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第十六章.ppt
36页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第四节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资本证券市场第五节第五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第六节第六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2n所谓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所谓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福利而制定的为了增进社会经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的干预3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目标n一、充分就业一、充分就业n二、物价稳定二、物价稳定n三、经济增长三、经济增长n四、国际收支平衡四、国际收支平衡4n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广泛意义上广泛意义上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酬参加生产的状态由于测定其它要素的由于测定其它要素的利用状态非常困难,因此,一般以劳动要利用状态非常困难,因此,一般以劳动要素的利用状态来作为衡量尺度。
素的利用状态来作为衡量尺度n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完全就业,仍然存在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完全就业,仍然存在失业n当非自愿失业率不存在时,或者说,失业当非自愿失业率不存在时,或者说,失业仅限于仅限于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与自愿失自愿失业业时,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一、充分就业一、充分就业一、充分就业一、充分就业5¨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劳动力人数/总人口总人口¨各种不同类型的失业各种不同类型的失业¨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n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跳槽槽”;一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部分技术员;一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部分技术员工需要寻找新工作;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工需要寻找新工作;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有的职工被雇主辞退等等。
力市场;有的职工被雇主辞退等等n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转岗之间((between the jobs))”的失业状态中的失业状态中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n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指经济结构的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指经济结构的变动,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造成的失业变动,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造成的失业n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行业此消彼长•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
技术、年龄、性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技术、年龄、性别、地域、观念都可能导致别、地域、观念都可能导致•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结构性失业8n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在现行工资率下,不愿意就业;是指在现行工资率下,不愿意就业;或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率而引起的失或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率而引起的失业n非自愿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率,但因为需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率,但因为需求不足或其它原因而引起失业求不足或其它原因而引起失业 9n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力市是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是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态是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失业率实际上就是的失业率实际上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10二、物价稳定二、物价稳定二、物价稳定二、物价稳定n是一个宏观概念,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是一个宏观概念,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n价格总水平的变化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价格价格总水平的变化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价格稳定不是商品价格固定不变,而是价格指数稳定不是商品价格固定不变,而是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的相对稳定n价格指数有:价格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WPIGDP平减指数(折算数)平减指数(折算数)n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现象,甚至对宏观经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现象,甚至对宏观经济有利济有利1112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5月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4月年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5%5%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2.1%二、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二、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6%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4%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7%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6%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7%。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7%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8%13三、经济增长三、经济增长n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n一般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一般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来衡量n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所追求的理想状态14四、国际收支平衡四、国际收支平衡n国际收支平衡对开放型经济国家至关国际收支平衡对开放型经济国家至关重要重要n国际收支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就业、物国际收支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就业、物价和经济增长价和经济增长15第二节 财政政策n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n二、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二、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n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n四、国家预算四、国家预算n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n六、赤字与公债六、赤字与公债16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n财政政策含义: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财政政策含义: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和偿还作出的决策和偿还作出的决策n财政的构成和财政政策工具财政的构成和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收入财政收入n 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n 公债公债¨财政支出财政支出n财政购买支出财政购买支出 ---- 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n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 ---- 各种福利支出、补贴各种福利支出、补贴17二、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二、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n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内在的自动稳定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内在的自动稳定功能。
