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长芦大清河盐场职工子弟中学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25页河北省唐山市长芦大清河盐场职工子弟中学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2~13题12.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13.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参考答案:C A2.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你认为是 ( ) A.区域地理信息的获取 B.区域发展历史的研究 C.区域人口发展的研究 D.区域遥感信息的获取 参考答案:A解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研究,需要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其中获取信息是研究的前提条件 3.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27~29题 27.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28.有关图中四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河有凌汛现象 B.乙河流含沙量最大C.丙河7月下旬进入汛期 D.四条河流中丁河流水量最丰富29.有关乙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乙河的支流多,所以洪涝频发B.治理乙河中游要大量植树造林C.乙河因流经地区人口众多,航运价值高D.乙河流域水土流失主要是在上游参考答案:A C B4. 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可创造性的是( )A、黄山迎客松 B、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C、北京世界公园 D、广西桂林山水参考答案:C5. 下图为“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 的月份是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 月19. 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最有是A. 破坏两岸植被 B. 风暴潮 C. 水土流失 D. 调水调沙20. 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 河流含沙量变小 B. 河床变深 C. 河口后退 D. 扩大灌溉面积参考答案:18. C 19. D 20. B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通过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根据事物的相互联系分析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18. 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年月时间,纵坐标表示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读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7月,选择C19. 从图中看径流量和输沙量特别集中,所以说最有可能是调水调沙造成的;破坏两岸植被和水土流失不可能只集中在一个月,风暴潮对河流的流量和输沙量没有什么影响,选择D20. 由于径流量异常增大,侵蚀作用增强,大量的泥沙被冲走,河床变深,B对;河流含沙量变大,A错;河口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会向大海前进,C错;与灌溉面积无关,D错6.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
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直升机的轰鸣声也不断惊扰着居民和动物目前,环北冰洋地区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据此完成1、2题1.环北冰洋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主要有 ( )A.破坏森林B.采挖珊瑚礁C.水土流失D.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强力冲击2.结合材料,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B.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C.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D.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参考答案:DD第1题,“环北冰洋地区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第2题,旅游开发对景点景区造成的污染有的是由游客造成的,也有的是由当地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除污染外,还包括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等;不能不发展或限制旅游业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7. 田纳西河流域大力建设水利枢纽工程,促进了下列哪些产业部门的发展①渔业②旅游业③水电④航运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田纳西河流域大力建设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综合效益,水库里可以发展渔业,利用人文景观可以发展旅游业,水能丰富利于发电,水流变得平缓,可以发展航运,选择D。
8. 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原因是A. 水稻土肥力下降 B. 土地质量比较差 C. 农业基础差 D. 农业结构的调整,人均耕地少参考答案:D9. 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过度放牧 B. 过度樵采 C. 气候干旱 D. 水资源减少20. 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B. 提高农业种植技术C. 建设生态保护区 D. 退耕还林还草参考答案:19. C 20. D20. ②地区为农牧过渡地带,存在因过度开垦而出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针对该问题,应退耕还林还草D对,ABC错10. 图1为近3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总体上升幅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2.图1,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参考答案:1.A 2.B第1题,海平面上升的信息主要通过RS技术来获取。
第2题,GIS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11. 田纳西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 A.发电 B.美化环境 C.梯级开发 D.防洪参考答案:C12. 下图中数码①②代表两个沿海城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 ①②两城市纬度数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 太阳辐射差异 B. 大气环流不同C. 地面状况不同 D. 沿岸洋流不同21. 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A. 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B. 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C. 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D. 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参考答案:20. B 21. C【20题详解】图示①位于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②位于亚热带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故其气候类型差异的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势的差异21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①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7月高温多雨,1月低温少雨,而②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7月为当地的冬季温和多雨,1月为夏季,则高温少雨,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故选C项13.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我国松花江(下图)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A. 晴朗大风的白天 B. 晴朗微风的夜晚C. 风雨交加的夜晚 D. 细雨蒙蒙的白天参考答案:B雾凇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晴朗大风天气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A项错误;晴朗微风的夜晚,气温较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且利于凝结在枝叶上,故B项正确;风雨交加的夜晚,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C项错误;细雨蒙蒙的白天,昼夜温差较小,气温条件不利于雾凇形成,故D项错误14.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参考答案:C15. 下列对垃圾处理的最优方法是 A. 垃圾掩埋为主 B. 投入深海C. 以焚烧为主 D. 用来发电及综合处理参考答案:D16.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28-31题28.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29.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30.防治工业污染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实行末端治理 B.实行分散治理 C.控制污染物浓度 D.推行清洁生产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单靠技术方法能够完全解决环境问题 B.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C.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 D.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参考答案:D C C A略17.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陕西就有陕西十大怪之说: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回答4~5题4.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A.玉米 B.小麦C.大豆 D.高粱5.“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参考答案:4.B 5.D18. 读部分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7. 下列关于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说法, 正确的是A. 中山站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B. 中山站自转线速度较大C. 长城站上可常年看到极光D.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东南方向18. 南极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的形成环境与南极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差甚远,说明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












