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济南 芙蓉街 调查报告.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2759028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调查研究 ——以济南市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City historical street vigor Renaissance research : A Case Study of Furong Historic Precinct in Jinan摘要: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 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 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Abstract: Furong historic precinct is the oldest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in Jinan. It is also the historic precinct which can represent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pring City with many historic rel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However, the historic precinct faces the problem of the unbalance between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decay of vigor in recent years. The article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naissance of historic precincts, including the preservation of its special pattern texture, historic architectures, dynamic spa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indigenous inhabitant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unique features and revive its vigor.Key words: historic precinct; vigorous; renaissance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一种活态城市遗产,一直为居民生活提供重要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服务保护与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增强其活力,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 近年来在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过程中出现了重视“物质躯壳”而忽视其内涵和活力的问题,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衰退甚至消失要使历史文化街区能健康地发展下去,而不至于成为没有内涵的仿古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增强“造血”能力1 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的理念与方法1.1 有机更新理论“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的,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 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1]这其中包含三方面含义:即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细胞和城市组织更新的有机性以及更新过程的有机性[2]1.2 新人本主义理论新人本主义理论是在原有的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取自原有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理论,在现有国情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加强民主执行的力度,让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融入到人本主义规划思想中去[3]。

      其理念投射到城市空间上则表现为社会空间公平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要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体现社会空间的公平1.3 新城市主义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关注如何既保持社区的人文价值,又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城市交通,是一种既着眼于传统的社区价值,又能享受现代城市生活便利的综合社区模式认为应将社区的人文价值塑造与现代交通的便捷有机结合以复兴城市社区[4]2 济南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济南市老城中心地区,南临泉城路,北靠明湖路,与大明湖隔路相望,是“大明湖——芙蓉街——千佛山”南北纵向轴线的重要节点本文所讨论的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为北至明湖路,南抵泉城路,东到西更道街、曲水亭街一线,西至芙蓉街、西花墙子街一线(图1)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集文化、教育、商贸、名泉于一身,是济南古城区的精华所在2006 年济南市政府对芙蓉街进行了修复改造(图2) 3 济南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衰退的原因3.1 重“物质躯壳 ”,轻“ 文化内涵 ”图 1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区位图图 2 芙蓉街入口牌坊 目前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仅停留在物质层面,重视对历史文化街区“物质躯壳”的保护,大部分只是简单地保存了建筑本身,对建筑进行整修,而历史文化街区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如其中的儒学文化、名士文化、老字号、泉文化等等。

      3.2 强调商业而忽视居住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形态是多样的,不仅有商业建筑,而且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而之前整治的工作重点是恢复其商业功能,并没有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没有进一步延续、拓展其居住功能整个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居住拥挤,居住条件较差,致使原居民大量外迁,现多为外来租住人口,且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社会网络结构、街区空间肌理遭到破坏(图3) 3.3 表面复苏,缺乏管理2006 年只是沿芙蓉街两侧进行了整治,这仅是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外侧边界,内部大量内容没有整治,使得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复苏仅停留在表面芙蓉街两侧整治后缺乏管理,总体环境较差餐饮档次不高,卫生条件较差,摊贩侵占道路街道两侧招牌杂乱,旗幡林立,造成视觉污染(图4)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该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更新的过程中功能结构失衡,社会网络遭到一定破坏,没有充分重视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致使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缺乏活力,没有形成新的生长点4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的对策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老城特色的典型代表,虽然近几年的整治没有实现活力复兴,但其自身蕴含着许多诱发活力的动因,在进一步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并激发这些活力因素,实现街区的 活力复兴,积极培养新的生长点。

