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审计报告质量.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27583997
  • 上传时间:2023-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审计报告质量         一、目前审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ﻭ   1、问题表述偏重事实性陈述,难以引起重视有的审计报告中无论是问题的小标题,还是在具体的问题表述中,都偏重对问题事实的陈述,通常都采用将问题写实的方法,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引发的后果或不良影响未能足够披露,这也是导致有的审计报告不能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足够重视的重要因素  2、面上总体情况反映不足,报告立意不高、深度不够有的审计报告对某些问题只是提了一种存在的现象或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对这种现象面上的总体情况、严重程度或现象所涉及的问题金额未能有完整的披露,无法运用量化指标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问题刚浮出水面,却又“犹抱琵琶半遮面”,看过之后觉得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难以令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有的审计报告谈问题就事论事,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导致一些更隐蔽的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被忽略,其实这也是对审计干部付出艰辛劳动的一种敷衍有的审计报告有了总体情况后,缺少典型例子,显得内容贫乏、不够丰富,难以引起共鸣,审计成效也就难以体现 3、问题定性不够到位,针对性与整改可操作性不足。

      有的审计报告中对某些问题的定性不够到位,如将应定性为专项资金滞留的问题表述为“专项资金未及时下拨”;有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含糊不具体,给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审计回访均带来了难度,也为一些不自觉的单位提供了不落实整改要求的借口;有的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未能兼顾宏观性与针对性,实际难以操作,不利于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4、审计评价内容抽象,个性化较弱作为审计报告重要的组成部分,审计评价影响着报告阅读者对被审计对象的直观感受但目前审计评价难是困扰审计人员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是对未经核实的内容进行评价;有的评价内容可互相套用,缺少个性化;有的评价内容中积极的评价过于夸大,又缺少足够的证据支撑;有的评价涉及面太广,给审计人员带来了压力和风险;有的评价未能与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有机结合;还有的评价涉及面太过局限,未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职能进行评价,难以反映总体情况 5、语言不够严谨简练,内容结构层次不够清晰审计报告首先应当表述简练、用语严谨、通俗易懂但目前有的审计报告用语修饰语过多,影响了公文的简要性;有的审计报告中经常出现“经对方反映、经了解、经提供”等用语,看似在规避风险,实际上增加了审计风险,因为只有经过审计核实的事实才能作为审计结果写入审计报告;有的审计报告中出现专业用语,特别是会计科目的名称等,影响了报告的通俗易懂。

      有的审计报告中“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部分穿插了审计建议或在审计建议部分穿插了“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显得报告层次不清;有的审计报告最后部分的审计建议与“审计查出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中的具体建议存在简单的重复现象,使文章显得啰嗦拖沓,影响了报告的可读性上述种种,均影响了报告的总体质量ﻭ 审计报告存在的质量问题一定程度上给审计机关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不利于维护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审计机关的权威性,甚至会引起外界对审计干部的消极评价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审前调查不充分、审计方案编制不科学、审计实施过程中未能审深审透、报告审核把关不严等客观原因,也有审计人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和提炼概况能力欠缺的主观原因ﻭ      1、着力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能力做好审计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这也是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审计管理制度改革新要求,审计机关要把提高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重点,通过多种培训渠道,努力建设审计事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就撰写审计报告而言,审计干部除了牢固掌握专业技术和政策法规外,还应当努力提高文字的概括提炼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善于从体制机制上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被审单位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还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报告阅读群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撰写审计报告   2、进一步强化审计干部的风险意识随着政务公开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全面推行,审计干部理应清醒认识到当前审计工作所处的新环境,自觉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发扬敬业精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确保最终审计报告的高质量,发挥审计为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树立审计部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良好外在形象     4、努力实现“评价什么,审计什么”的审计理念审计评价的是审计报告的精髓,是审计建设性作用的集中体现审计人员在项目实施之初,就应当树立“评价什么,审计什么”的指导思想,围绕评价的内容收集证据材料,把功夫放在审计实施阶段,不能到最后写报告的时候,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等材料作文字的简单堆积审计评价一定要贴切且依据充分,不能超出审计范围进行评价,对未进行审计取证的内容坚决不作评价,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审计风险ﻭ  5、切实增强各级复核主体的责任意识实行主审、审计组长、部门负责人、法制机构、分管局长等分级负责制,严格复核程序、复核责任,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各级复核主体除了对照各自重点进行复核外,对上述审计报告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复核中也应重点加以关注,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ﻭ 第 1 页 共 1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