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第4讲:课外文言文内容理解-暑假讲义(二,学生版).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03341025
  • 上传时间:2021-10-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2.9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外文言文内容理解知识精讲(一)考题分析:一般会采用选择或填空的考查方式进行判断考查;也会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1在中考中的地位: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意图一般在中考试卷的第13 题, 4分左右2主要考查能力:对文言文的理解,并且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其写作意图、原因或理由等解析: (1) 这种题型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的含义,然后把握文章的内容2)要审清题目,一些题目需要用原句回答(不能少答,不能多答)3常考题型:(1)注意“具体体现”类问题2)原因类,“根本原因类”问题3) “写作手法类”问题4)具体情节的分析与概括题5)道理启示类二)答题技巧1概览全文,整体把握1)先抓住标题:一般讲,如果有标题的寓言故事,我们要特别注意标题对我们的启示作用2)了解记叙的是什么事;弄清所记之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看看哪一部分比较特殊,就尽量抓住展开,通常来说,起因很重要,因为有因才有果,有时候过程也非常重要3)简析所记之事涉及什么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关系如何;(4)查看记叙中作者有没有议论,议论什么;(5)留心叙事方法上有什么特点;2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3读懂作者的情感态度4. 归纳中心可选择不同的切入口。

      如,重在叙述故事的,可从故事结局分析作者的价值取向;侧重写人物活动变化的,可从分析人物行为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讲述生活现象为主的,可从个别现象分析反思作者褒贬倾向寓言抓住故事中最夸张最不可能的部分,思考短文要借此讽刺什么;最后, 逆向思考总结出要告诫人们的道理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5. 解题方法:利用文章本身的语境、 命题的题目、 文章中的原话、 注解及文章的主旨来解答相关试题,对症下药对于不同的题目类型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方法一:逆推思维法,即用倒推法思考,从结果出发,并一步一步得出关键词方法二:这一过程称为正反思维法,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方法三:这一过程称为角色思维法,即从各个角色、各个角度来加以思考如黔之驴可以从老虎和驴子的角色得出不同的结论三)易错点分析1. 一般是读懂文章,但缺乏概括能力,力不从心;2. 会因为理解能力的不够或偏差,分析不清楚文本情节的主要内容所反映的中心解决建议 :所以我们首先积累一些启示类的概括语言,然后再通过文本分析来训练对于文本中心和内容的判断的训练四)拓展常见道理启示课外常见的道理启示处事待人1. 给别人提意见,要讲究方法,使他人心服口服。

      或者: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1) 爱听好话是人性的弱点,我们要严加防范2) 奉承拍马是小人的伎俩,我们要时刻提防4. 有时用善良和宽容来感化身边有错误的人,或许会更有效5. 人和人之间交往不能仅仅为利,应该讲究信用6. 要珍重眼前的真实的人与事,不要妄想得到不切实际的东西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从善如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7. 不懂装懂,盲目模仿;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要清醒地认识事物的本质8. 人有宽容之心就会受到大家的尊敬9. 背弃诺言没有好下场或: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欺骗他人,出尔反尔10. 为人子女一定要孝敬父母赡养老人11. 劝谏卫侯要任用苟变这样的人才,取其之长, 弃其所短(切不因他的短处掩盖人的长处)12. 如果恶人当道,好的主张必定难以实行,贤人难受重用或如果环境险恶,人们也会裹足不前)(点到“环境”与“人”的关系即可)讽刺批判1. 讽刺那些一味教条,不知变通的人2. 讽刺了缺乏远见的人,批评了一种目光短浅, 看不见长远利益的人3. 讽刺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4. 通过讽刺汉世老人的吝啬,告诫人们不要为钱财所累(或不要过于看重钱财)。