      4.1 整体保护空间格局与空间肌理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大明湖与千佛山景观轴线的中间,是济南古城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以“三纵(芙蓉街-东、西花墙子街,西更道街-曲水亭街,平泉胡同-王府池子街) ”、 “五横(芙蓉巷,翔凤巷-西辕门街,金菊巷,起凤桥街,辘轳把子街) ”八条主要街道以及“王府池子-百花洲”水系界定了其空间格局,形成了街巷纵横、泉水绕流的空间格局特图 3 杂乱的居住大院图 4 芙蓉街现状色(图5)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及民居基本上保留了传统的肌理,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图底关系民居大部分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尺度,多为一层或两层合院,少数三层;街巷多为丁字型,高宽比为1:1 左右或更大,有的街巷两侧房屋边界进进出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锯齿”状错落有致的街巷肌理4.2 保护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遗产不仅包括各级文保点,还包括现存各类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与构筑物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许多优秀建筑遗产,如府学文庙大成殿、大成门、关帝庙等建筑风格以传统济南民居为主,亦有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也有砖石结构的绝大多数建筑为青瓦坡屋顶,建筑色彩以青砖白石为主,院内传统木构建筑木材部分漆为暗红色,青砖建筑木构部分则漆以黑色,整个建筑环境古朴素雅(图7、图8) 。

      对芙蓉街目前保留下来的建筑遗产进行严格保护,并加以维修和日常保养,严禁任何形式的破坏,同时对那些被毁坏的并且对该街区的活力复兴起着重要作用的建筑,在资料充足的条件下可考虑复建 图 5 芙蓉街空间格局图 6 错落有致的街巷 图 7 民居大门 图 8 咸宜大门图 9 居民在王府池子冬泳 图 10 起凤桥街4.3 保护活力空间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空间主要有泉水空间、街巷空间,这些空间是该街区最活跃的空间,为不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适宜的场所,许多传统活动都在这些空间进行该区的泉水空间可概括为三种形式[5] :①园林水体空间,如珍珠泉、泮池等,通过古典造园手法,将山、水、亭、园有机地组合在一起②街巷水体空间, 如王府池子、腾蛟泉等,水体和周围建筑空间的尺度都顺应自然,不做过多装饰,又与居民生活密切相连③院落水体空间:如石榴泉、起凤泉等,泉池、井与院落组合而成,一般池、井位于院落一隅,功能性极强,这种院落水体空间是济南“户户泉水”特色景观的突出表现王府池子是该区最具活力的泉水空间,池南侧的广场是该区重要的交流场所,由于水温恒定,在冬天是社区居民冬泳的场所(图9) 由于历史的传承,街道内部的人员组成是较稳定的,因此人的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是相对稳定的。

      街道空间内部特有的安全感为交往带来了保障,因而产生了特殊的活力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街巷空间有芙蓉巷、金菊巷、马市街等等,社区居民的许多活动都是在街巷空间中进行的,是街区中活力四射的线性空间(图10) 4.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芙蓉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形成了各种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有梨花大鼓、面塑、兔子王以及瑞蚨祥、燕喜堂等老字号,还有以府学文庙为核心的儒学文化、以名人雅士为主导的名士文化、以名泉水系为载体的泉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它们既能传承传统历史信息,又可以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是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的重要内容,以旅游、文化商业等形式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使其再度焕发生机,可以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4.5 提高原居民生活质量,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社会网络原居民是保持和发扬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维持和复兴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生力军原居民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熟悉当地的民间风俗和生活习惯,适应原有的空间肌理,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正是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内在结构原居民的生活还可以强化街区的传统氛围,增添街区的传统意味。

      总的来说,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保有率应在60% 左右, 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生活结构和方式不被破坏[6]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居住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大量原居民外迁长期以来社会网络遭到破坏,致使街区活力衰退要复兴街区活力,必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社会网络,这样才能留住原居民,街区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和延续政府应投资改善该街区的基础设施,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住房进行改造,在保持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的同时,改善居住条件,使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功能得以延续,活力得以长存5 结语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历史传承的载体,更是现实生活的场所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把它变成凝固的历史化石,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城市载体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需坚持以下原则:5.1 新人本主义原则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与保护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力复兴5.2 整体性原则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空间格局、空间肌理、活力空间、建筑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方面,不能片面地复兴某一方面同时应考虑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种功能复兴,把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集居住、文化展示、休闲、商业为一体的、充满活力的多功能综合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