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混凝土(复习资料).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55279333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选择题:1.下列钢筋中,( )种钢筋是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A.热扎钢筋 B.碳素钢丝 C.热处理钢筋 D.钢铰2.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说明,当构件破坏时,( )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仅箍筋达到屈服;C.仅纵筋达到屈服; 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3.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主要是由于( )A.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C.砼硬化后,钢筋与砼能很好粘结,且两者线膨系数接近;D.两者线膨系数接近;4.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主要特征是( )A.受拉钢筋及受压钢筋同时屈服,然后压区混凝土压坏B.受拉钢筋先屈服,压区混凝土后压坏C.压区混凝土压坏,然后受压钢筋受压屈服D.压区混凝土压坏,距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不论受拉或受压均未屈服5.在双筋梁计算中满足2a'≤x≤ξbho时,表明( )A.拉筋不屈服,压筋屈服; B.拉筋屈服,压筋不屈服;C.拉压筋均不屈服; D.拉压钢筋均屈服;6.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

      A.少筋破坏; B.适筋破坏; C.超筋破坏; D.界限破坏;7.由相关曲线可以看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A.小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N的增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减小;B.大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N的增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减小;C.界限破坏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达到最大值;D.对称配筋时,如果截面尺寸和形状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也相同,但配筋数量不同,则在界限破坏时,它们的是相同的;8.在钢筋混凝土现浇肋形楼盖次梁和板的弹性计算中,考虑到主梁、次梁抗扭刚度的影响,要引入折算荷载对于板可取折算荷载( )A. B. C. D.9.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时,底层柱的反弯点在( )A.柱的中点;B.距柱底处;C.距柱底处;D.按计算确定10.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 )确定的A.; B. ; C. ; D. ;11.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主要特征是( )A.受拉钢筋及受压钢筋同时屈服,然后压区混凝土压坏B.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钢筋后屈服,压区混凝土压坏C.压区混凝土线压坏,然后受压钢筋受压屈服D.压区混凝土压坏,距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不论受拉或受压均未屈服12.螺旋箍筋柱可以提高抗压强度,其原因是( )。

      A.螺旋筋参与受压 B.螺旋筋使混凝土密实 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内裂缝13.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均提高很多;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D.均提高不多;14.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 )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15.对于无腹筋梁,当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A.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 D.弯曲破坏;16.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范围内混凝土的压应力分布是( )A.均匀分布; B.按抛物线形分布; C.按三角形分布; D.部分均匀,部分不均匀分布;17.在受弯构件的适用条件中( )是为了防止少筋破坏A. B. C. D.以上都不对18.规范确定所用试块的边长是( )。

      A.150 mm; B.200 mm; C.100mm; D.250 mm;19.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A.远侧钢筋受拉屈服,随后近侧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也压碎;B.近侧钢筋受拉屈服,随后远侧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也压碎;C.近侧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远侧钢筋受拉屈服;D.远侧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近侧钢筋受拉屈服;20.单筋矩形截面应满足的条件,其目的是( )A.防止少筋破坏 B.保证箍筋屈服 C.防止超筋破坏 D.保证受压钢筋屈服21.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T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 )A.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B.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不同;C.破坏形态不同;D.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不同;22.( )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A.Ⅰa状态; B.Ⅱa状态; C.Ⅲa状态; D.第Ⅱ阶段;23.在受弯构件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时,当满足( )时,为第一类T形截面A. B.C. D.24.框架梁截面惯性矩的计算,应考虑楼板与量的共同作用,中框架梁的取为( )。

      A. B. C. D.25.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时,底层柱的反弯点在( )A.柱的中点; B.距柱底处; C.距柱底处; D.按计算确定26.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 )A.原点弹性模量; B.切线模量; C.割线模量; D.变形模量;27.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保护层厚度; C.增加截面高度; D.增加截面宽度;28.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B.主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C.主筋内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D.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29.双筋矩形截面应满足的条件,其目的是( )A.防止超筋破坏 B.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C.防止少筋破坏 D.保证受拉钢筋屈服30.在梁的受拉区,纵向受拉钢筋的弯起点应该设在按正截面承载力被充分利用截面以外处,原因是( )。

      A.保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B.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C.控制斜裂缝宽度 D.保证正截面受剪承载力31.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截面抵抗矩系数取值为:( )A.; B.; C.; D.;3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箍筋直径和减小箍筋间距 B.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C.加配弯起钢筋 D.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33.在钢筋混凝土现浇肋形楼盖次梁和板的弹性计算中,考虑到主梁、次梁抗扭刚度的影响,要引入折算荷载对于板可取折算荷载( )A. B. C. D.3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A.25%; B.50%; C.75%; D.100%;35. 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A)取极限强度的20% (B)取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C)取应变为0.2时得应力 (D)取残余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36.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由于剪跨不同发生剪压、斜压和斜拉破坏,其承载力( )。

      A)剪压>斜压>斜拉 (B)斜压>剪压>斜拉(C)剪压=斜压>斜拉 (D)斜压>剪压=斜拉37.梁受剪承载力公式是根据何破坏形态建立的( )A)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 (D)锚固破坏38.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小偏拉构件( )A)As′受压不屈服 (B)As′受拉不屈服 (C)As′受拉屈服 (D)As′受压屈服39.当砼应力(σc/fc)不超过多少时,徐变为线性徐变( )A)0.6 (B)0.75 (C)0.5 (D)0.940. 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 属脆性破坏的构件, 其β值为( )A)3.7 (B)3.2 (C)4.2 (D)2.7 41.结构的功能包括( )A)强度, 变形, 稳定 (B)实用, 经济, 美观(C)安全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 (D)承载能力,正常使用42. 钢筋的冷加工( )。

      A)冷拉使其抗拉、抗压强度均提高(B)冷拔可提高抗拉强度,冷拉可提高抗压强度(C)冷拔使其抗拉.抗压强度均提高 (D)冷拉.冷拔均只能提高抗拉强度43.一般来说,砼的棱柱体强度比立方体强度低,这是因为( )A)立方体振捣更为密实 (B)工程实际与试验室条件的差异(C)压力机垫板对立方体的摩擦作用影响大 (D)棱柱体不容易做到轴心受压44.我国砼规范以( )概率法为基础 (A)半概率 (B)近似概率 (C)全概率 (D)伪概率45.结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 )A)结构即丧失其功能 (B)可靠度不变 (C)可靠度减小 (D)可靠度增加46.仅配筋率不同的甲, 乙两轴拉构件即将开裂时, 其钢筋应力(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不能肯定47.砼在双向应力下( )A)双向受压的强度基本等于单向受压(B)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提高(C)双向受压下,一向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提高(D)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下降48.仅配筋不同的梁: (1)少筋;(2)适筋;(3)超筋。

      破坏时的相对受压区高度系数ξ=x/h0的关系为( )A)ξ3>ξ2>ξ1 (B)ξ3=ξ2>ξ1 (C)ξ2>ξ3>ξ1 (D)ξ3>ξ2=ξ149.四个截面仅形式不同:(1)矩形;(2)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