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诗的唐朝5杜甫诗四首课时演练语文版必修.doc
3页2022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诗的唐朝5杜甫诗四首课时演练语文版必修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辚辚/嶙峋 荆杞/坍圮 靠拢/禾生陇亩B.啾啾/泥鳅 乾坤/绅士 金柝/东南坼C.涕泗/驷马 渚清/赭黄 干涉/干云霄D.危樯/稼穑 戎马/戍边 崤山/淆乱视听解析:A项,lín,qǐ/pǐ,lǒng;B项,jiū/qiū,kūn/shēn,tuò/chè;C项,sì,zhǔ/zhě,gān;D项,qiáng/sè,róng/shù,xiáo答案:B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哭声直上干云霄 干:冲B.行人但云点行频 但:只C.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痛苦D.危樯独夜舟 危:高高的解析:C项,苦:甚,极答案:C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B.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C.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D.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解析:A项,“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只指夫妻女方B项,“行人”,古义,当兵出征的人;今义,在路上行走的人C项,“县官”,古义,这里指官府;今义,县一级的官员。
D项,“文章”,古今同义答案:D4.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是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长年漂泊、老病孤愁之感B.《登岳阳楼》是作者大历三年(768)冬十二月由湖北漂泊到湖南岳州,登岳阳楼时所作C.《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并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D.“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沿用古题,缘事而发,即事成篇,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解析:D项,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自创新题答案:D5.下列对诗句意思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意思:边疆战士的鲜血汇成了大海,可皇上哪管他们的死活,扩充领土的意图还没完没了B.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意思: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意思: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年已百岁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D.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意思: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解析:“百年”,一生,此处专指晚年百年多病独登台”意为“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答案:C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边庭流血成海水, (杜甫《兵车行》)(2)信知生男恶, ,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3)吴楚东南坼, 亲朋无一字, (杜甫《登岳阳楼》)(4)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5)星垂平野阔, ,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怀》)答案:(1)武皇开边意未已 (2)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3)乾坤日夜浮 老病有孤舟 (4)不尽长江滚滚来 (5)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画 鹰① [唐]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作于开元末年(741),是杜甫早期的作品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7.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解析:本诗起笔点出画中之鹰的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这是实写最后一联“何当”一词,是推想鹰与凡鸟搏斗的情景,是虚写虚实结合,使鹰的形象更加丰满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实写如“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锐、气势不凡的特点;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诗歌的题目、注释及诗歌的内容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借物抒怀,抒发了自己疾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画家高超技艺的赞美分析时必须扣住具体诗句,有理有据,有概括,有分析参考答案:(1)通过对画鹰神采飞动、气势非凡、呼之欲出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画家高超技法的赞美之情;(2)通过对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绘,展翅搏击的想象,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3)“凡鸟”喻指误国的庸人,通过对画鹰搏击凡鸟,其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表现出诗人鄙视平庸或愤世嫉俗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秦州杂诗(其七) 杜 甫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表达的意境解析: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这首诗开头用“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两句,是对秦州附近地理形势最概括、最形象的描写寥寥十字,平实质朴,无奇字异词,却描绘出了一幅险峻森严的边城环境图,并且渲染出一种严峻紧张的气氛参考答案:这首诗的首联,“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一个“孤”字突出了城的险要地位不仅勾勒出了一幅边城险峻形势图,而且渲染了一种紧张肃穆的氛围10.从诗的颔联出发,简要判断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首联从大处着笔,写秦州的地理形势,突出险要的特点颔联从大背景逐渐缩小到特写城池镜头,写秦州城池情景也无特别字眼,但是蕴含的意味却耐人寻味没有风,云却在动;夜还没到,月亮却照临城头这一切营造了一种草木皆兵、紧张肃穆的氛围参考答案:诗的颔联所写亦为自然情景,质朴平实,但放在整首诗里,在背景的烘托下,就传递出紧张、诡奇、异常、惊心的信息可见其语言风格是平实中含丰富,质朴里藏深厚三、语言运用11.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将《兵车行》第一节改写成一篇记叙性短文。
150字以内解析:(1)选好叙述角度(从某一特定人物的视角来记叙),这是构思中重要一环2)根据原诗的描写和情节,在场景、细节、动作、表情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充,使文章更加合情合理、紧凑生动3)对原诗提供的几个人物(如行人、耶娘妻子、道旁过者)和自己另外虚构的人物的言行予以详略得当、生动具体的描摹答案示例: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一列列地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耶娘妻子,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12.请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 ,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解析:自选话题仿造例句,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性注意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一致,内容和格调统一,修辞手法恰当例句的结构为“……,放远了……才觉得……”,前一例句的“海潮”为具体的事物,后一例句的“忠告”为抽象的事物,仿写时应注意。
答案示例:放远了观望才觉得秀美 友情 放远了回忆才觉得珍贵13.下列材料是对“湖北菜”的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概括湖北菜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6字湖北自古被誉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盛产各种淡水鱼类许多鱼是湖北所独有的,如生长在长江的鱼,生长在长江支流清江的清鱼,肉多刺少,肉质鲜嫩,皆为上品红烧、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适宜湖北菜的做工也有特色如沔阳三蒸、荆沙鱼糕、江陵千张肉、黄陂三合这几款湖北风味的代表菜,选料无非鱼肉之类,但由于做工精细考究,鱼中有肉,肉中有鱼,肉蔬结合,故很受食客欢迎湖北人做菜极少用有色调味品,讲究原形、原色、原味、原汁,力求突出禽畜的肥美、鱼虾的鲜嫩和蔬菜的清香湖北菜还特别重视刀工名师授徒,多要求徒弟在细布上切肉丝,做到肉断布不破,以此练就一手漂亮的刀工解析:根据内容可将其分为四个层次,一、二、三句叙述的是鱼菜,四、五两句叙述的是做工,六句叙述的是菜味,七、八两句叙述的是刀工然后在每个层次中找出关键词组织语言即可参考答案:(1)鱼菜很多;(2)做工精细考究;(3)注重原汁原味;(4)重视刀工14.把下面五个句子改写为一个长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①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②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③文学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④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⑤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解析:短句变长句最关键的一步是确定主干句此题第一句和第二句都可以作为主干句,可以把一、二两句中的任意一句作为定语,留下另一句作为主干句;再抽取三至五句中的必要信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作为定语填充到主干句中即可,注意语言的连贯,不改变句子原意答案示例:(1)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的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2)作为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的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的语言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