      5. 自私自利,聪明反被聪明误6. 讽刺了因小失大的愚蠢行为(或:凡事要考虑后果, 不能盲目行事; 解决问题要注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做事不能冲动,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解决问题要三思而后行,找到最佳方法) 实践真知1. 做事要学会克制,懂得三思而行鲁莽从事要不得) 2. 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规律过犹不及3. 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循序渐进4. 做事要懂得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5. 观察事物要细心(或细小的错误也会影响真实性;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等)6. 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7. 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8. 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有长处和短处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9. 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10. 人生路上,要懂得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或:遇到困难或挫折,要学会换一种思维考虑问题 )11. 凭一己私利为人处世,最终受害的反倒是自己12.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给自然界的动植物一片自由的天地或家长、学校、社会注重孩子教育,则不能束缚他们,要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13. 凡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例题解析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 ?”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 ”【注释】赵简子:原为晋国大夫,韩、魏、赵三家分晋后,为赵国开国君主,名鞅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奚:怎么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简子不说说: _ ( 2)赐不能识也识: 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_3.文中划线句赞扬了_ 巩固练习(一)课外文言文阅读(7 分)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 豫州刺史, 给千人廪, 布三千匹, 不给铠仗, 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 资治通鉴 ? 晋纪十)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 分)(1)与刘琨俱 为司州主簿()(2)睿 素无北伐之志()2翻译句子 (2 分)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3. 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4 题(8 分)李存审授镞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镞:箭头)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子孙皆诺1解释下列加点词 (2 分)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破骨出镞()2下列对“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因为取出了箭头, (所以)命令儿子们好好收藏B.因为取出了箭头,命令儿子们好好收藏它们C.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给儿子们,命令他们好好收藏D. 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给儿子们,命令他们好好收藏它们3李存审“授以所出镞, 命藏之” 的目的是 _(2 分)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_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 题(12 分)迂公修屋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

      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 旦日,延人治屋 然自后二月, 天晴月朗, 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注】诟,责骂适,指女子出嫁1 解释下列词语篱败不修修_ 妻且号且诟号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旦日,延人治屋_ 3文中直接表现迂公“性吝啬”的言行有:(1)_ (2)_ 4. “迂公修屋”故事的寓意是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3 题目( 8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匪浅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 2 对“卒获匪浅”的原因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作者本人热爱学习,即使无钱买书,也亲自手抄所借之书 B. 很多人知道作者喜欢读书,愿意帮助他,借他书来读。

      C. 得到了名师的指导是其收获很多的主要原因 D. 作者学习的成功既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指导,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3.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3 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4 题 (11 分)司马温公故事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偶堕瓮水中,群儿哗然弃去公即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进出,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司马温公与其兄伯康友爱尤笃伯康年将八十,公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每食,少顷,则问曰: “得无饥乎?”天少冷,则问曰: “衣得无薄乎?” 注释 龆龀( ti o ch n) :指童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 分)(1)每食()(2)天少冷()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一个小孩不幸掉入水缸,众位小孩喧闹叫嚷着,不去救人就离开了B一个小孩偶然掉入水缸,成群小孩喧闹叫嚷着,不去救人就放弃了C一个小孩偶然掉入水缸,众位小孩喧闹叫嚷着,前去救人又离开了D一个小孩偶然掉入水缸,成群小孩喧闹叫嚷着,不去救人就离开了3作者写“群儿哗然弃去”的目的是(3 分)4 上文写了司马温公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是为了表现他;第二个是为了表现他。

      (均用原文语句回答) ( 4分)课堂检测(一)阅读下文,完成14 题汉世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焉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注释】侵晨:天刚亮;侵,临近内帑(t n):国库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比至于外()( 2)寻复嘱云()2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世老人为了守住自己的财产,连孩子都不要 B汉世老人虽然吝啬,但也经常帮助穷人C汉世老人在交给乞丐钱时,因心疼不忍睁眼看 D汉世老人因为吝啬,最后活活被饿死3文中有一语句告诉我们汉世老人也很勤劳,该语句是“_” 4根据文意,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 题锡饧不辨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注释】饧:同“糖”。

      戴原礼:人名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溢:满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偶一求药者既去() (2)原礼心异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 3 文中的“庸”的具体表现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 读了这个故事, 你得到的启示是_ 三)阅读下文,完成14 题东野稷败马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庄公以为父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读音 h)遇之, 入见曰: “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 少焉, 果败而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