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与不幸中成就了两位女词人.doc
3页幸与不幸中成就了两位女词人蔡琰与李清照对比探究河北固安一中 魏海军同为才女,相似的坎坷经历,使得历史上的两大才女经历了人间最大的痛苦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文学的享受 一千多字的《胡笳十八拍》,字字情深意切;一首首情真意切的词《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把我们带入了一位女性词人内心柔软的世界蔡琰,李清照,他们有着怎么样的经历呢,对她们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家庭环境不同,诗词风格不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字文叔,为当时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首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母亲王氏,一说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知书善文,有的学者推测是后者,在生下李清照后不久亡故,而前者是李格非续娶之妻,李迒生母,李清照继母蔡琰的父亲蔡邕(字伯喈)曾拜左中郎将,史称“蔡中郎” ,是当时的名士她出生前后不久,家门遇到不幸这似乎是她痛苦的开始为她以后创作《悲愤诗》奠定了基础而李清照前期词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愁点缀如小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描绘了一幅夕阳、碧水、青草、藕花、鸥鹭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美景一群少女游玩归来, “争渡,争渡” ,写出了少女的顽皮,将人物当时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前期这样的词作很多,还有如前引的《点绛唇》等偶尔与夫小别,相思成愁,也会写一些非常美丽的思夫词如《一剪梅》 、 《满庭芳》 、 《玉楼春》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末句用比兴,写出相思人愁,已成为传世名句二、同样痛苦的婚姻经历,诗词的体现蔡琰十六岁(192)时,嫁给了河东人卫仲道在十六岁至十八岁期间,因夫死无子,又回到原籍娘家居住到了兴平年间(194 至 195) ,也就是蔡琰十八、九岁时,为乱军所掳,作了南匈奴左贤王的妻子,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文姬归汉”是我国历史上盛传的佳话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记载, “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董祀不久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求赦宥当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者满堂,曹操对宾客说:“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文姬进去后,只见她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之改容,连执法严峻的曹操也感动了。
经历了人间的大难,蔡琰已心身俱疲写下了《悲愤诗》自述身世, 一千多字的《胡笳十八拍》,字字情深意切,一是倾诉对故乡的思念,二是抒发惜别孩子的悲怨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而后期词基调则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如“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 “永夜恹恹欢意可,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等句无不描画出一个消瘦、苍老、愁绪满怀的女人形象,她的名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好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仿佛每点雨滴都如钢针钉在词人头上,击中心灵痛处,激起一层层涟漪令人悲痛欲绝三、国仇家恨集于一身,愁上加愁无论是三国时期,还是北宋南宋时期,都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太多的人在战乱中受尽磨难,而两位女诗人也成了战争的牺牲品蔡琰经历了自己家庭的破败,同时又遭遇了外敌的伤害,虽然被曹操赎回,却还要承受母子分离之苦李清照,原本恩爱的夫妻生活,本可以相扶到老,可是随着丈夫的去世,国家的灭亡,犹如雪上加霜一场幸福生活被打得粉碎作为具有强烈的民族思想的爱国词人,作品风格转为了沁入心脾的忧伤读着她们的作品,使人对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的凄凉处境产生了无限的同情例如集中体现李清照晚年漂泊生活中深怀国破家亡之恨的复杂感情的词当数《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暮云和壁,人在何处!……”通过“元宵佳节”的今昔对比,对当年的“中州盛日”进行着亲切的,同时也是凄楚的回忆四、总结人生只有一次,纵观历史,又有谁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生命本应该是美好的,可上天像是在故意作弄,在人生路上放置了许多磨难,而且还给了人们希望这个东西,当人们举目向前,发现想要的东西就在不远处的地方时,就会拼劲全力去赶,等到了地方才发现,那希望就像远方的地平线一样,可望而不可及,这时的人们心中只剩下了“愁” ,不只是“愁”那还在远方的希望,还在“愁”那以走过的步步人生路,只是怎么也分不清,这“愁”是苦?是甜?还是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