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窑铁锈斑盏仿制及斑纹形成研究.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9245170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2.5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窑铁锈斑盏仿制及斑纹形成研究D31Q]李达张细妹(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350005)摘要本文介紹铁锈斑建盏的仿制工艺与古瓷铁锈斑区域的理化分析结果,探 讨铁锈斑斑纹的形成条件关键词建窑铁锈斑工艺形成条件一、 前言建窑是中国宋代名窑之一建窑以烧造黑釉茶盏(即建盏;著称于世,其名贵品种不仅有兔 毫盏、鹧鸪斑盏和毫变盏,近些年来,由中围社会科学院考古斫宄所和福建省(4物馆联合组成 的考古队在建窑遗址又发拫出土厂建盏的新品种一铁锈斑盏11],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和 关注铁锈斑盏的主要特征是:黑色的釉面上自盏口向底心流淌着一道道鲜艳的黄褐色斑纹,斑 纹上宽下窄,分布规则斑纹的鲜明色彩与黑色底釉反差明显,各道斑纹粗细长短不一,变化随 意自然为了使建崈这一重要文物再现于世,我们在研究建盏免毫、鹧鸪斑的基础上,仿制的铁锈 斑建盏成功体现了古瓷的特征和风格(图1),在九六年古陶瓷研究会建阳年会上,仿制品 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好评本文着重从工艺角度出发,分述研究的结果二、 仿制工艺研究2.1仿制方法从铁锈斑盏的斑纹其分布规律可以看出,铁锈斑的形成是宋代陶工在建盏底釉上每隔一 定的距离(约1. 0cm至2. 0cm)用人工涂上斑纹釉药之后入窑烧成的。

      釉层断面显未,红褐色 的斑纹下面是黑色的底釉层,两道斑纹之间的黑色釉面上,有依稀可见的免毫纹根据上述现 象,仿制时我们用调整后的兔毫釉做底釉,烧成置于硅炭棒电炉中进行,可以准确控制温度变 化还原气氛采用往电炉中投放卫生球的方法,简单易行仿制工作从分析铁锈斑纹的化学成 份人手,研究斑纹的形成条件2.2古瓷片分析结果建盏铁锈斑的古瓷残片(图2),经中科院上海硅所*测定,结果如下:铁锈斑区域其自然表面用5%HF水溶液腐蚀5秒、10秒钟之后均未萃取到任何晶体也 未见有晶体的印痕,说明其表面有一层非晶态物质复盖着,当腐蚀时间加长到30秒时,其表面 腐蚀处就有很多晶体被萃取下来晶体的电子显微结构和电子衍射图见图3、图4对电子衍 射环进行分析鉴定,其析出的晶体为《-Fe2O3(赤铁矿)和极少量FeS2(黄铁矿)铁锈斑区域其 自然表面的EDX分析与经30秒腐蚀后其表面的EI)X分析其结果见表1所示:[031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1997-02-01表1铁锈斑区域化学组成(Wt %)SiO2A12O3Fe2O3CaOMgOk2oNa2OTiO2 MnOso3P2O5腐蚀前61.2712.5511. 788-450. 054.250.311. 34腐浊后58.039. 8310.867.425.390. 960. 56 1. 100. 685. 17上述分析结果揭示:铁锈斑区域自然表面与腐蚀30秒后的表面其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不 同,说明铁锈斑斑纹釉在烧成过程中与底釉发生r化合、迁移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

      为确定 铁锈斑的形成条件,我们进行多次试验,结果如下,2.3原料及化学组成实验所用的釉石、红泥、黄泥原料均从建阳当地取得,并分别淘洗过160目筛,残渣弃去 主耍原料化学组成见表2表2 主要原料化学组成(Wt%)石泥泥石灰木釉红黄白杂SiO2Aiz()sFe?O3CaOK?ONa2OTiO.n62.4016.987. 3.50 :!41.85■•.$60. 190. 535.2761. 0417. 143. 5^0. 280 M1. 400. 261.268.2255. 792 \ 267. 630.460. 111. 760.211. 279. 2810.490.430. 3931. 7218.950. 060. 5837. 1918.737.082. 0733. 956.958. 800. 790. 1714.952.4 坯、底釉组成坯料采用实验室仿制兔毫盏的坯料、烧成后坯吸水率3. 12%底釉是用兔毫釉加以调整,减少熔剂成份,目的使底釉在烧成后不致于析出过多的兔毫斑纹坯釉料制备及施釉工艺均与仿鹧鸪斑盏相同[2],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如下坯式和底釉式:0.0.0.0.0.0.0.022 Na2O拯式085 K2O 0.806 A12OJ4.016 Si()2 034 MgO I 0. 194 Fe2O3)0.049 TiO2 003 CaO ,029 Na,0底釉式183 K2O Io. 854 A12O3U. 125 SiO20.224 MgO [0. 158 Fe2O3]0.042 TiO,564 CaO2.5 斑纹釉药化学组成经过多次工艺试验,确定铁锈斑斑纹釉药的化学组成范围为:SiO2 58〜63%,A12O3 9〜 12% ,Fe2O3 10 〜12%,CaO 7 〜9%,MgO 0. 2 〜1. 0%,K2O 4 〜6%,Na2O 0. 3 〜1. 2%,P2O5 4 〜6%,MnO 0.5〜1.2%o .2.6烧成烧成在硅炭棒电炉中进行,烧成温度1330 C 士 10 C。

