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ACFTA-对印度尼西亚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及应对之策.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44189555
  • 上传时间:2018-06-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18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一、一、 印尼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概况印尼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概况(一)(一)中小型企业简介中小型企业简介在各个国家,中小企业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有资本约束,营销约束,和管理约束,(但在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条款,不少公民有创新而想要业务这就造成了中小型企业的扩散中小型企业经营者通常认为,业务运行只为获得额外收入而不考虑长期效益,比如进出口产品,投资,或专利然后,渐渐地,中小型企业者意识到长期效应的重要性在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就是自主管理,自有资金,本地销售区,总资产比较低,和员工数量有限中小型企业的原则是民族团结,民主主义经济,自主性,及平衡效率中小型企业也获得了一些权限,包括低息贷款,营业执照比较容易获得,企业发展援助,等等基本上,中小型企业的定义和标准是按照每个国家的劳动力,收入,和总资产额根据世界银行的规模,中小型企业分为三部分(表 1-1)表 1-1 世界银行对中小型企业分类的规模类型员工人数营业额(万美元/年)总资产(万美元)中型企业< 300< 1500< 1500小型企业< 30< 300< 300微型企业< 10< 10< 10根据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法律(2008 年,第 20 号),中小型企业分为三部分(表 1-2)表 1-2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法律对中小型企业分类的规模类型营业额(万美元/年)总资产(美元)中型企业14-3603.5 万-72 万小型企业2.1-143500-3.5 万微型企业< 2.1< 3500(二)(二) 中小型企业对印尼经济的作用中小型企业对印尼经济的作用基于微小型企业动力中心研究(Center for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 Dynamic)和经济和社会中心研究(Center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说明印尼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就有耐力活并具有提高性能的能力。

      这因为中小型企业在调整生产2过程中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们利用自有资金来发展,能够偿还高息贷款,并收到较小的官僚机构繁文缛节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中小型企业能承受 1998 年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导致国内经济破坏及印尼盾价值下跌,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崩溃在这种情况下,96%中小型企业能继续生存并维持了印尼经济持续发展同样的经济危机发生在 2008 年-2009 年,这次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中小型企业再次成为印尼经济的救星中小型企业不但已成为印尼的经济支柱,而且对就业扩大,均衡发展,提高社会收入和鼓励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有助于维持国家稳定据中央统计局(2013 年)统计,中小型企业提供就业显著的贡献,即 114 百万劳动力相当于国内总劳动力的 97%同时,中小型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即 359 亿美元相当于 60%1这个数字随着每年中小型企业的增长继续增长三)(三)印尼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印尼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据中央统计局(2013 年)统计,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已达到 57 百万,比上年增长了2.41%中小型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经营者,占全国企业的 99%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占比如下图所示(图 1-1)。

      可见所占比例最大是食品行业和藤编织业比例为 38%和 25%图 1-1 中小型企业分类的的扇形单位数1 资料来源:Ministry of Cooperativ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http://www.depkop.go.id/index.php?option=com_phocadownload&view=category&id=118:data-umkm-2013&Itemid=933本土来源: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http://www.bps.go.id/linkTableDinamis/view/id/1011从劳动力方面来看,微型企业就业比例占 89%(104 百万人),占比最大小型企业占 5%(5 百万人),而中型企业占 3.5%(3 百万人),剩下是大型企业所占比例图 1-2)劳动力最大比例是产品行业占 39%,藤编织业占 19%,和服装行业占 15%图 1-2 中小型企业分劳动比例本土来源: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http://www.bps.go.id/linkTableDinamis/view/id/10122013 年,微型企业的产值为 238 亿美元,占比 37%,比去年增长了 13%。

