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1700字.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20895105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7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1700字    浅谈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蕴藉”一词来自中国古典文论蕴”的原意是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原义是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为含蓄在文学领域,蕴藉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而“蕴藉美”也正是指在整个文学活动中,话语蕴含着丰富意义生成可能性的一种审美形态刘勰曾经对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进行过研究,他在《文心雕龙·定势》中谈到文学作品的“蕴藉”状态: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是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缛;譬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然之势也黄侃认为,刘勰《定势》所言是文势无定势”为风格,风格虽然可以千差万别,但是文章不可无蕴藉在刘勰看来,“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无论什么文势,都应有其内涵归属,取得的效果就是使得文章内容有所积淀而那些语言幼稚,意蕴浮浅的作品,就会因为文章的内涵不够而不具备“蕴藉”属性这里,刘勰向我们提及了写作时使用话语的一个标准,那就是要注意话语的“蕴藉”属性怎样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标准呢?那就要注意“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达到“隐秀”的状态。

      《文心雕龙·隐秀》所谓“文外之重旨”,就是在表面的意思之下,孕育着深层次的内涵;所谓“以复意为工”,就是话语的意思深刻,值得阅读者反复体会这些正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显然,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是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学活动是由创作、作品、接受和批评等环节组成的整体,无论其中心任务或目的如何,都必须依据具体的语言活动构成的话语系统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当中,仿佛具有无线的生成与阐释可能性纵观当今文坛,所谓的严肃文学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严肃文学为何在新一代年轻人中无法产生共鸣?正是因为“说话人”与“受话人”处于不同的社会语境之中,新一代年轻人不曾有过的经历,使他们无法透彻地理解严肃文学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食之甚是枯燥而商业文学之所以成为“商业”的文学,正在于它对准了作为主体消费人群的年轻人的口味,以展现年轻人的内心情感为核心,在年轻人当中产生共鸣,这才造就了它的成功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的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本中的话语蕴藉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有时看来用得平常的词语,也有可能蕴藉着普通话语所没有的丰富意蕴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当中,两次描写了孔乙己付钱的动作,第一次孔乙己拿了九文大钱,“排”在了柜台上;第二次则是“摸”出四文钱。

      显然,“排”这一动作更具有炫耀的成分,两者的对比也体现出孔乙己的迂腐文学话语是文本的物质形态,对于话语蕴藉属性的探讨应该从文本层次进行分析就内部细致切分来说,文本可以分成语言、形象、意蕴三个层次,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来对话语蕴藉加以理解魏晋玄学中唯心主义阵营的主要开创者王弼在建构自己的认识论时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学说,其对“言、象、意”做的推论的总体意思是三者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认知审美层次结构将文学作品的层次划分为言、象、意三层,既基于中国和西方作品层次论,也符合文学作品的实际文学作品首先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文学派别的创造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最基本层次;同时,文学作品的语言不是一般的语言,而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话语系统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及其生存的审美时空是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外在形态,可以说,形象层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层次;此外,由这种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总是要指向某种深厚的意蕴世界,意蕴层是文学作品的最高层面无论在话语层面、形象层面,还是在意蕴层面,作者的创造是对现实或意识进行了审美属性的变形作者设计了合适的读者,使得他们在阅读时,对文本有必然不同于形式逻辑意义的理解;读者在理解文本的话语,构造形象世界,生成审美想象空间时,各有自己的解释。

      借助情感逻辑,作者和读者的审美创造在文本中跨时空交错相遇,文学话语此时表现为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蕴藉状态文学所具有的话语蕴藉属性,正是通过具体的读、写、听、说过程及其作品形态来体现文学的审美含义及其更深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二篇:4-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1 1500字(一)文学与话语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指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语言结构 ——社会集团的语言规则系统;言语——个人的具体语言行为话语——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诗人朗诵诗应该用普通话语言系统)轮到你朗诵你才说话言语)听众觉得你的朗诵话里有话字面以下的深层意义)话语形态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1)说话人,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主体之一;(2)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另一主体;(3)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有时也称话语系统),这是话语活动的符号形式;(4)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5)语境(context,又译上下文),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二) 文学与话语蕴藉中国古典诗学一向标举话语蕴藉,认为真正成功的作品应当是意义含蓄的和含混 在西方,但丁主张文学有“四义”: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奥秘意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两点去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和阐释的可能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文本带有话语蕴藉特质 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就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阐释的无限可能性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充分地体现在两种典范性本文形态中:含蓄和含混1、含蓄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嫁娘词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2、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空间,令读者回味无穷你的名字纪弦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日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树时,啊啊,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大起来了,你的名字亮起来了,你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含蓄与含混:含蓄是指有限的话语隐含或蕴蓄着似乎无限的意味,真实的意义被字面意义有所掩隐;含混是看似单义的确定话语却蕴蓄着多重不确定的意味,感觉意味无穷前者小中蓄大,力求暗示;后者一中见多,同中含异+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