      烧成过程的要点是95O C之前保持氧 化气氛,升温速度每小时200 C左右,950 C之后转还原气氛,促使坯内部髙价铁还原为低价 铁,防止后期坯体起泡到髙温阶段,升温速度放慢,控制在每小时100C左右,到最髙温度后 保温三十分钟左右,再降温冷却,冷却过程采取自然降温三、结果讨论3.1 温度影响:铁锈斑盏烧成温度须在1330 C左右,且不能超过1350 C温度过髙,坯体易起泡、变形;底 釉流动过大,容易粘底;斑纹釉药易与底釉过分反应,出现吃釉现象,斑纹表面干涩无光,且明 显凹进釉面温度过低,铁锈斑纹不流畅;底釉烧不熟,颜色呈灰黑色,釉面不光亮3.2气氛影响:在其它因素确定情况下,烧成气氛极其重要宋代烧制建盏是在龙窑中用还原气氛烧成, 建盏斑纹的优劣与气氛息息相关铁锈斑纹的优劣也须靠气氛的准确控制因为斑纹釉药含 铁量高达10%左右,还原气氛对F一转化为Fe〃起重要作用,而F^/FeH比值决定晶体的析出 过程,也决定了斑纹的色彩在髙温阶段的还原气氛若不足,斑纹釉药难以与底釉充分反应,斑 纹铺展不开,釉面起伏不平斑纹色彩暗淡不鲜艳若还原过头,也会出现吃釉现象,斑纹凹进 釉面3.3 斑纹釉药组成影响:3.3.1 A12O3含量:斑纹釉药A12O3含量很低,仅占12%以下,而底釉的含量髙达 18%左右。

      说明斑纹釉药在烧成过程中流淌速度比底釉快,形成上宽下窄的斑纹另外、斑纹 釉药涂在底釉之上,A12O3含遺低,可以使两种釉充分熔合,使斑纹在釉面自然铺展但是, A12O3含量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出现斑纹釉流淌速度过快,碗上部没有斑纹的缺陷3.3.2 CaO含量:斑纹袖药与建盏其它釉一样同属铁钙系析晶釉,宋代配制铁锈斑斑纹 釉药也离不开使用植物灰这一环节Ca()作为主要熔剂,一方面促进釉充分熔化;另一方面对 氧化铁的析晶有重耍影响,CaO过多会熔融釉中氧化铁,使斑纹与底釉的反差不明显3. 3. 3 MnO2、TiO2含量:MnO2与TiO2含量对斑纹的颜色有较大影响,实际上起调色 的作用,Mn()2添加过多,斑纹色彩偏褐色,而102添加过多会使斑纹颜色偏黄所以这两种 氧化物的用量要适中,否则直接影响视觉效果3.3.4 P2O5含量:从EDX分析结果可知:古瓷铁锈斑区域自然表面的P2OS含量等于 零,而经30秒腐蚀后其表面的P2()5含量高达5. 17%;在自然表面没有萃取到任何晶体,而腐 蚀30秒后的表面腐蚀处萃取到很多-Fe2O3晶体这说明P2OS对Fe2O3鼎体的析出有重要 作用工艺实验表明,添加P2O5可以减少氧化铁的用量。

      从P2OS的含量可以推断、宋代陶工 在配制斑纹釉时,除了使用植物灰外,还使用动物骨灰3.3.5 Fe2O3含fl:Fe2O3含量对斑纹的形成和斑纹的色彩有重大影响可以认为,铁锈斑的斑纹就是氧化铁的痕迹氧化铁含量低于8%时,斑纹模糊不清,几乎与底釉混为一体;氧 化铁含量大于15%时,斑纹内部会出现许多小黑点,当氧化铁含量超过30%时,则斑纹内部小 黑点密布 ,四、结语(1) 铁锈斑建盏在还原气氛下烧成,烧成温度1330 010€\六1203、?6203了205含量对斑 纹的形成起决定作用MnO2、TiO2对斑纹的色彩宥影响2) 古瓷铁锈斑区域其自然表现有一层非晶态物质复盖,当用5%HF水溶液腐蚀30秒钟 后,其表面腐蚀处可萃取到许多a-Fe2O3晶休参考文献D]唐物天目.福建省博物馆.茶道资料馆出版,1994. 41[2]李达.鹧鸪斑建盏仿制及形成机理探讨.福逮轻纺信息.94,12 : 3〜6 图3飆化铁鳳形(x 20000> 田4电子衍射图Imitating Rust-colored Spot Ware of Jian Yaoand Studying Its streak FormationLi Da Zhang XimeiFujian Reseach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tFuzhou t(350005)Abstract :The imitation technology of rust-colored spot ware of Jian Yao•phyaico-chemi- cal analysis of the spot in ancient porcelain tand formation condition of the spot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Rust-cotored spot tTechnotogy ^Formation condition*分析蜊定工作在黄瑞福专家大力支持下堠利进行,特此表示感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