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5166778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城:教育城: 教育城:个旧一中 2009——2010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闭卷)本试卷分为第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Ⅱ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分 第第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60 分分1.下列组合体现矛盾关系的是( ) A.真与善 B.美与丑 C.恶与凶 D.笨与坏 2.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为世界转变发展方式、消费方 式、生活方式以及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提供了一次契机上述分析表明 ( ) A.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 B.矛盾存自于一切事物之中 C.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3.《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这说明( )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B.联系是多样的、无条件的 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规律 4.同为文化遗产,故宫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取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 致、淡雅见长。

      从哲学上看,这种区别反映了( )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D.事物矛盾的不同侧面各有其特点 5.“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给 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要积极推动事物的创新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 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7.杜甫有诗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其包括的哲理 是 ( ) ①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玻璃是相当好的绝缘体,但如果对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炽状态,也会变成导体。

      这说 明( )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规定的 B.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C.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2007 年 11 月至 2008 年 11 月,全国纪检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有 15 万人, 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 4960 人正确看待当前的反腐败形式必须( ) ①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②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教育城:教育城: 教育城:③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②③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要说明( ) A.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源 B.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内因比外因更重要 11.胡锦涛在“神七”载人航天圆满成功庆祝大会上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这说明(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首要原因 C.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2.从哲学上看“怨天尤人”错在( ) A.它强调客观,否认主观,是唯心论 B.它承认对立,否认统一 C.割裂内外因的关系,强调外因,忽视内因 D.否认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3.“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含的 哲理是( )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14.“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古训告诉我们 ( )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5.2008 年尽管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 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依然 取得新的显著成就。

      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遭遇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坚持前途是光明的 C.把握发展机遇是必然的 D.要正视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 16.形而上学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否认矛盾,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否认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起决定作用 C.否认事物的联系,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否认事物的发展,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17.鸟能筑巢,人能盖房子;燕子冬去春来,人则春播秋收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有质的 区别这是因为( )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C.人具有独特的主观能动性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人的大 18.过去天气预报中常用“局部” “有时” “零星”等词汇,而今这些词汇逐渐被请出气象 预报业务,天气预报在时间、空间和量级精度上变得越来越细这是因为( ) ①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③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④科学家已经能控制天气对教育城:教育城: 教育城:生活的影响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

      ”这句话告诉人们( ) A.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是无法达到统一的 B.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必要性 C.真相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假象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D.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的,现象是多变的 20.据称,糟糕或寒冷天气导致人心情不佳时,记忆力往往较好;晴朗天气下的好心情则会 分散注意力,使人变得健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人的精神状态对人的生理机能具有激发与抑制作用 ③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发展 ④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意义更伟大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1.2009 年 4 月 28 日,监察部、人力资源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统计违法违纪行 为处分规定》 ,指出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参与编造虚假数据情节严重者给予开除处分国家 严惩统计造假者是因为( )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C.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和提高的 22.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 ) ①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 ②要注意分析与综合的规则 ③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④要注意在综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唯美且充满力量,组织者成功地将科技手段与群众表演结合在一起, 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宏伟的画卷。

      开幕式融合儒家思想、四大发明和太极拳等充满中国特色 的元素,整场表演震撼人心这种设计与创新说明( ) ①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在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中有重大作用 ③创新不一定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 的直接现实性改造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4.2009 年 7 月 1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作为指导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通过表明(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25.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是因 为生产实践( ) ①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②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③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④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6.当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要附加“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条件,对此大学生持反 对态度,认为“如果社会不提供机会,我们就永远没有工作经验” 。

      大学生观点的合理性( )教育城:教育城: 教育城:A.承认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B.承认认识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肯定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 D.肯定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7.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 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是用新的思路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