      中型企业成为了第二个大贡献者即 88 亿美元,占比 13%,比去年增城了 10%小型企业产值 62亿美元,占比 10%,比去年增长了 9%,而剩下是大型企业的比例(图 1-3)图 1-3 2012 年-2013 年中小型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4本土来源:Ministry of Cooperativ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http://www.depkop.go.id/二、二、 理论支撑理论支撑(一)(一)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关系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站至关重要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对很多国家来说是国民生产总值一个重要部分,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可以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虽然国际贸易已有悠久历史,但随着近代交通、工业化、跨国企业以及全球化等概念和运作上急速发展,国际贸易对国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带来了根本的改变很多情况下,全球化所指涉的实质上就是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 1817 年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底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举个例子(表 2-1(a)),生产 1 公斤棉,印尼需要 120 人,中国需要 80 人;生产 1米布料印尼需要 100 人,中国需要 90 人从印尼方面看,两种商品生产都比中国底,成本高,但是高的程度不同布料的成本相当于 1.1 倍(),而棉的成本相当于中国的 1.5倍()可见,印尼生产布料的效率相对更高些从中国方面看,两种商品生产都比印尼效率高,成本底,但是底的程度不同布料的成本相当于印尼的 90%(),而棉的成本相当于印尼的 67%()可见,中国生产棉的效率相对更高些表 2-1(a) 分工前两国的生产情况 如果两国都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印尼把全部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布料,中国把全部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棉,各自发挥相对优势,就可以使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得到增加而通过贸易,双方可以消费比分工前的商品,都获得利益(表 2-1(b))。

      表 2-1(b) 分工后两国的生产情况国家棉产量/单位劳动人数布料产量/单位劳动人数印度尼西亚11201100中国1801905分工前,两国共生产两个单位的棉和两个单位的布料分工后,印尼把220(120+100)个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布料,则生产 2.20(220÷100)个单位;中国把170(80+90)个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棉,则生产 2.13(170÷80)个单位两种产品的产量总和为 4.33 个单位,多于原来的 4 个单位通过国际贸易,两个国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表 2-1(c) 分工后两国的消费情况假设两国交换的比价为 1:1,那么交换后,两国国内消费情况如表(表 2-1(c))所示,分工后,两国的劳动投入并没有增加,但两种产品的总量却增加了其中布料增加了 0.2个单位,棉增加了 0.13 个单位两国进行交换,双方都得到了比较利益比较利益学说的优点描述,国际贸易仍然会发生,即使只有一个国家拥有绝对优势,只要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成本比较优势或生产比较优势这一理论是基于劳动价值理论:人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商品价值由劳动所创造二)(二) 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进行商品,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时所采取得政策。

      从单一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或是对外贸易政策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的市场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使本国商品和服务免受来自国外的竞争 扩大本国的进出口市场通过各种鼓励出口的措施来促进本国出口商品增加出口和外国进口商踊跃进口,使本国的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积累资本或资金通过关税,国内税,和其他税费措施,使国家获得财政收入还可通过宏观调控政策促使出口商获得良好的外贸环境,从而增加盈利国家棉产量/单位劳动人数布料产量/单位劳动人数印度尼西亚--2.20220中国2.13170--国家棉产量/单位布料产量/单位印度尼西亚11.20中国1.1316- 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关系三)(三)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达成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采取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所形成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想准确理解自由贸易区的这一概念,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1)界定于对外贸易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从对外贸易视野理解自由贸易区的含义,是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

      实质上市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又可称为自由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2)是定于国际协议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从国际协议视野理解自由贸易区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目前这种区域性安排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是一个国家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的手段1陈万灵:《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战略与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一版,第 158 页7三、三、 ACFTA 政策概要政策概要(一)(一) ACFTA 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背景AC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盟国家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和重塑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亚洲金融危机后,在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和国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拖累之下,东盟国家经济急剧波动,国内成本不断上升,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

      同时周边国家市场开放和第成本竞争,直接影响到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为此实施了一系列减低成本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多边和双边贸易自由化则是这些政策体制调整的重要方面东盟国家意识到,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塔乘“中国经济快车”,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本国经济转型和提升竞争力此外,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早在 1992 年,东盟 6 国就签了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的协议,计划在 2010 年将区内平均关税平降到 0-5%此后,东盟成员国制定了加快实现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目前,东盟国家已将 90%以上的产品关税降至 0-5%经历 10 年发展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所涵盖的内容构架和制度安排,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了现实的框架和机制二)(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