与操作的空间需求,从而确保整体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在制定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需仔细审查图纸中的板顶与板底标高,对层高进行初步预估,并结合柱子布置情况,预判梁的延伸方向,以期在设计初期即能尽量减少风管与梁的交叉冲突此外,需依据人防工程的功能类别及掩蔽人数规模,精确确定悬板活门的风量规格与型号,这些关键参数对后续设备选型和施工部署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与建筑专业及结构专业团队的紧密协作至关重要在项目初期,各方应就电站与机房的选址及布局展开充分沟通与协商,确保各系统间能够实现无缝对接,避免因建筑布局不当而引发的后续设计或安装难题,从而保障整体工程的顺利实施与高效运行。
1.2与平时暖通工作协调在设计初期阶段,应高度重视与平时通风管道的整合工作,并与设计院各专业团队开展深入交流,以期预防常见问题,如平时风管违规穿越人防墙体(问题A)或人防门洞(问题B)等针对问题A,依据相关规范,非人防相关管道严禁穿越人防墙体,因此,作为人防暖通设计人员,有责任及时提醒并引导平时通风设计团队对风管布局进行优化,以确保合规性至于问题B,在实际设计中,平时风管穿越人防门洞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主要会引发人防验收及密闭性检查阶段的障碍,因为人防门在测试时需保持关闭状态以验证其密闭性能,而风管穿越门洞将不利于后续风管的维护与检修工作,进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问题A和B,除了优化平时风管的设计还可以采用“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砖砌集气室+平时风管”、“防护密闭门+密闭通道+密闭门+砖砌集气室+平时风管”的方式,以解决这一问题1.3风管平战结合与转换在确保人防工程满足战时需求的前提下,应充分挖掘其社会与经济价值在人防暖通设计中,应着重考虑平战结合的原则,实现平时通风系统与战时通风系统的有效融合对于采用平战结合模式的防空地下室,其通风系统的转换措施需遵循以下要求:一是必须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从平时到战时的功能转换;二是对于仅供平时使用的进风口、排风及排烟口,在战前所采取的封堵措施需达到战时的防护与密闭标准。
在无法实现平时与战时通风系统整合的情况下,有必要独立规划平时的进风与排风系统针对具有足够净高的地下室空间,在实际设计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平时使用功能的干扰,可探索人防战时风机房与平时进排风机房的合并布局方案对于独立设计的平时进风与排风系统,在战时情境下,需将风管与平时的排风管相连,并配置转换阀门以实现功能转换在设计流程的早期阶段,应向设计单位强调管道与出风口布局的均匀性,确保各抗爆单元均能获得新风供应,并维持气流组织的均匀分布此外,设计过程中应审慎考虑平时风口的位置布局,若风口被设置于战时的干厕区域,为规避干厕内气体对新风品质的负面影响,并减少对战时设计的调整需求,可采取战时封堵干厕内风口的策略1.4检查通风孔的尺寸进风与排风的风井尺寸以及百叶窗规格均需经过严格核查,以确保它们满足相关规范与设计标准的要求此外,还需验证实际空气流量是否达到既定的需求标准,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各部门间的紧密配合与协作,还要求我们持续关注新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情况,以便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从而确保系统性能符合预期2人防工程暖通设计细节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人防工程的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防护单元隔绝防护时间、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排气阀的安装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2.1防护单元隔绝防护时间人防工程的核心功能之一,在于确保在特殊时段内,避难人员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以满足呼吸需求,并通过有效的通风系统排除因呼吸产生的废气,从而保障掩蔽期间的人员安全隔绝通风机制特指在防护单元内切断外部进排风,仅依赖风机促进室内空气的内部循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人防功能的隔绝防护时间要求存在差异二等人员掩蔽部的隔绝防护时间应不少于3小时,而一等人员(包括专业队员)掩蔽部的隔绝防护时间则需达到或超过6小时尤其需注意的是,一等人员掩蔽部在实际设计中常面临掩蔽人数超标的问题根据公式t=1000×V×(C-CO)/(N×C1),人员数量增加将直接缩短隔绝防护时间若计算结果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缩减掩蔽人数,二是增设供氧及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以弥补时间不足然而,当前人防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未能充分考量特殊环境下人员的生存需求,导致人防暖通空调系统在细节设计上存在瑕疵2.2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及排气活门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规范,不同防护功能的掩蔽所对换气次数的需求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二等人员掩蔽所的换气次数需超过40次/小时,而一等人员及专业队员掩蔽部的换气次数则需超过50次/小时。
根据公式n=(L2-0.07V)/VO,我们可以通过减少防毒通道的体积来提升换气次数在防毒通道体积难以调整的情况下,增大滤毒通风量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超压排气活门是确保人防工程内部超压状态的关键设备当防护单元内部形成超压,且超压阀两侧压力差达到预设范围时,超压阀自动开启,促使空气由高压侧向低压侧流动在设计阶段,需特别注意超压阀与排风短管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合理错位布局,旨在实现气流组织的全面覆盖,避免气流死角此外,超压阀的安装高度需综合考虑其对停车位的影响,在存在潜在冲突时,可采取将超压阀设置于较高位置(例如2.7米)并配置向下弯头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满足规范要求上述各项因素均对整体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故在设计及施工环节中,应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妥善解决3总结本研究致力于细致剖析人防通风设计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并尝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若干设计上的改进建议期望这些初步的探索与成果,能为未来人防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Reference[1]谢海泉.不同防化等级下的人防通风及设备选型探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22(04):93-95,41.[2]郭宁,王平.人防工程暖通空调设计要点及细节问题[J].工程技术研究,2021(20):183-184.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