功能n一般有:一般有:¨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n注意:只能减缓经济的波动而不能扭转总注意:只能减缓经济的波动而不能扭转总趋势18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n财政政策的应用原则:财政政策的应用原则:逆风而动,相机抉择逆风而动,相机抉择n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减税增加支出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减税增加支出n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高涨时增税减少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高涨时增税减少支出n还需要考虑还需要考虑::¨政策乘数大小是多少?政策乘数大小是多少?¨政策时滞是多长?政策时滞是多长?¨挤出效应有多大?挤出效应有多大?¨不确定性如何排除?不确定性如何排除? 19四、国家预算四、国家预算n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n年度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n周期平衡预算(瑞典预算,补偿性财政周期平衡预算(瑞典预算,补偿性财政政策)政策)n 把原来争取年度预算平衡拓展成实现把原来争取年度预算平衡拓展成实现每个经济周期的平衡这就是说,萧条每个经济周期的平衡这就是说,萧条时期可以留下预算赤字,但需要繁荣时时期可以留下预算赤字,但需要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来弥补,从而实现经济周期的预算盈余来弥补,从而实现经济周期中的政府收支平衡的做法。
期中的政府收支平衡的做法 20n预算平衡不是财政的主要问题,主要是要保证经预算平衡不是财政的主要问题,主要是要保证经济在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下持续增长济在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下持续增长尤其在经济萧条时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尤其在经济萧条时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n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本利益是一致的n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n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借债发展,发展还债功能财政(赤字财政政策)功能财政(赤字财政政策)21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n影响预算盈余的两个因素:影响预算盈余的两个因素:•财政政策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变动•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n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是指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为使(为使预算盈余成为判断财政政策的扩张或紧缩而预算盈余成为判断财政政策的扩张或紧缩而提出)提出)n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t ′ y﹡﹡- g - trn实际预算盈余:实际预算盈余: BS=t ′ y – g - tr23六、赤字与公债六、赤字与公债n功能财政导致了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的积累功能财政导致了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的积累n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两种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两种n政府借债又分为:政府借债又分为:¨向中央银行借债(增发货币)向中央银行借债(增发货币)¨向国内公众和外国举债向国内公众和外国举债n公债作用公债作用¨不会直接引起通货膨胀不会直接引起通货膨胀¨能够在短期内弥补财政赤字能够在短期内弥补财政赤字¨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债务负担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债务负担24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n一、银行体系一、银行体系n二、活期存款的创造和货币供给二、活期存款的创造和货币供给n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 n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n五、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它途径五、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它途径n六、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六、其它货币政策工具25一、银行体系一、银行体系一、银行体系一、银行体系n商业银行n中央银行n政策性银行26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n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为主的企业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为主的企业n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放债、投资放债、投资n负债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吸收存款n中间业务(结算业务)中间业务(结算业务)¨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它委托事项,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它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从中收取手续费27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中央银行n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以影响宏观经济n银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n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国库¨提供政府所需资金(贴现国库券、发行和购买公债)提供政府所需资金(贴现国库券、发行和购买公债)¨与国外发生金融业务关系与国外发生金融业务关系n发行货币的银行发行货币的银行n执行货币政策的银行(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执行货币政策的银行(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28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n为了执行政府某一方面政策而设立的为了执行政府某一方面政策而设立的银行银行n如: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29二、活期存款的创造和货币供给二、活期存款的创造和货币供给二、活期存款的创造和货币供给二、活期存款的创造和货币供给1.1.假设条件假设条件2.2.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3.3.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301.1.1.1.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n没有超额准备金没有超额准备金n任何支付只用支票而不用现金任何支付只用支票而不用现金n银行存款只有一种银行存款只有一种——可以签发支票可以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的活期存款(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提取的银行存款)31n准备金准备金: :为了应付日常支付而保留的不贷出去的为了应付日常支付而保留的不贷出去的存款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n准备率:存款准备金占全部银行存款的比率准备率:存款准备金占全部银行存款的比率n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n法定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法定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提留的准备金占全部银行存款的比率提留的准备金占全部银行存款的比率322.2.2.2.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 轮次轮次 最初存款最初存款 累计存款总额累计存款总额 1 20 20 2 16 36 3 12.8 48.8 4 10.24 59.04 5 8.192 67.232 6 6.5536 73.7856 7 5.24228 79.02348 8 4.194304 83.222784 …. …… …... 0 100 Rd (最初存款最初存款) 20 Dd (存款总额存款总额) =-------------------- = -------- = 100 rd(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 20%33派生存款总额:派生存款总额:nDd=Rd+Rd (1-rd)+Rd (1-rd)2+···+Rd (1-rd)nn = Rd/ rd =20/0.2=100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 ((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法定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金总额:3.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34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n债券价格与利息率具有反方向变化的债券价格与利息率具有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关系P=R/rn这种关系存在于一切市场金融市场当这种关系存在于一切市场金融市场当中中35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n中央银行借改变实际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借改变实际货币供给量(M)(M)以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政策以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政策n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3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